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小龍蝦什么地方做的好吃(比小龍蝦還好吃)
發布時間:2024-11-13閱讀(15)

夏天的一口鮮
沒有廣告軟文的公眾號
以下是沒事干研究院的最新研究成果
請放心食用
秋天的大閘蟹膏壯體肥,作為一道珍饈,成了秋天必吃食物的代表。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在這個炎熱的夏季,江南人民早已搓搓手,開始對大閘蟹動手了。

這種賞味期在農歷六月的螃蟹,叫「六月黃」。個頭小,外表是縮小版的大閘蟹,但是殼極薄,生長在江南大小的湖泊里。

沒有結實的蟹膏,孔武有力的蟹腳,但卻有著流脂般的蟹黃,細嫩甘甜的肉,酥脆的蟹殼。

對好吃的江南人民來說,吃六月黃像是一種夏天的儀式,素有「忙歸忙,勿忘六月黃」一說。
六月黃用來做湯包,卻是和秋天的大閘蟹不一樣的滋味。用它做的湯包,湯汁更加輕薄,里面都是蟹油和細嫩的蟹肉。

當然,還有許多六月黃的吃法:燴粉皮、年糕炒蟹,面拖蟹......



六月黃,一種流心大閘蟹
先來說說六月黃是什么吧?民間說法不一,有人認為是品種,有人認為是童子大閘蟹。

淮揚地區人民堅持認為六月黃是某種大閘蟹的品種,個頭小,蟹殼薄,生長的巔峰也就二三兩。
太湖人民,則簡單地把六月黃定義為第三次脫殼期,快要步入成年的大閘蟹。因為性腺為完全成熟,因此黃是流油的,肉是細嫩的,最為鮮美。
沿著吃蟹地區兜了一圈后,不論是哪種說法,六月黃主要特點就是:個頭小,蟹黃是流質的,蟹肉細嫩,殼極薄。

黃不多,吃起來又無四兩肉的這種蟹,物產豐富的江南人民為什么要對它下手?

有人迷戀它的「蟹油」。是的,其實六月黃的蟹黃叫做「蟹油」更為合適,流動綿密,帶著尖銳的鮮。

像是流心的蛋黃,沙沙綿綿,有人格外喜愛那一小口,那一丁點蟹油的滋味。

不滿足的人民,把十幾只蟹油刮下,拿來和粉皮一起燴,像是最好的海鮮濃湯。

到了農歷九十月,就變成了蟹黃炒粉皮,一種食材的兩種物理狀態,還是江南人民會吃。
細嫩的蟹肉也是主角,沒有經過七八月疾風暴雨的洗禮,他們沒有長成孔武有力的樣子,那一口肉最為細嫩。
六月黃因為肉較薄,黃不多,并不適合大閘蟹那種清蒸的烹飪方法,但肉嫩又容易入味,江南人民就發明多種鮮上加鮮的吃法!
和湖里的小雜魚們一起紅燒,鮮味double!這個季節的昂刺魚、小鯽魚都可以肉嫩鮮美,再合適不過!

昂刺魚在湖南等地叫做黃鴨叫,黃辣丁。
這道菜的美妙在于,吮吸蟹的味道,和他那殼縫中和雜魚交匯出的鮮美湯汁。

還有那同樣蘸了鮮美湯汁的細嫩魚肉。

還有一種下酒的做法,叫「面拖蟹」。對半切開,裹上厚厚的面粉,下鍋炸至酥脆。

據說是蘇州人民夏天最愛!
外殼撒上椒鹽或者些許蔥花調味,一口咬下去,是鮮甜的蟹肉和流動的蟹油。

連著細嫩的肉,包包的殼一起嚼,越嚼越香,是夏夜爺叔們佐酒的好菜。

大閘蟹配酒,越喝越有哦~
赤油濃醬的蟹炒年糕,咸鮮風味突出,是最最家常的樣子。

咸甜咸甜的醬炒,賦予了六月黃更加飽滿的滋味。

埋在蟹下面的年糕條,蘸著濃稠的醬汁,拿什么都不換。

這個時間的六月黃,肉已經完全飽滿,蓄勢待發了。

靖江蟹黃大湯包四季都有,在這個季節里用的蟹粉蟹肉就是六月黃。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7100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