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冬至能吃的三個食物(平??偝缘倪@種美食)
發(fā)布時間:2024-11-15閱讀(16)
你好,冬至!
不知不覺間,歲末已至。
大部分人還在睡夢中的時候,
今天(12月22日)的05時48分
就已經(jīng)迎來了冬至節(jié)氣。
“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p>
雖然冬至這天,
各地都有許多不同的傳統(tǒng)習俗,
但餃子在人們心中總有特殊的一席之地。

餃子最早竟是治病的“藥”
小時候總聽老人們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寒冬時節(jié),耳朵經(jīng)常暴露在外面,是很容易被凍著的部位之一。而餃子長得與耳朵有幾番相似,于是在民間就流傳著“冬至吃餃子可以保護被凍到的耳朵”這一有趣的說法。

要知道,餃子最早的發(fā)明者并不是哪位廚藝高超的廚神,而是大名鼎鼎的“醫(yī)圣”張仲景。張仲景發(fā)明餃子并不是作為一種美食,而是一種“藥”。是的,你沒有看錯,就是這種“藥”將當時的百姓們從水火之中解救出來。

東漢時期,兵戈擾攘、社會矛盾等原因,讓老百姓們苦不堪言,傷寒病在全國各地快速發(fā)展著。那時的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他不忍看到百姓們?nèi)甜嚢ゐI、飽受病痛。于是毅然辭去太守之職,選擇回鄉(xiāng)為鄰里治病。張仲景返鄉(xiāng)之時,正值冬季??吹洁l(xiāng)親們個個饑寒交迫、面黃肌瘦,不少人的耳朵都已經(jīng)凍爛了。便讓弟子在南陽搭起了醫(yī)棚,支起大鍋,熬上“祛寒嬌耳湯”,分發(fā)給凍爛耳朵的鄉(xiāng)親們,用它醫(yī)治凍瘡。

那時的“嬌耳”和如今我們吃的餃子在樣貌上很相似,但為了治病,張仲景在內(nèi)餡中加入了許多祛寒的藥材。他先是把羊肉、胡椒等食材和這些祛寒的藥材一起在鍋中熬煮,煮好后撈出切碎,再用面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煮熟后,連熱湯一起端給得病的百姓吃。老百姓喝了這碗“祛寒嬌耳湯”,渾身發(fā)熱,耳朵也暖和了起來。一段時間后,身體里的寒氣逐漸散去,爛掉的耳朵慢慢就恢復了。
煮餃子技巧大放送
咱們今天不討論吃什么餡兒的餃子,小編總結了幾個煮餃子的小技巧,也歡迎您在評論區(qū)分享您的獨家妙招。
沸水煮vs冷水煮
家里剛包好的餃子要用沸水煮,一定要等水開后餃子再下鍋。煮的時候,用鏟勺輕輕向同一個方向推動幾次,這樣可以防止餃子互相粘連或者粘鍋。而買來的速凍餃子則要用冷水煮,如果用沸水煮,餃子皮容易破掉,內(nèi)餡也不容易煮熟。在冷水中放入速凍餃子,隨著水溫上升,面皮和內(nèi)餡受熱均勻,餃子皮也相對更筋道。

開蓋煮vs關蓋煮
一般情況下,“蓋鍋蓋煮餡,不蓋鍋蓋煮皮”。餃子剛下鍋后,應該先敞開鍋煮。如果馬上蓋鍋蓋,水蒸氣的高溫很容易把餃子皮煮破。等餃子皮煮好后,及時蓋上鍋蓋,這樣內(nèi)餡可以熟得更完全。注意,蔬菜餡的餃子比肉餡的餃子更好煮熟,需要的時間更短。

加點料
煮餃子時,在清水中加入鹽、油、蔥葉,可以讓餃子不易破皮。水燒開后,放入適量食鹽或者食用油,再把餃子放入鍋中,餃子不會破皮、粘連。如果選擇蔥葉的話,要在水燒開之前放入,水開后再放餃子,可以獲得同樣的效果。
今天冬至,
您準備吃什么餡的餃子呢?
或者要吃哪些特色美食?
歡迎您在評論區(qū)分享。

撰稿、編輯:文捷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76510.html
下一篇:葉字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