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荔枝不可多吃的原因(荔枝雖美味當心)
發布時間:2025-03-18閱讀(26)
市民蘇女士:我最近聽說身邊有朋友因為食用過量荔枝而患病,請問真的有“荔枝病”嗎?什么情況下會患上“荔枝病”,日常吃荔枝應該注意什么?,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荔枝不可多吃的原因?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荔枝不可多吃的原因
市民蘇女士:我最近聽說身邊有朋友因為食用過量荔枝而患病,請問真的有“荔枝病”嗎?什么情況下會患上“荔枝病”,日常吃荔枝應該注意什么?
“夏季生活點題服務”專欄記者:市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ICU急診科醫師李琛表示,荔枝切勿吃多,否則真的會患上“荔枝病”。
什么是“荔枝病”
“荔枝病”實際上就是一種“低血糖癥”,特定人群食用過多荔枝,或者不適當食用荔枝后就會產生這種疾病。主要癥狀為消化道不適,出現頭暈、出汗、面色蒼白、乏力、心慌、口渴、饑餓感等,嚴重者會出現低血糖,甚至還會因低血糖引發抽搐、休克等癥狀,還可出現發熱、牙齦腫痛、鼻出血等表現。
過量食用荔枝還可導致腦損傷,尤其是兒童。原因是腦組織的能量供應主要來源于葡萄糖,出現低血糖時,供給腦的能量減少,影響腦代謝,進而出現嚴重腦損傷,年齡越小則腦功能損傷越明顯。而且,“荔枝病”還是一種高胰島素血癥和低血糖并存的疾病,腦損傷更為嚴重。
“荔枝病”為何會低血糖
荔枝很甜,為什么還會出現低血糖癥的“荔枝病”呢?李琛表示,雖然荔枝吃起來很甜,但這主要是因為其含有大量果糖,而不是葡萄糖。果糖的甜度雖然高,但人體不能直接吸收,需要利用轉氨酶轉換成葡萄糖后才能吸收。一旦人體在空腹或者短時間內大量進食荔枝,大量果糖轉化為葡萄糖后迅速釋放大量胰島素,使血糖降低。而果糖短時間沒法快速轉化為葡萄糖,來補充降低的血糖,血液內葡萄糖供應不足,就會引發低血糖反應。另外,有研究表明荔枝含有的次甘氨酸A和亞甲基環丙基甘氨酸,也有降血糖的作用,容易引發急性低血糖。
這樣預防“荔枝病”
當然,荔枝不是不能吃。要注意盡量不要空腹吃,所謂空腹主要是指較長時間餓肚子的情況,比如一覺睡醒第二天早上還沒吃早餐時;或者長時間不吃東西,肚子餓時。荔枝雖美味,切勿貪吃,成人吃荔枝的數量每天控制在十顆左右,兒童每天控制在五六顆,且不要吃未成熟的荔枝。另外,有血糖問題的人,不宜吃荔枝。一旦吃荔枝后出現低血糖癥狀,可口服葡萄糖水或含糖果汁來糾正,嚴重者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耽誤病情。
李琛還提醒市民,除了荔枝外,龍眼、紅毛丹等水果同樣含有次甘氨酸A,也是不宜多吃的水果。(記者 莊媛)
來源: 今晚報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1324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