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馬鮫喜歡什么顏色鐵板(美味的藍點馬鮫)
發布時間:2024-10-23閱讀(18)
#頭條創作挑戰賽#如果說康氏馬鮫(黑魚)是三亞人的最愛,那么藍點馬鮫是不可缺少。如果說康氏馬鮫是帝王將相,藍點馬鮫就是才子佳人。
藍點馬鮫 Scomberomorus niphonius (Cuvier, 1832)

【別名】 花膠(昌江),日本馬加鰆,正馬加,土魠,鲅魚,條燕,板鲅,竹鮫,尖頭馬加,馬鮫,青箭。
【形態特征】體側有黑色圓形斑花,側線呈不規則的波浪狀。
【分布】 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在我國沿海均有分布。
【生態習性】 屬近海暖溫性中上層魚類,性兇猛,行動敏捷。喜棲息于淺的大陸架區,偶出現在沿岸陡坡、河口。常結群做遠程洄游,冬季棲息于較低水層。產卵期在4~6月。
【食性】 肉食性,主食沙丁魚、秋刀魚等
【漁業利用】 屬中上等食用魚類,一般漁期在3~6月。

我們三亞喜歡叫它“幼仔”。有小黑魚的意思。
藍點馬鮫為什么被三亞人叫為“幼仔”?
第一,我們先來看《崖州志》的記載:
馬膏魚,無鱗,味甚美。諺以鯧魚、馬膏并稱。客語謂為烏魚。
鮪子,一名野理,類馬膏而小。肉豐,無刺,可切為膾。
鮪發音WEI,是不是由于老百姓不識字,誤讀為 幼YOU,慢慢變成”幼仔“。
第二,以前三亞人也分不清馬鮫的品種,藍點馬鮫比康氏馬鮫體質小,肉比較細嫩,被當作少年的康氏馬鮫。康氏馬鮫的幼子。也俗稱小黑魚。”幼仔”。
三亞人最喜歡吃的馬鮫是康氏馬鮫,一般稱為黑魚(烏魚),成魚體側有若干波形的黑色橫帶。肉呈蒜瓣,比較適合香煎。
“幼仔”是藍點馬鮫。肉質比較嫩,是三亞人制作魚丸、魚餅的首選之魚。
由它制成的疍家煎魚餅是三亞十大本地特色菜之一。
最近參賽的作品,不過個人認為,煎魚餅不適合那么大,煎小一點,更香。
參賽作品

一般自家剪的魚餅。


魚丸湯

魚餅也是三亞本地小吃港門粉的主要食材。打魚丸剩下的魚皮和魚頭、魚尾,和豬頭肉和海白來吊湯,作為港門粉的湯頭,人間至美。

三亞人早日最幸福的事莫過于吃上一碗港門粉,再加點一個魚餅。
會打魚餅是每個手巧老媽的必備武器,也是家庭美食的基本材料。自己煮的三蝦魚餅面。鮮蝦、蝦米、蝦油,魚餅面。



最后,打魚丸剩下的魚皮和魚頭、魚尾,加上你喜歡的各種配料,又是一道美食,海南人經常說:人參燕窩比不上鮮魚湯。

來三亞一定要品嘗我們的藍點馬鮫(“幼子”)。
#三亞頭條##美食##旅行##海口頭條#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54682.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