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賽博朋克內味兒(賽博朋克與柴油朋克)
發布時間:2024-12-16閱讀(10)
近些年來隨著互聯網游戲發展,生活水平和硬件水平不斷提升,各種國內外游戲涌現,各種“網絡黑化”充斥在各個小圈層內,今天就來給大家說一下“賽博朋克”和“柴油朋克”
本文為科普貼,所有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不對之處,請各位指正!
什么是賽博朋克賽博朋克(英文:Cyberpunk)是“控制論、神經機械學”與“朋克”的結合詞,中文又稱作“賽伯朋克”。

初期主要倡導者包括威廉·吉布森、尼爾·斯蒂芬森、布魯斯·斯特林、布魯斯·伯特克、帕特·卡蒂甘、魯迪·拉克、約翰·雪莉和菲利普·狄克。其中菲利普·狄克所著作的《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最受注目,小說亦被改編成1982年電影《銀翼殺手》,可以被看作是賽博朋克風格和主題的典型例子。
賽博朋克很大部分是源自1960至1970年代的新浪潮科幻運動。當時的菲利普·狄克、羅杰·澤拉茲尼、J·G·巴拉德、菲利普·荷塞·法默和哈蘭·艾里森等作者回避了早期科幻小說的烏托邦傾向,嘗試描繪用藥文化、科技以及性革命所帶來的沖擊。1984年威廉·吉布森發表的代表性處女作《神經漫游者》,吸取了朋克文化和早期的黑客文化,確認了賽博朋克的作為一門科幻類別的地位。其他同樣具有影響力的作者包含了布魯斯·斯特林和魯迪·魯克。日本的賽博朋克作品始于1982年大友克洋的系列漫畫《阿基拉》,其后1988年改編成的動畫電影《阿基拉》并使得這門科幻類別普及開來。


賽博朋克類作品背景大都建立于“低端生活與高等科技結合”的基礎上,通常擁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再以一定程度崩壞的社會結構做對比;擁有五花八門的視覺沖擊效果,比如街頭的霓虹燈、街排標志性廣告以及高樓建筑等,通常搭配色彩是以黑、紫、綠、藍、紅為主。故事框架是以社會秩序受到政府或財團或秘密組織的高度控制,而主角利用其中的漏洞做出了某種突破。
賽博朋克的情節通常圍繞黑客、人工智能及大型企業之間的矛盾而展開,背景設在不遠的將來的一個反烏托邦地球,而不是早期賽博朋克的外太空。它實際上標志著針對以往科幻小說不注重信息技術的具體設定的缺點的改善和進步。

=================================================================
什么是柴油朋克




=============================================================以上內容和素材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06096.html
下一篇:蒸艾葉粑需要多少分鐘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