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身體缺鈣吃什么東西能補鈣(缺鈣的人有這些表現)
發布時間:2024-11-30閱讀(31)
“小孩子才需要補鈣,我這么大年紀了還補鈣干嘛!”

王大姐最近十分苦惱,因為前陣子帶她七十歲的老父親去體檢的時候,醫生說他有骨質疏松癥,也給開了一些鈣片,但是老爺子很不配合,拒絕“吃藥”,還說他這把年紀腿腳不靈活本來就是正常的,沒必要再補鈣了。
其實,缺鈣的情況可以發生在各個年齡階段的人身上,人自出生后,就少不了骨骼肌肉的參與,在我們人體的基本生理活動過程中,鈣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論是小孩、成人抑或是老人,都是需要補鈣的,特別是一些缺鈣的人群,更是需要在食補的同時,額外地補充一些鈣劑,今天醫生就跟大家來詳細聊一聊臨床上缺鈣的常見癥狀表現,以及日常生活中最能補鈣的食物。

鈣是一種微量元素,雖然大概只占人體重的1.5%至2%。但是對于人體來說,卻有著至關重要、不可或缺的生理調節作用,可以說,人體不能缺少鈣。鈣作為體液中重要的陽離子,涉及多種生理功能,它的主要作用包括:
首先,我們的骨骼是由鈣組成的,骨組織當中含有大量的鈣和骨膠原,鈣離子沉積在骨質上,維持著骨骼的支架作用,人才可以行走。如果缺少鈣,骨量減少,骨強度、骨質量下降,那么就很容易出現骨質疏松癥,佝僂病,齲齒等。特別是老人,很容易出現骨折的情況,文章開頭提到的王大姐的父親,已經患有骨質疏松癥,如果不及時補鈣,那么就容易發生骨質疏松性骨折。

其次,鈣維持神經和肌肉的正常興奮性,在神經表達過程中起著重要的傳導作用,維持著肌肉舒張與收縮動作的完成,如果缺少鈣,那么很可能經常會出現抽筋高發、肌肉酸痛和肌肉無力的情況。
另外,鈣離子還是重要的凝血因子,參與凝血過程。人在劃傷以后出現傷口滲血,這時候鈣離子就會與其他凝血因子結合,形成血塊,避免失血過多。

最后,鈣離子還可以降低細胞膜和毛細血管的通透性,防止向外滲出,抑制炎癥和水腫。
總之,鈣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可缺少的,鈣元素作為人體內含量最為豐富的礦物質,大約99%的鈣元素,都是以結合的形式沉積在骨骼和牙齒等堅硬的組織上,正常成人體內的含鈣量大約是700-1400g,一般體內的鈣大多來自于食物,如果您已經出現了以下這些缺鈣的癥狀,那么最好可以及時通過食補或藥物補鈣。

臨床上,缺鈣分為急性的缺鈣和慢性的缺鈣。
急性的缺鈣,顧名思義,就是患者在短時間內鈣的水平下降比較明顯。
慢性的缺鈣,指的是患者長期有低鈣的血癥。
一般兩者的臨床表現基本是相似的,但是急性的缺鈣臨床表現會更加明顯一些,最為典型、常見的臨床表現是肌肉的抽搐,尤其是以比較小的肌肉群明顯,比如說手的抽搐,手指頭都往里收,類似于爪子樣;腳的抽搐,就是我們常說的腿抽筋。
另外,缺鈣常見的癥狀還包括多汗,渾身酸痛,容易激動,腿部沒有力氣,身體酸軟無力,精神差和腿部疼痛等癥狀,不過,值得提醒的是,根據年齡的不同,缺鈣的癥狀表現也有一定差異。

少年兒童缺鈣時,最常見的是導致睡眠問題,比如入睡比較難,睡著以后容易醒,在睡眠的時候容易出汗等,如果小兒長期缺鈣會有生長發育不良、身體骨骼畸形等情況。青少年如果出現缺鈣,有可能引起生長痛,中老年缺鈣,容易出現腳腿的抽筋,尤其是受寒或者是勞累的時候更加明顯,老年人還會有渾身骨骼疼痛,身高降低等改變。
如果成人長期缺鈣,就可能會引起骨質疏松癥,容易導致病理性骨折,同時由于骨小梁變得稀疏,不能支撐起周圍的結構,還會有駝背、側彎等表現。此外,如果缺鈣比較嚴重,血液里的鈣離子濃度低,還會引起低鈣血癥,導致神經肌肉過度興奮,出現肌肉痙攣的癥狀,具體表現包括夜間小腿抽筋、腰腿酸痛、嘴角抽搐以及精神比較差、比較淡漠等等。

根據我國營養學會制定的成人每日鈣攝入推薦量是800mg,少年兒童以及哺乳期婦女、絕經后婦女、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可以適當增加鈣的攝入量,比如說每天補充1000mg。一般建議多吃含鈣量豐富的食物進行補充。
第一, 奶及奶制品
牛奶、黃油、奶酪等奶及奶制品中的鈣含量豐富,比如牛奶,1ml大約含1mg鈣,而且牛奶中鈣、磷比例恰當,鈣很容易被人體吸收,而牛奶所含的氨基酸和乳糖也能夠幫助鈣的吸收,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正常人每日攝入300ml以上奶制品,老年人及妊娠婦女建議每日攝入500ml。

第二, 芝麻醬及芝麻
芝麻醬及芝麻的含鈣量也是很豐富的,比如每100g芝麻醬中大約就含有1057mg鈣。建議搭配菜肴食用。
第三, 堅果
堅果中主要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另外還含有維生素B、E等以及鈣等微量元素,比如100g榛子中含鈣量有800多毫克,也是含鈣量比較多的,建議每天吃上一小把。

第四, 深綠色蔬菜
半斤以上的深綠葉蔬菜能提供大約200毫克的鈣,常見的深綠色蔬菜比如西蘭花、甘藍、萵苣等,建議烹調前在水中焯一下去除草酸再食用。
第五, 豆類或者豆制品
豆腐中鹵水豆腐和石膏豆腐都比較好,另外黃豆、黑豆、青豆中含鈣也非常多,建議平日做成雜豆飯。

第六, 海鮮
海鮮的含鈣量是比較好的,通常魚類的鈣含量達到 50~150 mg/ 100 g,帶殼的貝類含鈣更高,一般是魚類的2倍。
總的來說,人體一生的健康都是離不開鈣的,它參與了生命進化以及生命運動的全過程,從胎兒期到老年,都需要注意鈣的補充,建議女性到了65歲,男性在70歲以后,一定要保證充足的鈣攝入。人體如果缺鈣就會導致乏力、腿抽筋等癥狀,只要補充鈣就可以減輕癥狀,但是也不建議補充過多的鈣,正常情況下人體每日需要的鈣元素為每天800mg。

一般建議通過食補補充鈣,比如說多吃奶制品、海鮮、豆類及豆制品等食物,補鈣期間要多曬太陽,同時補充維生素D,以便促進鈣元素的吸收。不過當機體出現鈣缺乏癥的時候,或者是青少年期、妊娠期、哺乳期、更年期等特殊人群,那么可以適當增加鈣的攝入量,必要的時候,在食補的同時選擇適當的鈣營養劑進行補充。
作者言:大家好,我是致力于用簡潔易懂的語言科普醫學知識的怪醫生。碼字不易,本文內容是參考權威資料并結合個人經驗而成。
如果您覺得有所收獲,請幫忙點點關注或點點贊吧,歡迎轉發給需要的人,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我看到后會盡量在第一時間回復,感謝您的支持!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8828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