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炒年糕和什么一起炒好吃(帶湯的炒年糕)
發布時間:2024-11-30閱讀(17)
哈嘍大家好,我是泉歌。今天給大家推一道老家的特色主食——炒年糕。這是一種帶湯的“炒”年糕,別的地方都吃不到。有肉有菜、有湯有主食,還有豆腐、蘑菇、茭白、筍、咸菜(雪里蕻)、大蔥等時蔬。平時大伙兒口中的“炒”年糕,在我們那里叫“烤”磨糍。

炒年糕是老家待客的臺面:魚米之鄉,像面條、餃子之類是不能當正餐的,但炒年糕卻能擔此重任。年三十的年夜飯上,也有它一席之位,寓意“年年高”[中國贊]不愛吃飯的小孩,下了夜班饑腸轆轆的后生,一旦吃起炒年糕來,呲溜呼嚕咕咚,滿滿一碗,不一會兒就能舔得一干二凈。那會兒在北京上學,每次路過老鄉開的小籠包店,都要忍不住問一句:“老板,今早間(gan)有弗有炒磨糍嘞?”雖然知道每次,老板都會無奈地擺擺手:“拗(沒有)啊,磨糍啊拗,咸(han)菜啊拗,炒出來么只有濃吃啊。”可還是忍不住在店門前咽了咽口水,而后戀戀不舍地離去。

老家的線板年糕,加工過程中要磨粉,成品如糯米做的那般有韌性,所以叫“磨糍”
后來去了美國留學,思“炒年糕”就更心切了,于是自己在公寓里試著做了起來。嘗試了好幾種版本,下面介紹的這個最容易上手,對食材也沒有那么挑剔,所以今天推給大家,希望讓更多的人來嘗嘗家鄉的味道。

【所需材料】
[胡瓜]?年糕(用韓國那種圓片或者長條年糕也行)
?[胡瓜]豆腐(越嫩越好,最好是內酯豆腐,不建議用鹵水豆腐/老豆腐)
?[胡瓜]咸菜(沒有的話,榨菜也行),豬肉絲,雞蛋,蘑菇,青大蒜,胡蘿卜(optional),冬筍(optional),醬油,鹽(optional)
【制作過程】
1.年糕提前浸泡3-4小時,也可以浸泡過夜,目的是將其浸軟,后面炒的時候就會柔軟而有韌勁兒。如果買的是韓國那種真空袋裝的年糕,也可以不用浸泡;
2.有胡蘿卜的話,將其切絲。老家正宗的炒年糕里,會用胡蘿卜搭配營養及配色。刀工不太好的朋友,可以用刨刀刨成絲兒,絲條不用太細,如下圖:

3.豬肉切成絲,其他食材切成段或者成塊。如果覺得自己刀工不太好,也可以買超市現成的豬肉糜。豬肉一點點就可以,建議選用前腿肉,更嫩一些。冬筍沒有的話,可以用茭白,茭白也沒有的話也可以不放。筍是江南特色,可以和蘑菇一起,給湯提鮮;

4.炒年糕前,先準備雞蛋絲,用于最后鋪在年糕上面點綴。起鍋燒油,想要減脂的話,用橄欖油。一個雞蛋打散倒入,像做炒蛋那樣炒熟。接下來傳統的做法是,關火成盤,用刀將熟的炒蛋切成絲。這樣做的好處是,絲均勻好看,壞處是,手燙粘油(當然有時間的話,可以放涼后再切)。這里推薦一種懶人版辦法,就是蛋炒熟了之后,用鏟子直接在鍋里切割成長條,如下圖。雖然形狀不規整,但效果差不多;

5.再起鍋燒油,做炒年糕。傳統的做法是,先下年糕,用油炒軟,再放其他食材。但是對新手來說,年糕這么炒很容易糊鍋(即使是不粘鍋),因為翻炒的手法不夠利索。對想要減脂的朋友來說,也容易粘鍋,因為油會放得不夠。所以,再推薦一種懶人版做法——先放入其他食材燒熟炒香,加水燉煮時再放年糕。可以先放豬肉絲,也可以連咸菜一起放入炒香。翻炒幾下以后,再把其他食材統統倒進去,反正一會兒加水燉煮,食材都會熟[機智]

6.時蔬都炒出水以后,就加入溫開水,沒過食材。這里加的一定要是開過的水哦。加完水之后,就可以放入年糕了,用燉煮的方法,使年糕熟透,同時可以加醬油等調料。加調料這一步,也可以放在前面翻炒那一步;

7.水煮開以后,放入豆腐,蓋上鍋蓋再煮一會兒。可以同時放入大蒜,使得炒年糕里多帶點大蒜香。傳統的做法是,豆腐切塊后放入鍋里。這里再推薦一種懶人版做法:豆腐整個一盒倒入,用鏟子將其弄散,反正豆腐最后也不用太方方正正。所以說,要用嫩一點的豆腐,太老的一是煮起來費勁,二是弄不散呀[可愛]

8.最后把雞蛋絲鋪在上面,再大火煮2-3分鐘,就關火出鍋。如果在這之前不放大蒜的話,也可以在放雞蛋絲之前放入。不過,大蒜放入的時候是生的,所以大火燉煮的時間需要適當延長;

盛入碗里,稍微放涼一下,就可以開吃啦[舔屏]

寫到這兒,自己都餓了[捂臉]下班以后趕緊去買食材,給自己上一碗熱騰騰的炒年糕去[憨笑]
我是泉歌,我在頭條看世界[微風]大家的老家都有哪些有意思的美食?歡迎來評論區聊一聊哦~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9050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