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天府豆花老字號美食(仁壽美食之豆花)
發布時間:2024-10-23閱讀(17)
?家鄉美食:豆花
作者:(高家)康君
曾幾何時,煮豆花是我們家鄉待客的方式之一。

圖源:網絡
只是過去煮豆花不是那么輕松,擇豆、泡脹、推豆子,再到下鍋煮開,點豆花,還是有講究的,不是人人都能點出好豆花的。一個“點”字,巧妙地把一個度描述了出來,可以說,家鄉家家戶戶都會點豆花,只是點的老或者嫩的程度不同而已。
我們小時候無數次看到大人們推豆子、點豆花,長大后也曾參與到其中,今天就記憶和與母親的交談,將制作豆漿的工序記錄如下:
首先擇豆子,根據經驗,家鄉產的冬黃豆最佳,比夏秋間的黃豆更能出豆漿,只是顆粒小一些。剔除爛的,選擇顆粒飽滿的,如果能加點新鮮的豆子更好,這種豆花不僅顏色青綠,吃起來也有清香之感。
泡豆子,這一步工序很重要,關系到出漿率。泡的時間根據春夏秋冬季節不同而長短不一,一個原則,就是要把黃豆慢慢泡脹。這一點似乎也沒過多講究,因為吃豆花,很多時候是臨時決定的,比如突然來了客人,離街近可以置辦酒菜,但離街遠的,或者本來就不容易置辦酒菜的,就用豆花飯來招待客人了。這時候,就用溫水泡豆子,但比起慢慢泡脹的豆子還是稍遜一籌的。再就是水的選擇,按照成都市某知名豆花1960年代的說法,井水是不大適合的,因為含有堿性,這一點過去家鄉是不容易辦不到的,畢竟大家吃的都是井水。選擇水應該是很重要,也許就是我們去大的豆花飯店,發現人家的豆花比起我們做的就是不一樣,而且不管我們咋做,都達不到別人水平的原因。當然,還有很多決定豆花品質的原因。我們接下來繼續說。

推豆子,也是有講究的,一般只推一次就可以了。要選用青石材質的石磨,而紅砂石的磨子比較次。青石磨推出來的豆渣細膩,最容易出豆漿。母親說,她家的兩個石磨,一大一小,小的年代太久遠,她也不知道是什么時候從什么地方買的,她小時候只能幫著推小磨,大磨太重了。
大磨是牛角寨的青石頭,她還記得當年石匠從牛角寨那邊抬下來的。往石磨里添豆子是每次半湯勺,一半水一半豆子,磨子也要轉二到三圈,看出來的豆渣粗細,才決定往里添。記得小時候我們添豆子就大滿勺往里添,大人們就會說“要不得,添少點”,確實出來的豆子有些還是半瓣,除非將豆子再推一次,這樣就花去了更多的時間。可以說,推豆子是慢工出細活,著急不得。
燒豆漿,這個也可以說是個技術活。母親說,先在燒熱的鍋里,加入清油——有時候只能加點油腳子,這樣做,燒豆漿才不粘鍋,也少泡子。然后倒入打好混入水的豆渣,用大火燒開,火勢也決定出漿率,我的印象也是燒豆漿一定用好柴,甚至豆桿,雖然我們燒豆桿時,常常想到的是三國時曹植七步作詩“煮豆燃豆萁”的故事,但這里卻是歡樂的氣氛,還別說豆桿真是經燒,而渣渣柴的火勢斷斷續續,是不可取的。
母親說,有個笑話,說是有人煮豆漿,大火一燒,開了,泡子一下子就“撲”(溢)了出來,那人慌了,就跪在灶臺前磕頭作揖,哪曉得泡子一撲過,往鍋里一看,哪里還有豆漿,都撲在灶頭上流走了。所以,煮豆漿要攪拌,才能散泡子,看到泡子太多了,就要往里面倒入清油或者油腳子。

圖源:網絡
擂豆漿,就是把豆漿從豆渣中分離出來。我們家那只“井”字形的濾豆漿的支架,不知有多少年了,肯定是“古董”級別的,平時都掛在墻上,倘若泡在水里,大概都會滲透出豆漿來。一個“擂”字,把豆漿生動地勾勒了出來。把燒開了兩遍的豆漿舀出來,倒在另一口大鍋支架上的濾布口袋里,這口袋大多是蚊帳布縫制的,網眼有大有小,如果網眼小,則豆漿滲出慢,但夾雜的豆渣少,豆花的品質更高。
這時候,擂豆漿這個步驟就出現了,即用小木瓢往口袋上翻來覆去地使勁擠壓,這個動作就叫“擂”。這也是一個力氣活呢,節儉的家人們往往將豆漿擂干,然后還要在鍋里加入清水,再將豆渣淘一遍,為的是多出豆漿。燒過豆漿的鍋里會有一層鍋巴,略為帶點糊味,是小孩子們喜歡的零食,據說,吃了可以打“老飲食”,就是幫助消化,小時候的我們,可沒少吃呢!最后一道工序是點豆花。
家鄉最常用的是膽水點豆花,所以,我們的習慣是在外吃豆花,嘗一嘗窖水,就能知道是否是“正宗”膽水豆花。其實,石膏點的豆花更嫩一些,只是從小到大,習慣了這種特有的家鄉味道,從來不曾想到要去改變。點豆花時,要有點微火興起,先將膽水用熱水化開,然后用小勺舀來往鍋里中間和周圍依次倒入,一般點兩次,看見清水了,就大功告成了,下面就成了豆花。大的豆花飯店,是用青砂釉子的水缸,還說不能和石灰、食鹽、堿接觸,否者和豆花會起化學反應。這一點和我們上學時化學老師講的有點出入,即用食鹽也能點出豆花來。這一點我們深信不疑,因為膽水是煮鹽產生的物質。不過,我們從來沒有試過呢。

圖源:網絡
有人說,吃豆花的靈魂是蘸水作料,這一點確實沒有疑義,可以這么說,家家戶戶調制的蘸水都有它的獨特的地方,所以,我就不再贅述了。
—— 寫于2021年元旦
注:本圖文由作者授權發布,版權歸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授權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54044.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