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忻州五寨十大特產(你知道二五八是哪個縣的美食嗎)
發布時間:2024-11-14閱讀(7)
了解一座城市跟了解一個人一樣——把她看作是有生命的,閱讀她的歷史,參觀她的美景,感受她的風俗,去餐館品嘗地道的美食。新的一年,大名有了一張新名片,你不妨收藏起來,與更多的人分享這座擁有深厚底蘊的魅力縣城!
我的簡介
中文名:大名
English Name:Da Ming
籍貫:中國河北
家庭住址:河北省南部
家庭人口:86萬
行政區類別:市轄區
郵政編碼:056900
語言能力:普通話、大名方言
我的特長
草編
大名縣的草編,以天然、優質的小麥莛稈等天然原料,經過精心選料、拔莛、浸泡、掐辮等十幾道復雜的工序編織而成的。經技術人員的巧妙設計和工人的精心加工,編制出潔白、柔韌、光亮的各種草帽、草藍、草盒、草墊、地席、茶墊等。
小磨香油
小磨香油大名府小磨香油始創于清緒年間,以芝麻為原料,用石質小磨和獨特的傳統技藝加工而成,品味純正,居食用油之首。

獎狀榮譽
2013年大名縣被譽為“中國面粉之都”、“中國花生之鄉”、“中國小磨香油之鄉”,“中國食品工業強縣”,“中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等稱號。

家庭情況
父母:河北邯鄲
兄弟姐妹:邯山區 、復興區 、叢臺區 、武安市、成安縣、峰峰礦區、磁縣、肥鄉縣、館陶縣、廣平縣、邯鄲縣、雞澤縣、臨漳縣、邱縣、曲周縣、涉縣、魏縣、永年縣
我的家庭成員:大名鎮、楊橋鎮、萬堤鎮、龍王廟鎮、束館鎮、金灘鎮、沙圪塔鎮、王村鄉、鋪上鄉、黃金堤鄉、大街鄉、舊治鄉、西未莊鄉、孫甘店鄉、西付集鄉、埝頭鄉、北峰鄉、張集鄉、紅廟鄉、營鎮回族鄉
我的家庭收入:103.95億元
我家住房面積:1053平方公里
我家的名人
大名縣有鄧麗君、郭隆真、岳岐峰、趙富林、田成平、鄧鳴賀等著名人物。
鄧麗君
鄧麗君(1953年1月29日— 1995年5月8日),原名鄧麗筠,祖籍河北邯鄲大名縣鄧臺村,出生于臺灣云林縣褒忠鄉田洋村,在臺北縣蘆洲鄉(現在的蘆洲市)眷村長大,是20世紀后半葉最富盛名的華語和日語女歌手之一,以柔情歌曲著名。代表作品有《甜蜜蜜》、《我只在乎你》、《在水一方》等等,其作品在華人社會以及日本、東南亞等亞洲各地廣泛流行和傳唱,經典歷久而不衰,深得人心。有“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鄧麗君的歌聲”、“十億個掌聲”、“亞洲歌姬”、“華人的驕傲”等美譽。1995年5月8日鄧麗君因氣喘在泰國猝死。

鄧鳴賀
鄧鳴賀,男,2006年6月8日出生,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人,兩歲多時就開始喜歡戲曲,鄧鳴賀多才多藝術歌舞、戲曲、小品俱佳,自小就顯示了獨特的“戲曲”天賦,曾是河南電視臺2010年度《梨園春》少兒銀獎擂主,后因為春晚演出等活動走紅。2013年2月, 因患上白血病而在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接受化療,確診為急性白血病,屬于初期。8月14日已出院。

我家的后花園
臥龍槐
臥龍槐位于縣城內西街中段路北側,是明代兵,工兩部尚書劉遵憲后花園門前所栽,距今約五百年。劉遵憲、原藉西未莊鄉劉軍莊人,明萬歷三十二年進士,后任朝遷要職,告老還鄉后,在縣城西街購置宅院居住,當時路南為住宅區,有大型建筑藏書樓等,路北為宗祠、花園賞玩之所,占地面積約為15000平方米,現已建為民宅。劉姓后人現傳至二十世上下,古槐區周圍和劉軍莊仍居有其后人。古槐歷經風雨滄桑,做為古城發展之見證,現仍枝葉茂盛,尤為獨特之處,是東端平伸一枝,酷似龍型,頭部有枝角上促,嘴眼明顯,栩栩如生,游客多慕名而來,嘆而觀止,真乃冀南第一古槐也。1983年大名縣人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鐵鐘
錢于明萬歷年間,原在縣城內道前街關帝廟拜殿內懸掛,鐘為鐵質,系一次鑄造成型,全高2.49米,口徑1.47米,厚度0.08米,總重量為3.06噸,鐘鈕為二龍相交之龍鈕,鈕高0.60米,鐘身項部有八個孔,下沿為波浪狀闊口,鐘體鑄有多種紋飾,自上而下分別為卷去紋,纏枝蓮,忍冬花以及八卦紋飾。鐘身中部分別相對“皇帝萬歲”“臣宰千秋”八個大字。1987年移至縣招待所院內,1995年在天池公園內懸掛。2002年移至大名縣石刻博物館建亭懸掛保管,1983年大名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大隕石
原位于縣城北關大名師范南端董家花園內,體積約為13立方米,重量5.73噸,呈不規則狀,一面有孔,形似太湖石,《資治通鑒》有隕石落于大名的記載,但是否此石,尚無考究。1987年至縣招待所院內,1995年在天池公署擺放參觀,2002年遷至大名縣石刻博物館院內建亭保管。1983年大名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大名縣石刻博物館
大名縣石刻博物館占地15畝,AA級景點。現有石刻200多件,有中國最大的古碑“五禮記碑”,大名石刻藝術源遠流長,早在8000年前,磁山先民就創造了石磨盤、石磨棒等原始石刻藝術形態。邯鄲境內至今還保留著彌足珍貴的漢代“群臣上醻”和“趙國易陽南界”刻石。北朝時期鄴城一度成為中國北方的佛教中心,留下了南北響堂石窟和眾多的單體石造像,創造了佛教造像藝術的“北齊樣式”,對隋唐以后造像藝術影響深遠。

何弘敬墓
何弘敬墓志銘為中國已出土中最大唐代墓志銘。墓志有蓋均為青石質。志蓋呈頂式,頂面邊長0.96-1.00米,底邊長1.88-1.96米,厚0.88米。頂面正中篆刻25字“唐故魏博節度使檢校太尉兼中書令贈大師廬江何公墓志銘”。四周有四殺浮雕獸面及四神,四殺交角處浮雕牛,馬等動物。雕工精美、神態生動。四側邊雕刻波浪,圖案簡煉,線條流暢。墓志為正方形,邊長1.95米,厚0.53米。表石四側邊的中部雕刻花卉,供養人,上下雕刻波浪,花瓣,墓志鐫楷書60行,滿行58字,共3800字。

大名府古城遺跡
大名府古城遺跡位于現城東北5-12華里一帶,以大街、雙臺村為中心,現在的東門口、南門口、鐵窗口、北門口四村是故城的東、南、西、北四大城門舊址,分外城和內皇城(也稱宮城),外城周長48里,占地面積36平方公里,內城周長三里一百九十八步。大名府幫城始建于前燕建熙元年(公元360年),明洪武三十四年(公元1401)年,毀于漳衛洪泛。一九九二年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二00六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名天主教堂
大名天主教堂位于大名縣城內東街,始建于1918年,1921年12月竣工,是河北省現存最雄偉壯麗的圣堂之一。建筑面積約1440平方米,為鐘樓和禮拜堂一體的哥特式建筑,平面呈十字形,建筑材料為磚、石、木。鐘樓位于整個建筑的北端,樓高46米,樓上三面各嵌有一直徑1.42米大鐘,正門上方3米處的供龕內雕刻有圣母抱耶穌玉石像,像兩側刻有對聯:“欲識其寵請看懷中所抱,要知厥能試觀掌上所持”,橫批“寵愛之母保障大名”。

朱熹寫經碑
朱熹寫經碑,又名“朱子太極石刻”,位于大名縣石刻博物館內,原碑書于南宋乾道丁亥(1167年)年,朱熹撰文書丹蔡元定刻,行書窠字體。立于常州府,即現湖南長沙市,元仁宗延祐己未(1319年)廢毀。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大名府督學畿南按照南宋傳下的“原碑”拓片重新翻刻“朱熹寫經碑”,最初鑲嵌于大名府學“明倫堂”大殿山墻上,1986年遷至今址。碑砂石質,高1.8米,寬2.9米,厚0.3米,重4.2噸,座為豐槽角基。明代畿南重新翻刻并立,碑文摘錄《易經》里一段文字,概括了宇宙間變化原理,共111資,每字16厘米×13厘米見方。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馬文操神道碑
馬文操神道碑立于后晉天福六年(941年),原位于大名縣寺莊村西,后移于大名縣石刻博物館內。青石質地,碑首、身為一體,原座已失。現通高3.40米,寬1米,厚0.36米,為龍首碑。碑首高1.17米,寬1米,厚0.36米。碑首陽面題額篆刻“大晉故贈秘書兼馬公神道碑”,3行4字排列。碑身陽面行書碑文,共計3390余字,為晉高祖石敬塘令賈緯為馬文操撰文,高廷矩書丹立碑,主要刻記馬文操生平、家世及大晉對其家庭后人的冊封,碑文字體如行云流水,有很高的書法價值。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家的美食 二 五 八
二毛燒雞
珍積成品牌·二毛燒雞創始于清仁宗嘉慶十四年(1809年8月8日直隸大名府城內),創始人:王青山;之子王德興;之子王國珍;之子王有祿;之子王民生;之子王磊鑫。系中國最地道的、中華民族的、正宗嫡傳的、原汁原味的、百年品牌老字號。 當年王青山有三個兒子,小名分別叫大毛、二毛、三毛(詳情后續),因看重“二毛”,便在直隸大名府城里十字街處,扶持“二毛”開了一家燒雞鋪。創始人王德興開燒雞鋪時并沒有字號,因其小名叫二毛又因其煮雞時鍋內放有兩個石貓(典故待續)故街坊鄉親習稱其店鋪為二毛燒雞鋪。當時的大名府是堂堂知府所在地,中原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除商賈云集外,來此應試的文武生員及達官、貴人等吃了他燉制的燒雞贊不絕口,相互傳頌。據傳,清道光年間一位新任知府大人,敲鑼打鼓上任夸官,路過店鋪前,聞香而落轎,品雞問其名,隨口吟詩曰:“夸官逍遙道,聞香品佳肴,適蓬設盛宴,吾必備‘二毛’”。從此二毛燒雞更是譽滿全城,逢當集社廟會,婚喪嫁娶,燒雞總是被一“搶”而空。形成無雞不成席,吃二毛燒雞圖吉祥如意的時尚,給人留下“一鍋燒雞滿城香”的美譽。二毛燒雞當時也成為袁世凱大總統進貢朝廷的唯一貢品,名噪京、津城。被譽為大名府特產名吃《二·五·八》之首。 清同治年間,王德興將雞鋪,秘方傳授給兒子王國珍掌管。國珍在繼承父業時,為將二毛燒雞推向外地時,嫌“二毛”名號不雅,便以自己名中的“珍”字為首,并取“珍品、積研、成名”之意于清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8月8日)二毛燒雞鋪開張70周年志慶時,將二毛燒雞鋪改名為“珍積成”燒雞店沿襲至今。但人們仍將老字號二毛燒雞視為名貴飲食文化之美稱。

五百居香腸
創業于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原籍山東濟南府的王湘云來大名謀生,在大名開設了以制作南腸、熟肉為業的店鋪,因大名府距濟南府約五百里,故取名為“五百居”,“五百居香腸”的特點;色澤純正,條桿勻稱,炎夏不腐不蛀,香味醇厚,肥瘦、甜咸適宜,軟滑利口,食而不膩,回味悠久。

郭八火燒
創業人郭致忠,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在大名城內開業經營火燒,立店鋪字號為“天興火燒鋪”,郭致忠小名郭八,故人們貫稱“郭八火燒”。1947年改名為“祥華齋火燒鋪”。郭八火燒,佐料齊全,制作精細,層多,皮酥里筋,焦香可口,風味獨特。1966年,周恩來總理視察大名時,品嘗了“郭八火燒”接見了郭志忠的后代郭瑞,贊揚了他的技藝。
怎么來我家
大名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地處中原經濟圈的中心地帶,距北京、天津、青島在500公里左右,距周邊中等城市邯鄲、濮陽、聊城均在70公里左右。向西70公里有京廣鐵路;向北30公里有青紅高速與京珠、京滬高速相連,橫連京廣、京九、京滬三大鐵路主干線的邯濟鐵路過境建站;106國道、215省道和大廣高速縱貫南北,313省道橫穿東西,距邯鄲機場70公里。集公路、鐵路、空港為一體,交通條件極為便利。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72937.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