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岐山臊子面的絕密配方:好吃的岐山臊子面
發(fā)布時間:2024-10-29閱讀(24)
岐山的面食品種很多,不少朋友都喜歡。以面粉為主要原料的風味小吃有臊子面、鍋盔、掛面、面皮等。用料考究、花樣繁多、制作精細、工藝精湛,是岐山面食的基本特點。

岐山臊子面聞名遐邇,有“煎、稀、汪,薄、筋、光,酸、辣、香”的特點,俗稱“神來之食”。所謂“煎”“汪”是面條要熱得燙嘴,湯里油要多,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岐山臊子面的特點。

當地民諺說岐山臊子面是“薄如紙,細如線,下到鍋里蓮花轉,撈到碗里更好看”。由于其制法獨特、味道鮮美,飲譽當地并在關中大地和甘肅隴東地區(qū)廣為流傳。

在西安、寶雞,無論是夜市小吃還是門面店堂,隨處可見岐山臊子面的招牌,可見其影響。這種面的特點是湯多煎、稀、汪,面少薄、筋、光,口感酸、辣、香。

臊子面原本是叫嫂子面。相傳在很久以前,岐山縣城的一戶人家的媳婦,做得一手好面食。一天她做了一頓面條,搟得薄,切得細,并用蛋、肉、黃花、木耳、豆腐、蒜苗和蔥、姜、醋、辣面、香料等,做成鹵汁澆在面條上,全家人吃得很高興,稱贊不已。

家里的小叔子非常愛吃,每當吃飯時就嚷著要吃嫂子做的面。后來這個小叔子在外面當官,宴客時就用嫂子面待客,食客也都贊不絕口。當人們問起這種面條的名稱時,小叔子就說是“嫂子面”。人們爭相效仿,從此“嫂子面”流傳開來。

嫂、臊同音,后人傳來傳去,“嫂子面”就成了今天的“臊子面”。其實臊子面早在周代就有了,而且是一種禮面,是重要場合吃的東西。附會于嫂子的巧手,不過是關中的男人對女性的贊美。

怎么樣?有興趣來上一碗好吃油亮的臊子面嗎?#吃在中國##美食品鑒官#
?#中華面點#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62103.html
上一篇:八個關鍵動作:掌握3個關鍵動作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