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三日逛吃揚州超精細攻略 揚州三天自由行美食攻略
發布時間:2024-10-28閱讀(22)
到一處地方旅游,除了飽覽自然和人文景觀,那就是品嘗當地的美食,這次的美食體驗沒有兜兜轉轉,幾乎都是在東關街尋找地道美食。

一條街幾乎包攬所有的揚州名小吃,來揚州必到此處!
四喜湯圓 蝦籽餃面
雖然已經八點多了,“冶春”茶樓的吃食已經賣空了,而這里還是顧客盈門,絡繹不絕。逛了幾家店,我們得出一個覓美食的門道:這家店如果沒有幾個吃客,先不要入座,多看看。相反,如果店里面吃客很多,甚至要排隊,那里面的東東必定美味,稍微等一會兒也值得。

四喜湯圓,分別有芝麻、豆沙、青菜、鮮肉四種餡料。還有五福湯圓、六順湯團,多加了水晶、薺菜兩種餡料。剛端上桌,湯團的個頭把我們嚇一跳,是平常湯團的2倍大。價格:14元/4個

小小咬一口,酥糯爽口,芝麻餡就溢出來,甜而不膩,餡料充足。個人感覺還是芝麻和豆沙餡更好吃,鮮肉餡料里應該加了許多的輔料,而少了肉的原汁鮮香,蔬菜餡料就是一般的青菜做主料,味道一般般。但湯團的包皮非常軟糯,我非常喜歡,五星推介。

說是蝦籽餃面,但實際上就是餛飩面,因為揚州人把餛飩稱為餃子,其實兩者本就是同根同源。

蝦籽餃面最獨特的地方就在于加了蝦籽的湯,由于以蝦籽醬油作為湯的基礎風味,因此如果單喝湯會覺得有些咸,搭配餃面一起吃就比較合適。另外湯里加入了大量胡椒粉,再加上厚重的熟豬油和香味濃郁的青蔥,于是整體風味顯得格外濃重,第一次吃覺得風味獨特,好吃。價格:10元/碗

小圓是芝麻,大圓是薺菜,
一頭尖是豆沙,一頭扁是青菜,
兩頭尖是鮮肉,兩頭扁是水晶。

按照上面提到的“法則”,猜猜這兩顆湯團是用什么餡料包的?

每次路過都看到一位老爺爺擺攤,光顧的游客不多。但桂花糕賣相很好,每次都是我們肚子滾圓的時候經過,所以也未嘗過,留了些遺憾。
黃橋燒餅
這家店現場制作黃橋燒餅,有各種口味,如桂花、芝麻、鮮肉、豆沙等等十來種,有幾個游客都是各種口味湊一盒,禮盒包裝送給親朋好友。

黃橋燒餅外形呈蟹殼狀,外焦內軟,不油不膩,因為剛出爐,發散香味陣陣,想著先品嘗一二,我們挑了豆沙和芝麻餡。表皮感覺放了太多的堿水,我們都不怎么喜歡,3星推介。
價格2.5-5元不等/個

面對古運河,游船慢悠悠地駛過。我們別出心裁用燒餅“干杯”,慶祝我們的悠閑游從此地啟航!
揚州老鵝

揚州鹽水鵝當地人俗稱“老鵝”,歷史悠久,為淮陽菜中不可缺少的名菜。鹽水鵝外形飽滿,色黃油亮,肉質松嫩、肥而不膩。有機會,肚子容納得下的前提,一定要品嘗。
蝦籽餛飩 筍肉鍋貼 五丁大包 千層油糕
蔣家橋餃面店是家平民早茶店,價格實惠,生活氣息比較重。第二天的早餐我們選擇了這里。店面比較大,可能用餐者眾多,環境不是很好,餐具也很舊了。尤其在取食物的地方,營業員態度冷漠,體驗感很差。

前晚品嘗了蝦籽餃面,早上我們點了蝦籽餛飩、筍肉鍋貼、五丁大包、千層油糕。
蝦籽餛飩是當地的特色小吃,精選上好的豬肉作為內餡,加入蔥姜末、調料、秘制醬油等,點睛之筆是加入適量蝦籽,使其內餡豐富,口感鮮嫩爽滑,一碗下去口腹滿足。餛飩還是好吃的,但湯里還是加入了大量胡椒粉、厚重的熟豬油,口味很重,第二次吃覺得一般般。可能我們江浙人口味偏清淡。
強烈推薦他們家的鍋貼,皮薄餡足,完美!千層油糕是一道歷史悠久的揚州名吃,與翡翠燒麥并稱面點中的“揚州雙絕”。其口感綿軟香甜,層層糖油相間,甜膩適口。
價格 : 蝦籽餃面 8元/碗
筍肉鍋貼(5只/兩)7元/份
五丁大包6元/個
千層油糕2元/份

翡翠燒麥

五丁大包里面有:參丁、雞丁、肉丁、筍丁和蝦丁。
里面的內容沒有細瞧,感覺肉油而不膩,筍丁還挺脆的,總體感覺不錯,4星推薦。
老椰汁 小燙干絲 陽春面 松子燒麥 三丁大包
下午我們打車到了運河邊上的一家花園茶樓(連鎖),大眾點評上口碑很好,但環境如同蔣家橋餃面店,而且店面不大,營業員態度怠慢,體驗很差。
老椰汁:不加任何添加劑,入店的老客人手一份,我們也跟風品嘗,清香爽口,原汁原味,沒有失望。小燙干絲: 是一道清爽健康的佳肴。這道菜對刀工的要求極為精細,豆腐干絲蘸著拌了佐料的醬汁,味蕾不開,主要就是豆腐干的味道。還是花生米更好吃些。
價格:老椰汁15元/杯
小燙干絲7元/份

上圖是大煮干絲,又稱雞汁煮干絲,是一道既清爽,又有營養的佳肴,干絲,就是豆腐干絲,大煮呢,就是放在許多水里煮,這道看似容易的菜,其實并不簡單,乃是淮揚菜系中的看家菜。此菜,鮮香撲鼻,火腿和開洋的鮮味滲入到極細的豆腐干絲中,絲絲入扣,然而不見一滴油花,沒有一毫豆腥,吃起來爽口開胃,異常珍美,百食不厭。我以為煮過的干絲一定比燙過的干絲更入味,所以一定要嘗這道淮揚名菜。

陽春面,因其湯清味鮮,筋道爽滑的特點成為揚州面食的一大特色。陽春面的關鍵是炸蔥油,加入的豬油更是提升了面的香味,上桌時香氣便迎面撲來。遺憾的是面條不夠軟,過水時間不夠長,導致最后面條剩下許多,just soso!

松子燒麥挺大個,皮兒薄,里面的餡兒用他們獨特的醬汁制作而成,味道還可以,沒有吃到所謂的“松子”
三丁大包采用雞丁、肉丁、筍丁制成。包子皮吸收了餡料的鹵汁后,口感松軟鮮美,咸中帶甜,甜中有脆,感覺和早上的五丁大包區別不大,口感也差不多。4星推薦。
價格:松子燒麥 4.5/個
三丁大包4元/個

皮市街上的網紅店
藕粉圓子 獅子頭
"粗茶淡飯”是東關街上為數不多從早到晚要排隊的店。店面不大,很多游客都是直接打包帶走,否則排隊時間很長了。

我們打包了一份攻略里口口相傳的“藕粉圓子”。一份4個藕粉圓子,個頭非常大。外皮是一層晶瑩剔透的藕粉皮,里面是有點兒偏紫色的感覺,吃到嘴巴里面,Q彈不粘牙的感覺真的是讓人非常喜歡了。

不僅圓子好吃,加了桂花蜜的湯汁香香甜甜,一點也不膩味,要不是個頭大,實在吃不下,我們會再點一份噢。桂花蜜太好吃,我們人手一瓶帶回家分享。
價格:7元/份(4只)

打包“粗茶淡飯”的“藕粉圓子”后,我們到“趙氏疊湯圓”找地兒吃,又點一份獅子頭,可惜赤豆元宵賣完了。揚州獅子頭是必點之物,湯比較有油,獅子頭很入味,肉質嫩而不硬,微甜入口。用筷子一撮,肉就散開了 ,兩個人吃一個就可以,不然就膩歪了。配著“藕粉圓子”的湯汁,油膩感一下就祛除了。個人感覺揚州的獅子頭很有特色,能吃到肉圓里的鮮香之味,5星推薦。
價格:獅子頭12元/個
什錦小籠 蟹黃包 蟹黃湯包 赤豆元宵
品早茶的地方在揚州被稱為“茶社”,正宗的老揚州茶館一般名字里都會帶個“春”字,像富春、冶春、共和春,它們一起被揚州人親切的稱為“三春”。我們第三天的早餐選在東關街上的“冶春”。總結如下:
1、就餐環境優雅,餐具整潔雅致。
2、營業員著裝統一,照顧體貼。
3、最重要的是早茶特別好吃,品嘗之后才覺得“值”,貴有貴的道理。

什錦小籠里面有:三丁包(75g)、青菜包(75g)、豆沙包(75g)、冶春蒸餃(50g)、千層油糕(50g)。雖然看著非常普通,之前也都已經品嘗過這些小吃,個頭也小了一圈,但是吃到嘴巴里面就知道揚州早茶的厲害了。比較之后,不得不贊嘆“冶春”早茶的色香味俱全,味蕾一下子綻開了。揚州的早茶如此出名并不是沒有道理的。價格:什錦小籠 22元/份

蟹黃湯包為江蘇傳統名小吃。
1、其選材精良制作考究,將蟹黃與蟹肉作為內餡,湯頭為費時熬制的雞湯。
2、湯包的外形秀美、皮薄如紙,湯汁鮮美,入口更是美味至極。
價格:蟹黃湯包 28元/個

一籠一只的大湯包,需要用吸管先挑破皮喝湯,好玩又有儀式感。輕吸一口,蟹汁和肉汁混合充斥著口腔,余味猶存,鮮香軟嫩的口感讓人流戀不舍。

終于吃到了赤豆元宵,獨特之處是用藕粉來煮。赤豆元宵又香又稠,入口香滑,尤其是赤豆,糯軟可口。可是我還是覺得我們當地的豆沙圓子更好吃,更加軟稠,香甜。
如果已經點了蟹黃湯包,就沒有必要再點蟹黃肉包。因為湯包涵蓋了肉包的鮮香,更令人難忘,這不,蟹黃肉包的照片也忘記拍了。
價格:蟹黃肉包 15元/個

還是多拍些實照佐證一下,不要看得流口水哦!

這里的三丁包不管是外皮還是內餡,都比我們吃過的三丁包好吃,還不止一個級別。


中午我們又打卡了一家網紅美食——寶傳長魚面。

我們還點了一個“藕粉圓子”,和“粗茶淡飯”圓子比,這家顏色偏淡,外皮更加的Q彈透明,好吃沒話說。要不是怕壞了,我們還打算買半成品的圓子回家。這家的藕粉圓子不看美食攻略很少會去光顧,但的確優勝于前面吃過的藕粉圓子,一定要打卡,5星推介。
價格:藕粉圓子 12元/碗(5只)

一大碗湯面,上面放了不少黑椒去腥。湯面的澆頭是單獨放在小碗里,去骨的鱔魚一段段很粗,且量不少。
價格:長魚面 40元/碗


美食太多,可我們的胃實在容納不下了,還有一個辦法——打包。打包地點:粗茶淡飯。揚州炒飯,又名揚州蛋炒飯,是江蘇揚州經典的小吃。主要食材有米飯、火腿、雞蛋、蝦仁等。揚州炒飯選料嚴謹、制作精細、加工講究,而且注重配色。炒制完成后,顆粒分明、粒粒松散、軟硬有度、色彩調和、光澤飽滿、配料多樣、鮮嫩滑爽、香糯可口。
價格:12元/份

蜜汁捶藕:色澤醬紅,藕片軟糯,食之香甜不膩、酥爛美味。
價格:12元/份

文思豆腐也是一道淮陽名菜,也是刀工的極致體現,其主料不過是一塊豆腐。但廚師卻需將一盒嫩豆腐切成多達萬根、如頭發絲般粗細的豆腐絲。再佐以高湯,鮮香無比。
小結:
一條東關街能找到幾乎所有的揚州地道美食。想吃到正宗的揚州小吃,還是要去富春、冶春、共和春等老字號茶社,貴有貴的道理!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5972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