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舌尖上的湖北菜譜(舌尖上的美食寧都賴村薯包魚)
發布時間:2024-11-13閱讀(17)


【“寧都是個好地方”專欄】
寧都被譽為客家祖地、文鄉詩國、蘇區搖籃、贛南糧倉,這里歷史悠久、土地廣袤、山清水秀、人文薈萃。為全面總結和宣傳我縣的“好山好水好風光、好人好事好文章”,推動我縣干部群眾進一步形成“見賢思齊、團結一心、干事創業”良好風尚,奮力開創寧都產業強、城鄉美、百姓富、風氣正的新局面,開設《“寧都是個好地方”》專欄,系統介紹我縣的山水風光、人文故事、民俗美食等。
賴村薯包魚

薯包魚就是油炸腳板薯,薯包里又包著魚塊,寧都的薯包魚,以賴村鎮的最負盛名
腳板薯是番薯的一種,它屬于常見的多年生雙子葉草本植物,其蔓細長,莖匍匐地面。塊根肉質細嫩,淀粉含量高,煮食時汁濃味甜帶粉,營養豐富,風味頗佳。除食用外,它還可以制糖和釀酒、制酒精等。由于它的長相呈不規則的扁塊形,狀似腳板,所以就叫做腳板薯。腳板薯富含黏液質、維生素、淀粉酶等多種營養物質,非常有價值。

制作薯包魚的主料是腳板薯和魚,輔料有米粉,當然也可以用面粉,當然還要有食用油,其它佐料為少許蔥、姜等。先將腳板薯刮凈皮毛,然后用刷砵把它刷成薯漿汁;魚肉要選草魚,去除魚鱗和內臟,剝去魚皮,把魚肉割下來,再剔除魚肉上的骨頭,把魚肉切成二手指大小的條塊,一小塊一小塊的放好。

然后,把薯漿拌均,把食鹽放入薯漿中,再撒入少量米粉、面粉或番薯粉,用手攪拌混勻。這里要注意的是,薯漿加粉料亦有講究,米粉加多了,炸出來的薯包太硬;米粉加少了,又軟綿綿的凈是油,既耗油又膩人。

這時要燒好油鍋了,等差不多時,待鍋里的油燒滾后,就把薯漿粉置入鐵勺中,取小塊魚裹入,做成一個薄薯餅,魚塊別外露,這樣放入油鍋,溫火炸制成金黃色,這樣外黃里熟,便撈起來裝盤,就可以食用了。

在賴村鎮,吃薯包魚也有許多講究。有人喜歡趁熱吃,那樣香、色、味俱全;但怕上火的人則要將薯包魚晾涼后,再端一碗湯水,先把薯包魚放在湯水里浸一下再吃,既飽了口福又不至于上火。也有的人家特意多炸些,剩下的薯包魚存放幾天也無妨——要吃時,再在鍋中蒸上幾分鐘,同樣好吃。

賴村人栽種的腳板薯品種一般只要兩種,有紅皮白心的,有白皮紅心的,但也有白皮白心的。在實踐中,他們總結出了這樣的經驗:用紅心薯做的薯包魚屬暖性的,吃后大補,是婦女老人的盤中上品;而男人們則大多喜歡吃白心薯的薯包魚,他們怕吃紅心薯包魚會上火流鼻血哩。

如今,賴村薯包魚出名了,大家都知道這是一種綠色原生態的健康食品。到過賴村的人,都想親眼看看是怎么做的,更想親口嘗一嘗。以至于有的人一到賴村就想吃這道小吃,可這些人不太清楚,就是這小吃也是有時令限制的。吃薯包魚最佳時令是農歷九月節開始,那時腳板薯才開始上市,剛從地里挖出來,水份足,粘性大,品質最好了,做出來的薯包魚味道最好。腳板薯的儲藏可以一直到次年正月,過到三月后,這腳板薯的口味就大打折扣了。有些人聽說這薯包魚好吃好,但吃錯了季節,味道就沒有那么好了。所以,一定要記得在對的季節吃薯包魚。
#絕美寧都,奮進新征程##美食美刻##美食#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70718.html
上一篇:寧都十大美食(寧都美食)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