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云南菜特色菜品,云南菜好吃的秘密
發(fā)布時間:2024-10-29閱讀(25)

說起滇菜,大家都會說出諸如過橋米線、汽鍋雞等耳熟能詳?shù)牟嗣珔s不能準確地像說川菜、粵菜那樣說出滇菜的特點,那么,今兒就和大家款款(說說)這個滇菜的名堂。
1
講究鮮嫩
因云南特有的立體氣候,故有“常年蔬菜不斷青”之說。即便時值秋冬,新鮮的蔬菜是不會斷的。加之云南人喜歡吃個“青”,如青蠶豆、青豌豆、青玉米、小南瓜等等,都是鮮嫩之料。 蔬菜引入筵席,常做素菜或用于點綴,體現(xiàn)清淡純樸、原汁原味、鮮嫩回甜的風味。如“炸洋蔥”、“釀百合”、“油炸仙人掌花”等為云南額傳統(tǒng)名菜。

而說到葷食入饌,云南人也有自己的講究:吃生、吃活,就講究個“嫩”。過橋米線便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巧用雞油能保溫的特點,將雞燉爛,用雞湯氽生肉薄片和米線,配上各種調(diào)料,吃起來鮮嫩可口。肉類或烤或燒乃至燉燜,烹制的菜肴濃中有味,味中見鮮。

還有乳豬、乳鴿、童雞、仔鴨,常與蟲草、天麻、三七、貝母等云南獨有的中藥為伍,既吃鮮嫩,又能強身健體,一舉兩得。
2
適應(yīng)氣候,酸辣為主
昆明話中“佐料多”是形容一個人特別會“來事兒”,而在滇菜中“佐料多”的話卻是吃貨的福氣了!
云南的調(diào)味品特別豐富,有家種的也有野生的。先說說這個酸:祿豐香醋、東川米醋、昆明麩子醋,還有少數(shù)民族的梅子醋、酸木瓜醋等,已成為漢族和各少數(shù)民族日常的調(diào)味品;再來甜醬油色澤紅褐或黑褐、清亮、甜咸適口,醬色濃厚,滋味鮮美,是滇菜特有的調(diào)料;苦瓜、陳皮入味,苦而發(fā)涼,苦中回甜,苦中有味;辣椒品種也很是齊全,什么小米辣、涮涮辣椒、丘北辣……不是“寡辣”,而是有層次的辣;特有的香茅草、香蓼草、草果、茴香籽、香椿籽等香料引入菜式中增添了誘人之感。滇菜廚師運用上述這些調(diào)料,因人、因地制宜,或加或減,可烹制出酸、甜、咸、苦、辣、香等多種單純和復(fù)合口味的菜肴。

在這些味道的調(diào)和中,便以酸辣微麻為主。云南地處高原,濕熱與寒冷并存,而酸辣則有祛濕、驅(qū)風和開胃之功效,如傣族、阿昌族的酸粑菜,苗族、彝族的酸菜煨四季豆,都是當?shù)氐募页C恕?/p>
3
技法多樣,古風猶存
在滇菜擅長的烹調(diào)技法中,可分為漢族的蒸、炸、熘、鹵、氽、燉,具有原汁原味、酥嫩、鮮醇、清爽、濃香的特點;少數(shù)民族的烤、舂、焐、腌、隔器鹽焗等。
滇菜技法多樣,傳統(tǒng)的烹飪方法仍占一定比重,古風猶存:
烤:用明火烤羊、烤野雞,這在少數(shù)民族中較為普遍。
焐:古稱“塘煨”,是利用柴薪燒后的炭灰余熱,焐制各種菜品,獨具一格。

舂:將食物制熱,與調(diào)料一起入石臼,舂細而食,渾為一體,便于消化。

腌:為適應(yīng)云南氣候特點和冬季宰殺年豬的習俗而積累出一套加工、貯藏和食用的傳統(tǒng)技法,如白族的圓腿(火腿),納西族、普米族、藏族的琵琶豬(整頭腌制),彝族的麂子干巴,傣族的腌牛蹄、酸魚,拉祜族的血鲊,回族的牛干巴、臘鵝等等,有“云山牧野牛畜肥,肉成肉干分外香”的美譽。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62650.html
上一篇:藕肉餅做法:清新的藕碎蒸肉餅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