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清明后的煲湯食譜(清明后這湯要多喝)
發布時間:2024-11-14閱讀(24)

清明過后,暖濕空氣開始活躍,此時氣溫升高,雨量增多,空氣濕度大,天氣濕熱,人的體質也相對濕熱,特別容易出現昏昏欲睡、四肢沉重的情況,每到這個季節,我都會經常煲一些祛濕下火的湯水給家人喝,趕跑濕氣,人也更精神。

說到祛濕,很多人都會想到土茯苓、紅豆等食材,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粉葛煲赤小豆。粉葛含有豐富的淀粉和多種營養物質,可以清熱下火、養陰生津,特別適合胃火旺盛的人食用,是廣東人常用來煲湯的食材。赤小豆有著非常優秀的祛濕功效,粉葛和赤小豆搭配,既能清熱下火,也能祛濕消腫,加上清甜的胡蘿卜,喝上一碗,那真的是清爽無比。

食材準備:粉葛 500克,赤小豆 1小碗,胡蘿卜 1根,豬骨 300克,生姜 適量

1、提前把赤小豆用清水浸泡上,最好泡1個小時以上。注意,赤小豆和紅豆不一樣,赤小豆是細細長長的,紅豆是圓圓的,赤小豆的祛濕效果要比紅豆好。別搞錯了哦。

2、把粉葛沖洗干凈,用刀切掉粉葛的皮,然后切成厚片,切好后用清水沖洗一遍,洗掉表面的淀粉。胡蘿卜去皮后切滾刀塊。

3、先把扇骨洗干凈,冷水下鍋,大火煮開,撇去上面的泡泡,再用清水沖洗一遍,這樣煮出來的湯才不會有腥味。我買的是扇骨,扇骨肉不多,不過有一層白色的軟骨,脆脆的很好吃,不喜歡吃軟骨的,也可以買尾龍骨,或者排骨。

4、把粉葛、胡蘿卜、豬骨和赤小豆放入湯煲內,加入2片生姜去腥增香。放入6~8碗清水,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煲1個小時。

5、湯煲好后再放入食鹽,關火后就可以喝啦。大家煲湯的時候記得鹽要最后才放,如果剛開始就放鹽,會使肉類里的蛋白質被鎖定,導致煲出的湯湯味淡,肉也燉不爛。

孩子爸最近應酬多,也經常熬夜,這道湯我家更是隔三差五地喝,家人都非常喜歡。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7597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