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三伏食譜大全及做法(老話說初伏吃三寶)
發布時間:2024-11-30閱讀(29)
現在已經正式進入伏天了,持續10天,到7月25號結束。

三伏天是陽氣最盛的時候,也是一年中最容易生病的時期。“伏”是“伏邪”之意,也就是六邪中的“暑邪”。

老話說,“初伏吃3寶,醫生不用跑”,進入初伏有三種食物要常吃,這3樣到底是什么呢?可能還有人不知道,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第一寶:餃子餃子是初伏的一道重要食材,尤其是在北方地區,非常受歡迎。民間有“頭伏餃子二伏面”的說法,餃子形似元寶,初伏諧音“福”,在這個特殊的時節吃餃子有元寶藏福的寓意。

【雙色餃子】

1、先準備一把青菜葉,洗凈后切碎,放盆中,加適量食鹽,攪拌均勻,把里面的水分殺一下,然后用細紗布包上,把蔬菜汁過濾出來。

拿出一個和面盆,先倒進去200克面粉,再把菜汁倒里面,揉成面團,然后放到盆中,用一張紗布蓋上,放旁邊備用。

2、拿出一個盆,加面粉200克,然后過濾出一個雞蛋清倒進去,用筷子攪拌均勻,再加適量清水,一邊加水一邊攪拌,然后也揉成面團,放一旁等20分鐘。

3、準備1根新鮮的黃瓜,從中間切開,把瓜瓤挖掉,然后切成碎粒,裝在盆子里備用。5個雞蛋,打在盆中,加少許食鹽,攪勻打散后備用。
起鍋燒火,淋上少許食用油,等油燒熱后把雞蛋液倒進去,攪散煎熟,然后切碎,放在裝黃瓜的盆子里。加食鹽,雞粉,十三香,蠔油,香油各適量,用筷子攪拌均勻,化開調料。

4、20分鐘過后,在案板上撒上少許面粉,把面團取出來,用手揉搓把里面的空氣排出來,先揉成長條,再用手按扁,把白色面團包住用蔬菜汁做好的面團,然后疊在一起。

先揉成長條,再切成小段,然后把面塊按扁,搟成圓形的餃子皮,再把餡料包在餃子皮里面,捏成餃子形狀,放在盤中即可。

5、起鍋燒水,等水燒開后,把餃子下鍋,用勺子繞著鍋邊輕輕推動,煮熟后關火,然后用漏勺撈出水餃,裝入盤中。

6、最后調制一份自己喜歡的料汁即可食用。
第二寶:餛飩餛飩和餃子相似,不同的是南方人偏愛餛飩,北方人偏愛餃子。南方有“初伏餛飩二伏茶”的諺語,餛飩與“混沌”同音,入伏吃餛飩有讓孩子打破“混沌之象”的寓意,希望孩子更聰明。

【豬肉小餛飩】

準備餡料:先準備半根蔥,切成斜片,一小塊生姜切成姜片,再抓一下把花椒,一起放碗中,加適量溫水,泡5分鐘。

一把芹菜,洗凈后切成碎末,要盡量切得碎一點,放入盆中,加一勺食鹽,攪拌均勻,放在一旁腌制10分鐘。

5分鐘過后,把泡好的蔥姜和花椒水,倒入漏勺中過濾出來,然后分3次倒在肉餡里面,用筷子順時針攪拌。然后放胡椒粉,生抽,雞精,蠔油,蔥油各適量。
再打入一個雞蛋,用筷子攪拌均勻,最后加入適量的芝麻香油,攪拌均勻備用。

10分鐘過后,芹菜里的水分都殺出來了,擠干凈后把芹菜倒入肉餡里面,用筷子拌勻,最后加入少許食鹽,攪拌均勻肉餡就調好了。

包制餛飩:準備適量餛飩皮,把餛飩餡放上去,包好之后,放入開水中煮熟,盛出即可食用。

很多地方都有“初伏吃只雞,一年好身體”的說法,三伏天高溫高濕,而雞有祛濕補陽,養氣補虛的作用,對夏天體寒、虛弱的人來說,要常吃雞,能夠補養身體。

【農家炒雞】

1、首先準備一只三黃雞,把里面的內臟都取出來,清洗干凈后再分別斬成小塊,放入盤中。
一個紫茄子把根部切掉,清洗干凈后先切成6半,再切成小塊,放入盆中備用。3個香菇把根部切掉,從中間切開,和茄子放在一起。
一個青椒切成滾刀塊,放入盆中。大蔥半根切成片,一塊生姜切成姜片,兩粒八角,少許花椒,3片香葉,幾粒紅干椒,一小塊桂皮,一起放入小盆中。一小把干粉條放入盆中備用。

2、起鍋燒水,涼水時下入雞塊,放少許料酒去腥,等水開后把浮末撇開,焯水2分鐘,撈出控水。

3、另起鍋加少許食用油,放適量冰糖,輕輕敲碎后快速攪拌,炒至黃褐色時離火,倒入雞塊,快速翻炒片刻,再倒入蔥姜和大料,淋入少許明油,開小火煸炒,炒出香味。

4、倒入適量的清水,放15克料酒去腥,20克生抽調味,冬古醬油10克,食鹽2克,白糖1克提鮮,胡椒粉1克,攪拌化開。蓋上鍋蓋,小火燉15分鐘。

5、15分鐘過后,把蔥姜和大料撿出來,再倒入茄子和香菇,翻炒均勻,繼續燉5分鐘。

6、時間到,下入粉條,煮一分鐘,加入雞粉,味精,老抽各適量,翻炒化開調料。
接著下入青椒翻炒幾下,煮30秒后關火,淋上少許香油,盛入湯盆中,最后再放上少許香菜點綴,即可上桌食用。

現在正是初伏天,老傳統“初伏三寶”別忘了吃,順應節氣寓意好,10天初伏要常吃!
(第一名廚編輯:明明)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90763.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