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廣東客家炒豬腸(客家炒豬腸你喜歡食么)
發布時間:2024-11-19閱讀(9)
豬內臟種類繁雜,客家人統稱為豬雜。豬肚煲雞、欖肺湯、全豬湯、麥冬燉豬心、炒生腸、脆肥腸等都是客家地區有名的豬雜料理。

在豬雜之中,腸類因其特殊的美味和含義(與幸福長久的“長”、好景常在的“常”同音),尤其受到客家人的喜愛。客家人常吃的豬腸有粉腸(“三及第”之一)、生腸和大腸。不過,在客家話的語境下,豬腸通常指的就是豬大腸。
客家炒豬腸集光、嫩、滑、香、彈等特點于一身,味道甜美,久嚼不爛,非常適合下酒送飯,受到大文豪蘇東坡的青睞,還被稱為“炒東坡”。
這兩年,每當有時令水果上市,客家地區就會出現“水果 豬腸”這樣的神奇組合,譬如:李子炒豬腸、枇杷炒豬腸、楊梅炒豬腸……因此叫炒豬腸為“季節性網紅”一點也不為過。

炒豬腸的制作,從選料、洗凈配料到烹炒上盤都十分講究,具體而言可分為三大步驟。
第一步是選料和清洗
通常取中間一段來烹調,去頭去尾后即可拿去清洗。
清洗環節的要求比較高,首先要用冷水沖除腸內殘留的異物,然后用溫水加食鹽、生粉,里里外外地清洗幾遍,為的是去除殘留在大腸中的異味和不必要的油脂。據介紹,豬腸前后加起來大概需要清洗七八遍才算真正清洗干凈。
但是,這個干凈度只是相對的,如果清洗過度的話會使豬腸的營養與美味大打折扣。清洗好后,還需要把豬腸翻折過來,放進鹽水中靜置一段時間后才能拿去翻炒。

第二步是配料的準備
客家人炒豬腸,喜歡放咸菜、西紅柿、尖椒、姜絲等“素材”,輔佐以食鹽、辣椒、胡椒粉、木薯粉等調味料。因為咸菜是炒豬腸的主打配料,所以客家人比較看重對咸菜的選擇。產自梅縣區石扇的咸菜最受客家人的歡迎,因為其比較有韌性且有特別的咸香,與豬腸搭配最為合適。
第三步是烹炒
..........................................................................
豬腸在下鍋炒之前,需要用鹽和生粉再腌一遍。待油水熱起來后即放入姜絲,然后馬上放豬腸進去翻炒,須臾即可出鍋。
..........................................................................
接下來倒入咸菜、西紅柿、尖椒等配料,撒點調味料和木薯粉,再適量添加些清水,等炒得差不多時再把豬腸倒進去小炒一番,差不多即可上盤。

實際上,炒豬腸的時候,火候是很不容易掌握的,正因為難度大,客家人往往以炒豬腸做得如何來衡量一個廚師水平的高低。
來源:梅州日報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