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圍爐煮茶都是什么茶?圍爐煮茶究竟是怎么圍爐
發布時間:2024-10-29閱讀(17)
“我以為,最美的日子,當是晨起侍花,閑來煮茶,陽光下打盹,細雨中漫步,夜燈下讀書,在這清淺時光里,一手煙火一手詩意。”
——汪曾祺的《慢煮生活》

要說這個冬天什么最火,那莫過于“圍爐煮茶”了。憑借溫暖精致的新中式畫風迅速火爆全網。家人好友圍爐而坐,燒炭火、煮香茶,燒紅棗,烤栗子……網友都直呼“把冬天的氛圍感拉滿了”。
都說時尚是一種輪回,文化傳承也是。“圍爐煮茶”其實早在唐宋時期就開始盛行了,一爐、一炭、一水、兩盞、老友……這幅畫面,溫暖中國人一千多年。

雖然圍爐煮茶喝的不是茶,是氛圍,只要氛圍對了,怎么圍爐,怎么煮茶,似乎都不重要。
但也會有人好奇,千年前的祖先,究竟和我們圍的爐,是不是同一款爐?

北宋《寒巖積雪圖》詳細描繪了古人圍爐煮茶的情景。畫面中白雪覆蓋了山峰、溪岸、樓閣和樹木,呈現出天地幽寂的景象。庭院內古松勁挺,梅花綻放,為寒夜平添生機。屋內燭光暗弱,二位高士煮茶敘談,一童子在旁侍立。

北宋·燕肅(傳 )《寒巖積雪圖》
不過,這幅畫中的小人是真的小,沒有局部特寫,只能感受氛圍。兩人圍爐而坐,似乎和我們現在的方式大差不差,不過茶器、茶葉和煮茶用的水肯定帶有那個時代的印記。我們先說說茶水。

古人一貫認為,水質對茶的影響巨大,被奉為茶界“圣經”的《茶經》就對此有過論證。《茶經》:“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那比山上的清泉更好的是什么呢?那當然得是雪水。

雪,是天上落下的水,是“無根之水”,古人稱為“天泉”。《本草綱目》中認為雪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雪天晚起,來不及洗漱,便先掃雪烹茶:“融雪煎香茗,調酥煮乳糜。”

在茶圣陸羽的《水品》二十單中,雪水也是位列其中,雖然雪水煮茶味道未必最好,但那種獨特的風雅,卻讓人深深著迷。
明代屠隆在《茶箋》中將雪歸為天泉,雪水甘甜煮茶可以增加茶湯的香味。

煮茶是在唐宋流行的,宋元以后,改煮茶為泡茶。
唐宋時代通行煮茶,方法是先把茶葉碾成碎末,制成茶團,飲用時把茶搗碎,加入蔥、姜、桔子皮、薄荷、棗和鹽等調料一起煎煮。還有把茶葉碾成碎末,羅細,然后沖水將茶末調成糊狀喝下,因而叫做"吃茶"。

古人煮茶用的一般是粉末,我們現代人主要用的是干茶,所以選茶方面古人可借鑒的地方不多。
這方面老茶友們經驗就用得上了。一般年份較長、全發酵,茶性甘醇濃烈的茶品比較適合用來煮,如熟普洱,老茶頭,大黃片,紅茶、陳年鐵觀音,老白茶、陳年巖茶等。
這些茶或因工藝制程,或經過時光的炮制,褪去了最初的青澀寒涼,茶性趨于溫熱。此類茶品烹煮后不會因過于苦澀而難于下口,而溫熱的茶性用來驅寒又再適合不過。

陸羽煮茶是很講究的,講究到今天的人根本就沒法學。
首先要將餅茶研碎待用,然后開始煮水。以精選佳水置釜中,炭火燒開,水初沸但不能全沸時,加入茶末,按水量加入適量的鹽調味,取出些來試味,把剩下的水倒掉,不使太咸。
第二沸時舀出一瓢水,用“竹夾”在沸水中繞圈攪動,再用“則”量茶末從漩渦中心投下,茶與水交融。二沸時出現沫餑,沫為細小茶花,餑為大花,皆為茶之精華,此時將沫餑杓出,置熟盂之中,以備用。

繼續燒煮,茶與水進一步融合,等到滾得像狂奔的波濤,泡沫飛濺,稱為三沸,就用方才舀出的那瓢水加進去止沸,使孕育成華。茶湯煮好,均勻地斟入各人碗中,包含雨露均施,同分甘苦之意。
史料表明,唐時最有代表性的是餅茶。其次,是末茶。但無論是餅茶,還是末茶,雖然加工方法有別,但飲茶時,都需通過炙、碾、羅、煮等程序后,方可飲用。陸羽提倡的方法重在煮。在碾茶之前,先要烤茶。

烤茶時,使其“炎涼”均勻,持以逼火,待餅茶呈“蝦蟆背狀”,進而變得卷曲,有茶香散發,又有柔軟感時為止;烤茶后,趁熱用紙包好,以保其香;待烤好的茶經冷卻后,再將茶餅敲成小塊;將碾碎后的茶,過羅(篩)后,使其呈“細米狀”,貯于合(盒)中;煮茶時,當用風爐和釜。
有一種說法為"圍爐煮茶"脫化于云南的"火塘烤茶"。等待砂罐煨熱后,放入茶葉,迅速抖動簸蕩偎烤。待茶葉烤至微黃色,飄逸出清幽的茶香時,便沖入一勺開水。聽"嘣"的一聲,被沖起來的茶水泡沫會升至罐口,客堂內會立即飄逸出一股誘人的茶香。這一沖茶之聲,又響又脆,因而又稱烤茶為“雷響茶”。

怎么樣?暈不暈?陸羽的煮茶法之所以記載詳細、操作上失傳,就是因為過于講究。還是用陳年茶小火慢煮的方式更適合現代人。

煮茶的器具包括兩個,生火的爐子和煮茶水的壺。
《茶經》里有專門介紹生火的爐子,當時用的是風爐。其形如古鼎,有三足兩耳,爐內有廳,可放置炭火,爐身下腹有三孔窗孔,用于通風;上有三個支架,用來承接煎茶的;爐底有一個洞口,用以通風出灰,其下有一只鐵質的用于承接炭灰。基本形狀和現在煮茶的爐子是相似的。

煮茶水的壺方面,陶壺是比較好的選擇。陶壺本身具有吸附作用,對水能起到一定的凈化作用,使茶水口感更柔滑,入口細膩,也可醒茶味,揚茶香。不過相對來說水開的速度會稍慢一些。
誰說眼前的生活就一定都是茍且。在國潮崛起和網紅經濟的加持、驅動下,茶文化正通過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碰撞嵌入年輕人社交。圍爐而坐,心中有風景,也有詩和遠方。

這個乍暖還寒的春天,生活可以繼續有“儀式感”,不妨從圍爐中尋找這種幸福感吧。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63051.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