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吃六味地黃丸容易上火么(吃六味地黃丸上火)
發布時間:2024-11-24閱讀(16)
經常腰酸腿軟,筋骨不利,頭暈耳鳴,潮熱盜汗,肝腎陰虛了怎么辦呢?大家都知道肝腎陰虛需要補一補了,六味地黃丸是一劑補腎精,滋補肝腎的中藥,大家也都很熟悉,但是六味地黃丸很多人吃了會上火,出現口舌生瘡,口干舌燥,大便干結等表現,是怎么回事呢?要怎么處理呢?

要知道為什么會上火,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六味地黃丸的組成和作用。
六味地黃丸里面包括熟地黃、山茱萸、山藥、茯苓、澤瀉、丹皮。
這里面熟地黃滋補肝腎,補腎填精益髓,山茱萸滋補肝腎,山藥補肺、脾、腎三臟,茯苓健脾利濕還能安神,澤瀉清熱利尿,丹皮清肝火,瀉肝熱。這樣就組成了一劑滋補肝腎,補腎填精,肺脾腎三臟同補的中藥方子,而且還能瀉熱利濕。

但是,六味地黃丸畢竟是一劑補藥,是以滋補為主,清肝火,利濕熱為輔的藥丸,其滋補之性是遠遠強于瀉火,利濕之性的。中醫講陰陽平衡,百病不生,而這種平衡我們都知道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陰陽平衡,所以藥物都是具有偏性的。中醫中藥治病用一句話可以概括為:“用藥物的偏性來糾正人體的偏性”。因此,要對癥,陽證用熱藥,如火上澆油,陰癥用涼藥如冰上加霜,六味地黃丸很多人吃了會上火道理就在這里。

很多人會有疑問,說馬醫生,你這樣把我搞糊涂了,難道六味地黃丸不是性質偏涼的藥么?
的確,六味地黃丸性質偏涼,但其涼性并沒有那么強,而引起上火的原因并不在此,而在于六味地黃丸是一劑養陰為主的藥。養陰的藥會有一個容易滋膩的弊端,雖然已經加入了茯苓、澤瀉,但仍然不能改變其作用是以養陰為主的。因此,滋陰藥容易斂濕留邪,助長體內濕氣。而濕在體內容易化熱,尤其是熱性體質和濕性體質的人,會出現濕熱的情況,濕熱交爭于體內,雖然陰虛,肝腎不足情況有所補充,但又出現了濕熱的新問題,這個熱灼傷我們口腔,就會出現潰瘍, 鼻腔就會出現鼻血,腸道熱盛就會出現便秘等問題。
簡單說:有什么表現不適合六味地黃丸呢?首先教大家一招,看舌苔,如果你的舌苔是這樣的:

這樣的:

這樣的:

或者這樣的:

都是不適合的,簡言之,舌苔厚膩,黃膩,進補六味地黃丸就要慎重,以免斂濕留邪,節外生枝。
那什么舌苔適合呢?
如果你的舌苔是這樣的:

或者這樣的:

亦或者是這樣的:

都是陰虛,陰虛不足的狀態,這種都是合適的。
這樣說大家是否明白了呢?總結來說:
如果陰虛,肝腎不足,潮熱盜汗,看一下舌苔,舌頭紅,舌苔薄就正合適;
但是,如果舌苔又厚,又膩,通常來說就是不合適的,這種如果要用六味地黃丸,那就要多配一些清濕熱,祛濕的中藥,來兼顧兩方面。
這樣大家是不是就明白了呢?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8676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