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你好好地活著我們相依相守(稻念一輩子不長)
發布時間:2024-12-16閱讀(17)

物道君語:
只有真正在土地上生活過的人才會明白,袁隆平不是一個傳說,而是親如共同生活在大地上的人。
對現在的人來說,米飯實在太平常了。然而對經歷了饑荒的老一輩來講,能吃上一碗香噴噴的白米飯,是一件可以激動得掉眼淚的事情。今天再一想起米飯,我們都會想起一個老人,袁隆平。
雖不知雜交水稻的研發有多艱辛,也不知老爺爺又經歷了如何的苦楚,可是一再想起年幼時,爺爺深一腳淺一腳地在泥土里撒種、插秧,然后收割打谷子,最后一個麻袋一個麻袋扛回家,堆得滿倉滿谷的時候,就會知道,飽足是雜交水稻之于農民的意義。

每一個真正在土地生活過的人都會明白,袁隆平并不遙遠,也不是一個傳說,而是親如共同生活在大地上的人。那一個在穗子長長、顆粒滿滿的稻田里深深回望的人,是袁隆平,也是每一個生活與土地的人。
記憶歷歷在目,袁隆平千古,爺爺也不在了,很多人也不再種田種谷,只是有些習慣變成了一碗白米飯,不吃都會想起,都會懷念。
今日想要好好吃飯,紀念和他一起生活在土地上的日子。

多年來,總忘不了小時候在家吃飯的場景,父母在廚房丁零當啷忙活一通,最后一個個菜盤上桌,家人們一一落座,大快朵頤一陣,就一定有人率先起身盛一碗米飯,彼時就像打開了不知什么的閘口,不一會,飯桌上就已人人一碗米飯。
此時中國父母育人的時光。猶記得年少時,吃米飯總喜歡扒拉,碗壁因此黏留下許多飯粒,而又心急火燎想吃完就出去玩,便想棄在碗里不顧,一走了之。

然而總會被家人拉住,說:“如果不吃干凈,以后臉上就會長麻子。”那時又很愛美,也就信以為真了。其實那不過是他們誆自己要吃完米飯,不許浪費的謊言。
飯桌上,有吃飯的吃相,有為人的規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珍惜糧食,知道每一粒米飯都來之不易;多吃米飯,白白胖胖,是健康長大,也希望長大后的你不要單追求美麗,餓肚子。
初不以為然,長大以后,跨過山海,越過山丘,發現吃米飯已經變成了一種習慣。父母在飯桌教導的規矩,也影響了一個人的一生。

一個人漂泊在外,吃飯,總是越簡單越好。
所謂簡單,就是豬油拌飯的簡單。一碗米飯白茫茫,挖一勺四四方方的豬油,正熱乎時鋪在上面,裂了口的白米大口大口地吸著肥脂,再突然被人一咬,吃了簡直能感激涕零。
最初,豬油拌飯的產生確實就是因為貧窮,過去的人常說“能吃上豬油拌飯就不錯”了。如今能在忙碌工作日后,吃上一碗香噴噴的米飯,也是一件會流淚的事情。

每次忙到腳不沾地只能外賣,又被父母發現的時候,他們就嘮叨:“出門在外,要好好照顧自己,別整天在外面瞎吃些不干凈的東西,隨便煮個飯都行!”
父母口中的“隨便”是真簡單。只要有一碗米飯,隨便來點咸菜,辣椒,哪怕是湯汁淋上去都足夠。這一代的父輩總是頑固地認為,主食吃飽了,什么都不會影響。
有時也確實如此,當一個人疲倦乏累至極,一鍋米飯出來,四溢的稻香,最后無論是被做成蛋炒飯,還是廣東人的醬油撈飯,簡單的飽足,會讓人有被支撐的溫暖。就像《廚神》里說:“誒?這是怎么了?我怎么會流淚呢?”
一碗米飯,無論在什么樣的年代,總是讓人有共肝膽相照的情分在。

最好的朋友是可以吃在一起的,有一位朋友做得一手好菜,我們幾個人很喜歡相約去他家吃 ,所期待的不是能品嘗到什么的滋味,僅僅是被照顧到了自己的胃。
朋友很會做菜,什么先做,什么晚煮,心里都有個算盤。一般先熬湯,再做煲類食物,剩下的炒青菜類的快手菜很快就搞定,輕車熟路,一人搞定一桌子菜。

很神奇的是,他清楚記得來吃飯朋友的口味,有的土豆不要煮太爛,有的煎魚要焦一點,還有他也清楚地記得“米飯要硬一點”,因為我愛吃。
那種感覺,就是被掛念在了心上,而擔心你吃得好不好最是令人感動的。異鄉的游子,最難得的是一頓合適胃口的便飯,有真誠相待的好友。
如果遇到一個愿為適應你的口味煮飯的朋友,請好好珍惜,因為真誠很貴。

一路走來,最極致的口味,還是得回家吃。
每一個孩子回家,父母都會起個大早去菜市場采購好料,普通的滑蛋蝦仁有蔥花,蛋若芙蓉,蝦紅蔥綠。當你把一塊蝦肉塞進嘴里時,父母總會用一種關切的目光看著,再夾上一口米飯,便心滿意足地點著頭用力地稱贊道:好吃!
長大以后,回家吃飯,更多的是份陪伴。

或陪著母親走街串巷去買菜,陪著父親家長里短地聊天,等到晚飯時刻,一家人坐在一起,就著一碗米飯,吃下糖醋排骨、西紅柿炒雞蛋、蒜蓉菜心、鯽魚湯等等,細細咀嚼米飯有淡淡的回甘,平凡的滋味里便是這天底下最幸福的美味。
對美味的渴望源自人類的本能,然而關于幸福,不過手中的那一碗飯。它讓我們明白,一輩子不長,好好吃飯,好好陪伴。

在吃米飯這件事情上,對許多人而言是一種頑固的記憶。無論多高大上的筵席,無論喝酒與否,對于他們而言,如果沒有一碗米飯作為結束,就會覺得遺憾,失落,乃至于那一餐不算吃過。
也許未來一代又一代的人,他們的生活會有更多的面包,更好的肉,更富足的食物,也許不再覺得袁隆平親近,然而只要愛米飯的人還在,一切都不會遺忘。
就像昨日看過一句話:“早上假新聞滿天飛的時候,有孩子還不知道袁隆平是誰。”有人便說,他是讓你爸爸媽媽吃飽飯,有了你的人。
一碗米飯白茫茫,一種稻念永流傳。

文字為物道原創,轉載請聯系作者。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06663.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