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羊肉燒麥哪里的最正宗(記者帶你品新塍②)
發布時間:2024-11-14閱讀(14)
3月23日 星期一 多云
陽光穿過樹陰,斑駁地灑在古街上,安詳,寧靜。
臨近中午,位于秀洲區新塍鎮蓬萊路一側的店鋪開始熱鬧了起來,鐵鍋翻炒聲、碗筷碰撞聲、買賣聲、交談聲匯成一首交響樂,奏出了這座古鎮濃濃的煙火氣。
我踱著步子慢慢往前走,眼睛掃過一家家店鋪,看似悠閑愜意,實則內心糾結不已。餛飩不錯,生煎包好久沒吃了,湯團也是一絕,羊肉面也想吃……怎么辦,午飯到底選哪家?都說新塍美食多,對我這個“吃貨”來說,這可真是件既幸福又折磨的事情。
這時,身旁快步走過兩位大哥,目的明確地直奔50米開外的“塍之味”面館。看這架勢,肯定是老顧客呀!我一個激靈,急忙跟上他們的步伐,決定要和羊肉面來一場“約會”。

(一)
踏入面館,整潔明亮的堂食大廳讓我對它有了一個不錯的第一印象。
大門正對面是一排明檔廚房,煮鍋、炒鍋、調料瓶整齊擺放,里面是消毒柜和洗水池。隔著玻璃,我可以清楚看到一碗面條從生到熟、從鍋到碗的全流程,足以可見店主對食材用料的底氣和衛生環境的自信。
玻璃上方懸掛著三塊黑板,用粉筆手繪的菜單上分為招牌、傳統、特色和新品四大類,蒸缸羊肉面、養胃羊肉面、美味鱔絲面……21款面條任君挑選。


羊肉面不可不嘗,鱔絲面不忍放棄,正當我陷入“天人交戰”中,店主陳國紅豪爽地大手一揮,“來碗鱔絲干挑面,再加塊羊肉!”
妙極!
心滿意足地坐在位子上等候,不到5分鐘,一盤色澤亮麗的鱔絲干挑面、一碗撒上蔥花的棗紅色羊肉就放到了我的面前。

濃郁的香氣撲鼻而來,看著眼前的美食,我不禁食指大動,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準備大快朵頤一番,卻被陳國紅叫停了動作。
“吃鱔絲面記得撒一些胡椒粉,羊肉里稍微加點辣子和香醋,味道會更好。”按照陳國紅的建議加了佐料,急忙挑了一筷子放入口中。
面條細膩順滑、軟硬適中,在油里爆炒過的鱔絲鮮嫩中帶著一絲焦脆,配上略帶甜味的洋蔥和爽口的筍片,完美地中和了炒面的油膩。
又吃了兩大口,命令自己停下,絕對不能厚此薄彼,一旁的羊肉還等著我去品嘗呢!
轉移“陣地”,用筷子輕輕一夾,燉得酥軟的羊肉就從骨頭上分離了下來。蘸上湯汁,放入口中細細咀嚼,酥而不爛、肥而不膩,肉質鮮嫩又毫無膻味,吃完齒頰留香,令人回味無窮。

(二)
“吃過我家面的人,沒一個不說好的!”這時,得了空的陳國紅坐到了我身邊,說起自家的面條,他的語氣里滿是自豪。“這段時間因為疫情人少了些,以往這個鐘點,面館里的人那叫一個多喲!”
在“塍之味”的所有面條中,“頭牌”必屬蒸缸羊肉面。秋冬季節,面館一天最多能賣出1000碗,許多嘉興市區、上海、杭州的食客專門趕到新塍,只為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蒸缸羊肉面。
蒸缸羊肉是新塍一絕,傳承百年之久。而“塍之味”的羊肉則是陳國紅和老師傅“羊阿金”共同改良的成果。
今年45歲的陳國紅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烹飪大師”,他師從中國烹飪金爵大師、嘉興市禾菜研究會會長余炳榮,并在2014年獲得了“中式烹調高級技師”稱號。
20多年來,陳國紅一直致力于新塍本地傳統菜肴的傳承與開發。2006年,他聘請年屆花甲、烹飪羊肉三十余載的錢金坤師傅為主廚,因為羊肉燒得好吃,四周鄰里只知“羊阿金”而不知“錢金坤”。他們在蒸缸羊肉的傳統制法上做了改良和創新,形成了自己的獨門秘方。
每天晚上9點多,面館結束營業后,陳國紅就和師傅們開始為第二天的羊肉做準備。將捆扎好的羊肉放在大鐵鍋里去沫除腥、撈出濾干,再放入擺放好生姜、大蒜、紅棗等輔料的大缸內。底下架上柴火,用文火燜煮四五個小時,焐到第二天清早開鍋,用長竹筷夾起時,羊肉呈棗紅色,閃著光澤。等顧客點餐后,撒上蔥花、佐以面條,一碗令人欲罷不能的蒸缸羊肉面就上桌了。


不僅制作工藝上有講究,食材的選取也很有門道。
我一直以為羊肉是發物,不敢多吃,但“塍之味”選擇的羊肉都是山羊肉,屬溫性,即使是夏天吃也不會上火,反而進補效果更佳。而且,店內用的面條也是新塍本地面店特制的細面,柔順細滑、口感勁道。
陳國紅得意地告訴我,有不少本地人還特地找到面店點名要買特供“塍之味”使用的面條呢!
如今,“塍之味”面館不僅在新塍鎮聲名鵲起,在嘉興市區也開了兩家分店,生意異常火爆。對此,我一點也不覺得意外,畢竟,它有這個實力!
聽完故事、吃完面條,打了個飽嗝,我心滿意足地走出了面館。一邊沿著河岸散步消食,一邊回味剛才的美味,心中已經開始盤算,下次再來新塍,該去哪里尋覓美食呢?(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來源:嘉興在線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7316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