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清明節吃清明菜有什么好處嗎 清明將至應節清明菜
發布時間:2024-10-28閱讀(14)
每每到了春季,“蔬菜界”總有野菜的一席之地。事實上在清明前后,有一種野菜已經遍布于田野,其莖葉表面有細小的白毛,開黃色的小花,它還有一個相當應節的名字——“清明菜”。
天府早報記者調查了解到,目前隔三岔五地能在成都蔬菜市場買到清明菜,相比之下這種野菜通過網購要更容易得多。一位網店店主表示,近一個月來自家的清明菜銷量已超過三千單,被不少買家點評為“春天最美味的野菜”。
不過營養專家建議,雖然清明菜自身并沒有毒性,但性涼,經常食用會損傷脾胃陽氣,引起腹痛腹瀉等癥狀,應該科學適量食用這種應節野菜。

清明菜在我國各地廣泛分布
清明節前后長滿田間地頭
天府早報記者了解到,清明菜是鼠曲草別名。清明節前后,這種可食用的野草開始就茂盛,城里只是零星地生長,城外的田間地頭往往是成簇成團成片的旺盛發育,因此得名為清明菜。其一莖獨立,小葉片,被覆白色細密的絨毛,三四寸高,粉粉的綠,頂端慢慢會開出一小簇淡黃色的小花。
由于在我國各地廣泛分布,因此有鼠耳草、佛耳草、田艾、清明香、菠菠草、棉花菜等多達近四十余種叫法。唐代著名詩人皮日休的《魯望以躬掇野疏兼示雅化用以酬謝》詩中有一句“深挑乍見鼠耳香”,可見食用鼠曲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了。
市民劉女士告訴天府早報記者,近段時間她的婆婆出去春游,總會在郊外摘一些清明菜帶回來食用,有時候用來做餅,有時候蒸熟拌著吃,“我們小時候經常摘清明菜吃,當時還覺得不太好吃,現在一家人都喜歡得不得了。”劉女士說,“這時候的清明菜拿來食用最好,看起來嫩生生的,每一口都是春天最鮮嫩的滋味。”

清明菜做青團味道香糯可口
成都菜市里隔三岔五能買到
其實清明前后,也是清明菜生長最為茂盛的時期。除了自己動手采摘外,有時候在菜市場也能買到這種清香鮮美的野菜。“上周末我爸才從觀音橋菜市場弄了一袋清明菜回來,我們喊的是‘蒿蒿菜’,買了一斤也才5塊錢,不用專門出去摘那么麻煩,到現在家里都還剩了些沒有吃完。”家住東光小區的李先生告訴記者,“基本上我們家每年這個時候都會用‘蒿蒿菜’做一兩次青團。就是‘蒿蒿菜’切碎與糯米粉合在一起做成皮,包上炒熟的餡料后再拿去蒸,蒸熟后就可以吃了,味道香糯可口。”
4月2日,天府早報記者走訪了成都市內的幾家蔬菜市場,雖然冰菜、野生茼蒿等野味蔬菜已經紛紛擺在蔬菜攤上銷售,但并未發現有清明菜銷售。據一位菜商老板表示,目前成都蔬菜批發市場也很少能批發到清明菜這一類野菜,不過由于比較應節,他隔三岔五的也能收一些回來賣,相比于菜市場,游攤散販那里更容易買到清明菜。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在成都市中心的一大型商超內卻看到有現蒸現做的青團、青餅、葉兒粑等銷售。邊做邊賣的師傅告訴記者,原材料中就用了茼蒿、艾草、清明菜三種,“每年清明節前,商場基本上都是推出油綠的青團、葉兒粑等傳統美食,已經是該商場的一大特色。”據了解,一盒四枚裝用清明菜制作的葉兒粑售價為12元左右。

有網店月銷清明菜超三千單
下單后最快第三天才能發貨
相比之下,清明菜在網上的銷量卻格外地好,還被不少買家點評為“春天最美味的野菜”。一位經營農家山貨的網店店主表示,近一個月來自家的清明菜銷量已超過三千單,算得上是網購平臺上最薄利多銷的一家店了。
天府早報記者了解到,該網店銷售的包郵清明菜1斤裝的每份賣價約16元,3斤裝的每份賣價36元。買家還表示,所有銷售的清明菜都純野生于田間地頭,在陽光雨露下生長,每天有專人現摘現發,能保證把最新鮮、品質好的清明菜送到顧客手中。
由于該店得到了大部分買家的好評,并且銷量較高,已經成為不少買家的首選店鋪之一。“因為自己的網店口碑做起來了,加上清明節要到了的緣故,所以這段時間清明菜的訂單越來越多,當日發的全是前日的訂單。”該網店老板還表示,“如果你今天付款,最快也要后天才能發貨,感謝你的理解。”
特別提醒網購清明菜質量參差不齊
購買生鮮產品不能貪圖便宜
天府早報記者同時也注意到,也有不少買家表示在網上買到了質量參差不齊的清明菜。一位成都的買家就表示,雖然她關顧的網店同樣有現摘現發、保證新鮮的承諾,但收到清明菜后發現很多菜葉已經泛黃,甚至還有爛葉的情況,“花了40多元買了5斤裝的清明菜,清理出來后基本上只有兩斤了,算下來還是不劃算。”另外,也有買家反映,不少不良賣家為了增加重量,保留了太多莖部,出現清明菜太老的情況。

為避免這些網購問題,一位在網上經營數年生鮮產品的老板告訴記者并建議網購消費者,首先在購買清明菜等生鮮產品時絕不能盲目貪圖便宜,其次最好選擇有冰袋保鮮、冷鏈運輸的店鋪,另外應就近選擇網店購買,盡量縮短物流時間。
食用建議清明菜無毒但性涼
一定要注意科學適量食用
據記者了解,有少數人食用清明菜后會伴有胃部不適、惡心及大便稀薄等癥狀出現,那么清明菜到底是有毒還是無毒呢?為此,天府早報記者咨詢成都市二醫院了解到,春季的確是誤食野菜中毒相對頻繁的季節,不過該醫院并沒有接受過任何因食用清明菜導致身體不適前往就醫的病例。
營養專家表示,清明菜確實有種特殊的味道,吃起來稍有一點苦苦的口感,可能會引起一部分不適,但其自身并沒有毒性。相反,清明菜的營養價值較高,它含有脂類物質,揮發油,大量胡蘿卜素及少量的B簇維生素,硝酸鉀等,對視力也很有幫助。另外它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可以起到降壓止咳、清熱解毒的作用,西醫方面能夠起到鎮咳,鎮痛,降壓,抗菌以及擴張血管的作用。
不過營養專家也建議,由于清明菜屬于藥食同源的食材,因此食用時要更加注意。“有藥用功效就有不適人群,如脾胃虛弱的人群最好不要吃清明菜。”另外,由于清明菜性涼,經常食用會損傷脾胃陽氣,引起腹痛腹瀉等癥狀。總的來說,要食用當下最應節的清明菜,一定要科學適量哦。

長在這些地方的野菜不要采
進入四月份,很多美味的野菜紛紛鉆出泥土,對吃慣山珍海味的市民來說,出游踏春看到一些野菜總想采摘一些帶回家嘗鮮。不過并不是什么地方長出來的野菜都能隨意吃的,當你采摘野菜時應避開這些地方:
1.路邊:生長在路邊的野菜,因長期接觸汽車尾氣,很容易吸收汽車尾氣含有的重金屬等有害物質;
2.綠化帶、公園:綠地、公園里的野菜可能含有除草劑或農藥殘留物;
3.受污染水源和工廠附近:如果野菜生長的環境中水源、土壤受到污染,相應的野菜也會被污染,導致野菜毒素超標。依靠簡單的清洗處理,難以去除它所含的毒素;
4.農田、果園:靠近農田、果園生長的野菜很可能農藥超標,也盡量不要食用。
天府早報記者 朱佳慧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5966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