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十八種毒草做法大全(野外常見草本不僅花色迷人)
發(fā)布時間:2024-11-24閱讀(17)
有些時候出門,在野外經(jīng)常看見一些人在路邊或者某些荒地上,采挖一些野生草本植物,去問他們,都說這些野花野草,還是一道道不錯的野菜,也算得上是少見的無公害蔬菜。
這里就給介紹幾種野外常見的草本,不僅花色迷人,并且食用美味,你們還認識哪些呢?
1.黃鵪菜
黃鵪菜,有人還叫它毛連連、野芥菜、黃花枝香草,還有人叫它野青菜、還陽草等等,屬菊科黃鵪菜屬的一年生或二年生野外常見的草本植物,經(jīng)常在野外山坡、山谷及山溝林緣、林下、林間草地及潮濕地、河邊沼澤地、田間與荒地等許多地方都能看見它。

黃鵪菜與蒲公英極為相似,在以前人們還叫它黃瓜菜,鵪就是代表小的意思,黃鵪菜就是小黃花的意思。黃鵪菜開花前,在路邊普通而又低調(diào)地生長著,人們往往看不到它。黃鵪菜開花以后,小小的黃花色彩鮮艷,細長的枝干隨風搖曳,很遠就能看見它,色彩明麗,光鮮燦爛,非常的漂亮。
黃鵪菜含有較高的膳食纖維,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含量分析,黃鵪菜屬一級無公害蔬菜,有消腫止痛,清熱解毒功效。主要的食用方法,將食用部位洗凈,以鹽水浸一晝夜,除去苦味后,再行炒食或煮食,也可用沸水燙熟后,切段沾調(diào)味料食用。有的將花蕾連根采下,切段腌制成泡菜,也可油炸后食用。

2.蒲公英
蒲公英,別名黃花地丁、婆婆丁、華花郎等,為菊科多年生草本,在山野路旁隨處可見。蒲公英花果期四至十月,頭狀花序,種子上有白色冠毛結(jié)成的絨球,花開后隨風飄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蒲公英本身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且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的含量也比較可觀。蒲公英早春剛鉆出地皮,便有人急匆匆挖出。在沙土地里長出的新苗嫩綠還滴著白液,抖一抖就入口啦。甜絲絲中有點苦味混合著野味的清香,很是愜意。連吃幾顆,再去泉水邊漱漱口,頓覺口中清爽,嗓子舒服。
蒲公英是一種藥食兼用的植物,作為食物,新鮮比較嫩沒開花的蒲公英可以炒著吃、做湯,有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做法和口感類似的菜,一種野菜的味道!也可以把它洗干凈后曬干泡茶喝,水是黃顏色的,聞起來有股甘草的味道,喝的時候什么味道也沒有,無味!

3.千屈菜
千屈菜,也叫對葉蓮、蜈蚣草、敗毒草,亦稱水枝錦、水芝錦或水柳等等,是一種多年生草本花卉植物。千屈菜生命力很強,在雜草叢中也可以生長,是典型的水生植物,在夏季開花。千屈菜開放時,雖然遠遠望去一片紫色,就像一個個美麗的精靈。

古代民間除了荒年,春季缺少蔬菜時,人們普遍食些千屈菜野菜,以補充維生素等營養(yǎng)素,免于疾病。如于每年四至五月間到野外采摘,從易折斷處將千屈菜的嫩莖葉摘下,將鮮菜洗凈,入沸水中焯一下,涼拌、炒食、做湯均可。有的則切碎,拌面粉內(nèi)蒸食;有的用鮮菜下面條食;還有的作火鍋配料等。
千屈菜,是藥食兼用野生植物,其全草入藥,在中國民間已有悠久歷史。《救荒本草》《中國藥植圖鑒》等許多古今文獻中均有其藥用或食用記載。千屈菜富含鐵等成分,有清熱涼血之功,為炎夏佳蔬。據(jù)說用千屈菜與其它原料配合制成的化妝品,有減少充血,避免皮膚干燥,防止外來刺激等美容之功。

4.打碗花
打碗花,又名打碗碗花,小旋花,面根藤、狗兒蔓、葍秧、斧子苗,喇叭花,是旋花科植物,常見于農(nóng)田、荒地、路旁,與喇叭花相似,但非同一種植物,經(jīng)常在路邊低調(diào)綻放美麗。

經(jīng)常看見剛長出花苞的打碗花,白嫩的花苞才冒出尖頭,就像小姑娘不愿出門,嬌羞見人的樣子。有些快開放卻又沒開放的花苞,更是粉嫩精彩,婀娜多姿身段就像一個個粉嫩的麻花,令人垂涎三尺。那些已經(jīng)綻開了的花朵,淡淡的粉紅色彩,就像那些大姑娘粉黛的臉蛋,給人滿臉春風的感覺。
打碗花樣子漂亮,而且根具有健脾益氣、利尿、調(diào)經(jīng)、止帶的功效。它的嫩葉和花,可以吃,是不錯的野菜。如洗干凈以后,清炒、涼拌、炒肉、炒雞蛋、燉肉、做湯等。根洗凈后可以煮食或炒食,也可以釀酒或制成飴糖。它的花,可以來蒸雞蛋、煮湯,等等,味道鮮美,營養(yǎng)價值蠻高。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nèi)容,快來關(guān)注泛江笠翁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8639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