發(fā)布時間:2024-10-23閱讀(8)

每當口罩時刻到來的那幾天,看到綠化帶都想抓幾片葉子來涮火鍋,恭喜你!夢想可能要成真了。

羽衣甘藍,作為食用甘藍(卷心菜、包菜)的園藝變種。近些年在很多城市陸續(xù)出現了,這種顏色各異,又耐低溫的“卷心菜”已經逐漸讓更多人認識了(關注微信公號:帶言)。

特別是很多喜歡減脂健身的朋友們,都在流傳著羽衣甘藍高Vc含量,以及它作為蔬菜的補鈣效力。

羽衣甘藍是原產在歐洲的十字花科植物,是卷心菜的一個園藝變種。主要分布于溫帶地區(qū),品種各異,顏色有綠色、紫色、紅色、黃色、白色等等,可觀賞用也可菜用。

羽衣甘藍作為綠葉蔬菜富含抗氧化劑,這包括β-胡蘿卜素,VC,以及各種黃酮和多酚。可以保護心臟、降血壓、抗炎等等。此外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VA、VK、B1、B2、B3、鐵、磷、鈣等物質,被稱為低熱量高營養(yǎng)的食物。

羽衣甘藍的VC(水溶性抗氧化劑)含量比其他大多數蔬菜都高,大約是菠菜的4.5倍。

羽衣甘藍又被稱綠葉甘藍、牡丹菜,原產地中海至小亞西亞一帶,栽培歷史悠久,早在西元前200年古希臘就廣為栽培,如今在英國、荷蘭、德國、美國種植較多,且品種各異,有觀賞用羽衣甘藍,亦有菜用羽衣甘藍。近幾年,北京地區(qū)從歐美、日本等地引進,也作為一種特菜栽培。

羽衣甘藍可以制作成沙拉,也可以作為拼盤的裝飾出現,也可以炒食,煮湯,烤制等等。

羽衣甘藍可以連續(xù)不斷地剝取葉片,并不斷地產生新的嫩葉,風味清鮮,烹調后還會保持鮮美的碧綠色。

選購羽衣甘藍時務必要選擇嫩葉甘藍。嫩葉的特征是:大小如合起手指的手掌般 大,葉柄短粗,葉片皺褶細而多、厚,色澤嫩綠。老葉的柄較長、粗糙、纖維多、風味差,葉面皺褶開展稀疏,色澤灰綠。
食用方法建議:

烤羽衣甘藍
可以把你熱愛的土豆條換成同等分量的烤羽衣甘藍,這樣你可以節(jié)省135卡路里。
原料:羽衣甘藍,鹽、油。
做法:將烤箱調至350℃預熱10分鐘。其間,去掉羽衣甘藍的硬莖,葉子撕片,平鋪進烤盤,上用噴油壺噴上一層薄薄的油,再撒上鹽。放進預熱好的烤箱烤12~15分鐘,變酥脆即可。

羽衣甘藍炒雞蛋,就像你日常做蔥花炒雞蛋一樣。

涮火鍋的時候可以搭配羽衣甘藍,燉煮出來的羽衣甘藍碧綠油亮、柔軟可口。其所含的β-胡蘿卜素易溶解于油脂,故用肉湯涮食,易于營養(yǎng)吸收。

愛爾蘭盤菜
原料:羽衣甘藍500克,馬鈴薯500克,胡蘿卜,洋蔥(或韭菜)各適量。
調料:奶油(或牛奶)、精鹽、色拉油各適量。
做法:將羽衣甘藍洗凈切碎,加少許油煮爛。馬鈴薯煮熟去皮。切細,再加適量胡蘿卜煮熟,濾去水分盛盤中待用,洋蔥切碎放入鍋中,加上奶油或牛奶燉至爛,取出倒入馬鈴薯,再把羽衣甘藍放入混合盛盤即可。
如此制作的盤菜營養(yǎng)豐富,其維生素C及胡蘿卜素基本能保存,利于吸收消化。

羽衣甘藍也可以涼拌,準備蒜末、生抽、精鹽、香油各適量。
在沸水中加少許鹽,把撕好的羽衣甘藍葉放入焯水,撈出瀝去水,加入蒜末、生抽、精鹽、香油拌勻即可。這樣制作的羽衣甘藍是原汁原味,搭配肉類燒烤等更加開胃。
注:
胃弱的朋友請少吃,如果要吃請務必將羽衣甘藍多燉煮一會,因為它所富含的各種碳水化合物中的棉子糖難以消化,多吃會產生脹氣并加重腹痛。
有腎結石的朋友不建議吃。
甲狀腺功能不健全的朋友不建議吃。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