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美食>做菜先放味精有哪些害處(放味精不注意這一點(diǎn))
發(fā)布時間:2024-12-10閱讀(26)
味精、雞精是常用調(diào)味品,你在外面餐館吃得“鮮美”,多半也離不開它們的功勞。
但是,有些年輕人說味精吃多了會致癌,而老一輩人卻覺得,吃了這么多年的味精身體也很健康。
到底誰說得對呢?
什么是味精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沒有什么豐富的營養(yǎng)元素,只能提鮮,促進(jìn)我們的食欲。
而雞精則是在味精的基礎(chǔ)上加了一些調(diào)料和其他成分。
如果您看一下雞精的配料表,就能發(fā)現(xiàn)排在第一位成分是——谷氨酸鈉,而不是什么雞肉制品。
其實(shí),谷氨酸鈉廣泛存在于葡萄、番茄這些水果中,而且生活中很多動植物蛋白質(zhì)食物中也都含有谷氨酸,比如牛奶、雞蛋、豬肉等等。
之所以有人說它會致癌,主要是由于使用方法錯誤。
要知道,谷氨酸鈉在120℃以上的高溫下會變成焦谷氨酸鈉,不僅失去鮮味,長期食用還會有一定的致癌作用。
所以,做菜或湯要等臨出鍋時再加入味精為最佳。
味精可吃,除了這兩類人
1
嬰幼兒?別吃!
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嬰兒食品暫不用味精。
因?yàn)椋绻⒆邮橙脒^量味精,可能會出現(xiàn)偏食、厭食、愛吃零食等壞習(xí)慣,會影響孩子體內(nèi)正常的酸堿平衡,造成消化不良,影響健康成長。
另外,家中有孕婦、老人、小孩一同用餐的話,也需謹(jǐn)慎使用味精、雞精。
2
老年人?少吃!
老年人味覺功能減退,如果靠味精或者雞精來刺激胃口,更容易造成對味精、雞精的依賴。
另外,一些味精或者雞精中食鹽占了大部分,容易造成鹽的大量攝入,成為高血壓的誘發(fā)因素之一。
吃味精,要限量
味精里含有大量的鈉,所以和限鹽的道理一樣,成人也要限制每天味精的食用量,最多別超6克。
另外,它有很多“親戚”,一樣要小心。
比如說——醬油。
一般來說,醬油中氨基酸態(tài)氮含量越高,則醬油的等級也越高,其味道也越鮮美,很多企業(yè)便把氨基酸液氮含量為7%的味精添加到醬油中,增鮮提級兩不誤。

因此在使用此類味精醬油后,應(yīng)避免重復(fù)加入味精、雞精、蘑菇精等鮮味劑,也要少加或不加食用鹽,避免鈉攝入超標(biāo)影響身體健康。
這些情況下別放味精
1
酸堿性較大的菜?別放
不宜在烹調(diào)酸性食物中添加味精或者雞精,如糖醋魚或排骨、醋熘白菜等,因?yàn)槲毒谒嵝允澄镏屑訜幔菀桩a(chǎn)生致癌的焦谷氨酸鈉,使菜肴走味。
2
炒肉菜?畫蛇添足!
炒肉菜沒必要放味精或雞精。肉類中本來就含有谷氨酸,放入鹽后加熱可產(chǎn)生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鈉。
除了肉類,其他帶有鮮味的食物也沒必要放味精,如雞蛋、蘑菇、茭白、海鮮等。
3
甜味食物?滋味難以形容
味精的鮮味只能在咸味的菜肴和羹湯中才會顯示出來,而甜味食品中絕不能放味精,不但沒有鮮味的效果還會產(chǎn)生異味,吃起來很不舒服。
這些食物是“天然味精”
長期食用味精并不利于人體健康,所以做菜可以用一些“天然味精”代替味精來提鮮。
1
香菇
香菇中富含游離的氨基酸,豐富的營養(yǎng)素使得香菇的味道也特別鮮美。
泡干香菇的水可以當(dāng)成液體味精,其他蘑菇類,如平菇、口蘑、雞腿蘑等也都可以代替味精使用。
2
胡蘿卜
胡蘿卜有很好的開胃、提鮮作用,特別是和肉菜搭配時,能幫助消除肉的腥味,增加鮮味。
3
天然調(diào)味料
如果是喝湯,在湯里放幾顆肉桂、胡椒,解膩除腥,還能暖胃。
再放點(diǎn)茴香、薄荷,吃起來溫和清香,還能興奮神經(jīng),發(fā)汗,有利于在“春困秋乏”的季節(jié)里更好地工作和學(xué)習(xí)。
編輯:盛杰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0098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