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2-16閱讀(8)
我們遼東半島的西岸是渤海灣,另一側是黃海,一年四季都有說不完的與魚相關的故事;有的地方的名字就是水產鲅魚叫“鲅魚圈”,每年春秋都有鲅魚群回游這里,是捕撈作業還有甩鲅魚的時候,其他時間鲅魚也有,比較少。近些年,隨著鲅魚捕撈量越來越少,需求量越來越大,本地鲅魚的概念也在發生著變化。“只要進入黃海、渤海海域的鲅魚都可以稱為本地鲅魚。


鲅魚也叫馬鮫魚,算是沿海地區的人比較熟悉的魚種,人們對鲅魚的感官多數停留在鲅魚餃子、紅燒鲅魚等美味佳肴上。熟不知,鲅魚是海洋魚種中較為易釣的魚類。它和一種常見的鮐魚有明顯區別,很多釣友分不清楚。

鮐魚和鲅魚都屬于海水魚類。體型基本相似,所以經常被誤認為是同一種魚,通稱為鮐鲅魚。兩者的主要區別是:
從體高辨別:鮐魚魚體較高,鲅魚魚體較長。
從背鰭辨別:鮐魚兩個背鰭間距較遠;鲅魚兩個背鰭緊靠。
從尾鰭辨別:鮐魚尾鰭上下各有5個小脂鰭;鲅魚尾部上下各有8-9個小脂鰭。
從顏色辨別:鮐魚背部呈青黑色,有不規則的深藍色斑紋,腹部淡黃色;鲅魚背側為黑藍色,并有許多黑色圓形斑點,腹側銀灰色,腹部為灰白色。

?

鲅魚常游弋于岸邊淺水處追食,其流線的形體、極高的游速、鋒利的牙齒,似獵豹追殺獵物,驚恐的小魚四處逃竄,常有慌不擇路而沖上岸邊礁石“起排子”,驚現鲅魚飛身捕食的壯觀場景。當值此時,垂釣者樂此不疲,礁石、舷邊“甩鲅魚”,盼上鉤。鲅魚體型較大,吃鉤迅猛,釣感挺刺激,而成垂釣者的一大樂事。


1、釣幼鲅魚
鲅魚釣法比較簡單,無論船釣還是岸釣,大連地區多以拖(甩)釣為主。岸釣可使用硬調遠投拋竿,配上輕墜及相應釣組。山東沿海釣幼鲅魚的時間,一般在七、八、九三個月份,這時,海邊各種幼魚仔成群結隊,鲅魚是以捕食幼魚仔為生,因而引來其尋食,正是釣幼鲅的好時機。若早些魚太小,稍晚些鲅魚稍大,岸邊食物已不能滿足其胃口。



只要發現海面上一群群幼魚仔受驚急游或跳出水面,就是鲅魚或鱸魚在捕食小魚,必定有魚。先用抄網抄撈岸邊3厘米的小魚(小青魚或小鯔魚),備用做釣餌(活的)。小青魚最好。這種釣法不需誘餌,海面一群群小魚就是天然的誘餌。掛餌:一鉤一餌(整條小魚)。用這種釣法,一個潮水幸運的話一人釣五六十條不成問題。


2、釣大鲅魚
要想釣大鲅魚就必須開船出海,采取拖釣的方式,所謂拖鲅魚就是用路亞餌,放線七八十米在海上用船拖行。通過船動力驅動的拖帶,使沉浮于水面下的誘餌似小魚般游動,以誘導鲅魚隨餌追逐、吞餌。


船釣鲅魚同路亞釣法大同小異,只不過在釣竿選擇上有所不同而已。一般選擇50號或者80號的船釣竿,一般在大青拖釣,都以擬餌米諾為主。最好能符合以下要求:一是長度在20公分左右,二是潛層在5米左右,三是鉤子的鉤條要相對粗大一點兒,硬一點兒,鉤門兒在10-15mm之間。另外像波趴也可以使用,撞擊水聲發出的聲音非常大,對于大鲅魚這種水面系的霸主魚來說,簡直就是送上口上的美食。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06370.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