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肉怎樣煮才能爛得快(想要做出美味的肉)
發布時間:2024-12-16閱讀(11)
#新作者扶植計劃 第二期#
在人類學會耕種之前,肉類一直是人類的主要食物。
從茹毛飲血時期的生吃,到人類學會使用火之后的熟食,
再到如今的各種各樣的吃法,煎,煮,蒸,炸,紅燒,清燉…
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也是一部肉類食物的演進史。
肉有很多種吃法,主要有兩大類
一種是生肉切成小塊、切片或切成條,做熟之后食用,
另一種則是大塊肉先水煮,再進行后續的燉、燜、醬等不同的加工。
那么,肉應該怎么煮,才能煮的更爛、更好吃呢?

一般來講,一塊肉,主要有三種成分
一是蛋白質,二是脂肪,最后是水分。
而肉的口感主要取決于蛋白質部分。
(至于肥肉(脂肪)的口感……一般不管怎么煮烹飪,都是軟的)
煮肉的過程中,在高溫的作用下,
肉里的蛋白質會發生一定的變性和水解,使得熟肉比生肉更容易嚼爛。
簡而言之,生肉里的蛋白質,就像是一個拼接緊湊的積木,
而烹飪的過程,就像是打散、甚至拆開了這些積木,
也正是因此,熟肉比生肉更好消化。
所以,要想讓熟肉更爛一些,也要在蛋白質上做文章
——只要能讓蛋白質被打散、拆開得更徹底,肉就會變得更爛。

在煮肉的過程中,適當地加一些醋,
在酸性的環境下,肉里的蛋白質可以更快地分解,
同時還可以起到除腥膻、提鮮味的作用。

化學反應的溫度越高,速度也就越快。
蛋白質變性、水解也是化學反應的一種,
高壓鍋內更高的壓力會使鍋內的水需要更高的溫度才能沸騰,鍋內溫度更高。
不僅肉會更爛,也會更入味。
菠蘿汁腌制用菠蘿汁或泡菠蘿時剩下的鹽水也可以讓肉更爛。
菠蘿中含有一種東西,名叫菠蘿蛋白酶,可以高效地水解蛋白質,
不過切記要先腌后煮而不能先煮后腌,
這是因為菠蘿蛋白酶在高溫下會失去作用。

煮肉的過程中,也有一些注意事項:
鹽不能先放如果開始煮肉的時候就先放鹽,會使水中滲透壓增大,讓肉中的水分“跑”到湯里,
肉里的水分少了,就會收縮,肉質會變得更緊、更硬。
就像用鹽腌蘿卜,蘿卜會縮水而變得更有嚼頭一樣。
或許有人要問,那么肉被煮熟之后再放鹽,難道就不會縮水嗎?
煮熟的肉確實也會縮水,但是肉煮過之后,肉質已經變軟變爛,再放鹽對于口感的影響會少一些。

剛剛宰殺后得到的肉,不宜趁新鮮食用。
這是因為動物細胞里也含有一定的蛋白酶,
當細胞死亡后,這種蛋白酶就會被釋放出來。
因此,為了肉質更加鮮嫩,新鮮的肉應當放置一段時間,讓被釋放出來的蛋白酶分解了肉里的一些蛋白質之后再食用。
從這一點來看,把肉做成肉餡、肉泥、肉丸之后再吃,要比直接做熟了吃更好消化一些,
更加適合消化能力弱的人群,尤其適合老人、小孩食用。
轉發這篇文章,教親朋好友做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的燉肉!
如果覺得文章寫得不錯,就點贊加個關注吧~
睿慧云生活
——不為人知的生活百科
——通俗易懂的生活知識
本文系原創
禁止抄襲,謝絕搬運!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0374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