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熱播劇清平樂中的美食 清平樂中除了王凱饞的
發布時間:2024-10-28閱讀(11)
由正午陽光出品,王凱、江疏影等人主演的《清平樂》終于在劇粉的呼喚中上映。這部反映了宋仁宗趙禎時,風起云涌的朝堂之事與剪不斷理還亂的兒女情長,幾乎是一比一完美還原了北宋時的社會安定,經濟繁榮。

而《清平樂》之所以能夠讓觀眾沉浸在歷史感之中,除了人物臺詞的嚴格考究,服裝、化妝、道具的復刻也是極其重要的。即使是一碟小小的蜜餞果子,也能夠成為一個伏筆,對后續劇情產生極大的影響。今天,我們就說說《清平樂》中所拍攝出來的宋朝美食!
蜜餞果子趙禎幼時對生母李順容做的蜜餞果子念念不忘,在梁家鋪子尋找做食方子時恰巧偶遇了少年韓琦。而后宮中盛行蜜餞果子,導致藥材果子漲價,梁家買不起藥材最終家破人亡。

讓王凱飾演的“官家”趙禎親自尋找方子的蜜餞果子到底在宋朝是什么樣子的呢?《東京夢華錄》中專門標明《飲食果子》,體現了在宋代水果和飲食平分秋色。
《東京夢華錄》里的記載“唯州南清風樓最宜夏飲,初嘗青杏,乍薦櫻桃,時得佳賓,觥酬交作。是月茄瓠初出上市。東華門爭先供進。一對可直三五十千者。時菓則御桃.李子、金杏、林檎之類。”并且在《東京夢華錄》里出現的果子的名稱有:水晶皂兒、生腌水木瓜、藥木瓜、甘草冰雪涼水、荔枝膏、杏片、梅子姜、越梅等。

當時在宋代由于交通不夠便利宋代的“水果拼盤”主要包括曬制的干果片和香藥果子,在東京街頭經常能看到叫賣的小販的身影,支撐水果商販的就是“果子行”。達官貴人對于水果的推崇和喜好,也影響著宋代產銷兩旺的局面。比如在江西的金桔,原來在東京市場很難找到,后來因為溫成皇后喜歡吃,宋仁宗趙禎就利用權利將金桔調到開封,從此金桔在東京火了起來。
張新成主演的《大宋青年志》里就頻繁出現了蜜餞果子
七寶擂茶看過《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劇的人一定對它不陌生。劇中,盛如蘭因為在家中等待母親召喚,饑餓的時候身邊的丫頭便幫她沖“七寶擂茶”充饑!趙禎在梁家鋪子同韓琦說話時,梁元生端上來的便是兩盞七寶擂茶和一碟酥餅。

七寶擂茶顏色上和抹茶十分相似,但從做法、原料、興起時間都有著很大不同。“擂”,顧名思義,七寶擂茶便是用擂缽搗成糊狀,然后加開水和勻。七寶,則是以綠茶為主,以大米、芝麻、花生、綠豆、食鹽、山蒼子為輔。聽起來是不是很像一碗八寶粥?

不過,七寶擂茶有甜的,也有咸的。雖然有點像黑暗料理,但也是大宋百姓的奇思妙想。
蜜餞李子雪花糕雪花糕是一種以糯米和蜜糖制成的特色糕點。清袁枚的《隨園食單》中寫到:“蒸糯飯搗爛,用芝麻屑加糖為餡,打成一餅,再切方塊”。可補肝益腎,潤膚烏發。

與《清平樂》聯動的游戲《逆水寒》中就曾經出現過雪花糕的食譜。

第一集中趙禎回宮后,內侍準備晚膳提了一句是否要換成吐蕃豬肉。在宋朝,豬肉不是士大夫階層的主要肉食,或者說豬肉仍然是低檔的肉食。
在宋代,吃羊更是一種社會時尚。宋真宗時御廚每天宰羊350只,仁宗趙禎時每天要宰280只羊,英宗朝減少到每天40只,到神宗時雖然引進豬肉消費,但御廚一年消耗“羊肉43萬4463斤4兩”,而豬肉只用掉“4131斤”,還不及羊肉消耗量的零頭。

皇家盛行,自然上行下效,從官員到民間,羊肉成為了宋朝餐桌的頭等肉食。民間無論婚喪嫁娶,或是中秀才舉人,還是燒香還愿,如果沒有一只羊在案上放著,都不好意思招待客人。
作為一部服化道,臺詞人物選擇都十分精確的一部劇,《清平樂》不僅承載著書粉、劇粉希望,也有眾多歷史研究學者的心血和指導。雖然劇情有些拖沓,但《清平樂》所要展示的不僅僅是個人的愛恨情仇,而是當時的宋朝的風土人情。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60158.html
上一篇:食補家常菜 繾綣在秋日的美味里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