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11-14閱讀(12)
叫花雞
這是常熟的地標美食,去一趟不吃未免太遺憾。曾經(jīng)分享過全國各地雞的吃法,叫花雞可謂最“一毛不拔”的吃法了吧。

傳說是一個流落到江南的叫化子在饑寒交迫、缺鍋少灶的情況下,無意間想到的烹飪雞的方法。為了省事兒,連毛也懶得拔,直接用泥巴裹了煨烤,無意間創(chuàng)造出了這道廣為流傳的美味。
常熟當?shù)刂v究的叫化雞就是將去除內(nèi)臟的雞洗凈后,全身涂抹各種調(diào)味品,并且把烹飪好的肉絲、火腿丁、干貝絲、筍干、香菇等等輔料填入雞腹中,再用荷葉包扎好,最外層包上浸過黃酒的泥巴,在火上煨烤幾個小時。

叫化雞端上桌時還是個大土塊,需要用小錘敲開外面的泥巴,敲一下身體健康,敲兩下家庭幸福,敲三下財運亨通,整只雞破土而出,香氣四溢,肉質(zhì)酥爛肥嫩,油而不膩,配著甜面醬和蔥白一起吃,非常美味。

幢鍋油雞
喜歡雞肉,覺得怎么做都好吃,在常熟除了叫花雞,幢鍋油雞也是不能錯過的美味。這道菜是常熟王四酒家的招牌,王四酒家始創(chuàng)于清朝光緒年間,以“油雞白酒、山味野菜”著稱,用肥壯的四黃雞為主料烹飪而成,吃的時候淋上特制的油鹵,賣相金黃油亮,蘸著醬油吃,皮肥肉嫩,香氣四溢。

出骨刀魚球
在長三角地區(qū),有一句諺語“春潮迷霧出刀魚”,說的就是刀魚是春天長江下游流域的時鮮,常熟地處江南,也出產(chǎn)肥美的刀魚。刀魚雖然鮮美,但是刺很多,貼心的廚師剔除掉骨刺,將魚肉刮下來捏成圓球,漂在湯里,像滑嫩的豆腐,入口即化。

野生刀魚可是稀罕物,最原汁原味的做法就是清蒸了。

出骨生脫鴨
這種吃法和八寶鴨、濟南的布袋鴨很像,廚師從鴨子的頸部一路向下剔除骨頭,再去掉鴨子的內(nèi)臟,在肚子里塞滿事先炒熟的火腿、冬筍、五花肉、板栗、香菇、芡實、糯米等等食材,再加了各種醬汁調(diào)味,小火煨到鴨肉酥爛,鴨肚子鼓鼓的。

鴨子上桌剖腹,里面的輔料精華立刻涌出來,面對這樣的美味,還考慮什么吃相呢?

常熟蒸菜
很多人覺得,蒸菜比叫花雞更能代表常熟的飲食特點,和湖北一樣,在常熟,蒸菜包羅萬象,沒有什么食材是不能用蒸來解決的。

常熟蒸菜還會根據(jù)不同季節(jié)推出時令的蒸菜系列,當?shù)孛糠昊閱始奕ⅰ⒏鞣N親友家宴上,富有鄉(xiāng)土氣息的蒸菜是斷然少不了的。

蒸菜中最出名的老八樣,沒有常熟人不知道的,據(jù)說最早源于八仙傳說。時至今日,老八樣中的蒸菜,道道都包含著美好的寓意:菊花爆魚(“爆”代表“發(fā)”,寓意吉祥);蒸蛋餃(蛋餃金黃像元寶,黃豆芽像玉如意,寓意財源茂盛);蒸油泡(金屋藏嬌,寓意家庭幸福);白汁銀蹄(白糖蹄髈,寓意生活甜蜜);神仙草雞(寓意神仙般的日子);翡翠金磚(蒸走油肉,肉塊晶瑩,寓意貴氣);南腿鴨方(鮮咸合一);雞湯三絲(葷素搭配)。


這些年,民間又在老八仙的基礎上增加了更多食材:海鮮水產(chǎn)、蔬菜、菌菇類,唯一不變的是蒸的手法,堅持保留時鮮的原汁原味,每家店還有自己的獨門熬湯秘訣,豬骨、老母雞、火腿、鱔魚等等毫不吝嗇,這樣慢慢煨出來的老湯,才能將蒸菜的滋味充分得調(diào)出來,滿桌家宴上有此一鍋燴,簡直令全桌生輝!

響油鱔糊
六七月間的黃鱔最有營養(yǎng),民間有說法“小暑黃鱔賽人參”。這道菜的亮點就在“響油”上,做法很麻煩,要經(jīng)過多次的沸水燙、油鍋煸炒、高湯燒、滾油淋等等,最后上桌的時候,好的廚師捧出來的鱔糊要聽得到響聲才行,否則客人難免掃興。

雪花蟹斗
常熟人喜歡螃蟹,也喜歡研究各種創(chuàng)意的做法。這道雪花蟹斗是在芙蓉蟹的基礎上制成的:以蟹殼為容器,里面裝入清炒蟹粉,上面蓋著雪白的蛋泡,不少店家還會在炒蟹粉的時候加入少量肥膘,口感會更加豐潤。

清湯脫肺
這也是蘇州、常熟一帶的傳統(tǒng)名菜,這道菜要取新鮮的青魚魚肝、火腿絲、青菜制成,出鍋前撒一把青蒜葉和少許胡椒粉提味,魚肝很肥嫩,入口即化,湯汁鮮美,秋天吃正當時,非常滋補。

干菜走油肉
很像梅菜扣肉,不過走油肉是濃油赤醬的本幫菜,搭配的可以是塔菜、青菜或是干菜。

大閘蟹
秋風起,蟹腳癢,常熟人對螃蟹無比熱愛,秋分時節(jié)是斷少不了這一口“禿黃油”的。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73786.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