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梁實秋的美食隨筆(南北佳肴一本寫盡)
發布時間:2024-12-16閱讀(23)
距今大概3000多年前,說不好到底是周穆王駕著八匹駿馬去昆侖山找西王母談心的時代,還是周幽王點了幾十座烽火臺拿諸侯開心的時代,總之在周天子的國度里,有個人打算請朋友喝兩杯。
他的家庭條件應該不怎么樣,所以也沒有多少菜肴可以準備。只是打了幾只野兔,然后不知從哪里采了些瓠瓜,甚至連葉子都全給薅了回來。

但想必請客的主人還是挺滿意自己的安排,所以他甚至唱起了歌:
瓠葉翩舞瓠瓜香,采來做菜又煮湯。君子備好香醇酒,斟滿酒杯請客嘗。
野兔肉兒鮮又嫩,烤它煨它味道美。君子備好香醇酒,斟滿敬客喝一杯。
韶光轉瞬三千年,這場飯局的主客早就變成了時間的沙漏里無人在意的微塵,但這首歌卻一直流傳了下來,后人給它起了一個樸實無華的名字叫《瓠葉》。
也許,它的全名可能會更讓你有感觸一些——《詩經·小雅·瓠葉》。
從《詩經》起,“吃飯”就成為了刻在中國文學與文人寫作基因里的傳統。著名文學家、翻譯家林語堂先生曾寫過一篇《中國人的飲食》,文中有段對于英美飲食文化的揶揄:
如果他們知道食物的滋味,他們語言中就會有表達這一含義的詞語,英語中原本沒有“cuisine”(烹飪)一詞,他們只有“cooking”(燒煮);
他們原本沒有恰當的詞語去稱呼“chef”(廚師),而是直截了當稱之為“cook(伙夫);他們原本也不說“menu”(菜肴),只是稱之為‘dishes’(盤裝菜)……

著名英國料理:仰望星空派(Stargazy pie)
但中國文學不一樣。中國文學里不僅貫穿著風雅頌、賦比興,還浸透著肉湯、熏沐著香料、包著飯、夾著餡兒、架著串兒、煎炒烹炸、燒煮汆扒……中國文人對于“吃飯”的態度,正如袁枚在他那本著名的私人菜譜里振臂高呼的宣言:“飲食,是大雅學問!”
所以“飲食文學”是中國文學里必不可少的一環,也是閱讀中國文學時絕對不可不讀的一類!
這些洋洋灑灑的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0313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