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孩子輔食五花肉(這些大人小孩愛吃的肉)
發布時間:2025-03-25閱讀(24)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現在大家對生活水平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尤其在吃上,吃肉是繞不開的話題,除了新鮮肉類,一些冷凍肉食口味獨特,方便又實惠。
但是很多大人小孩常吃的冷凍肉,大多都是合成的,這里面的成分普通人想都想不到!
什么是合成肉?
面對我們一些常吃的肉,都有這樣的疑問:
魚丸里面有魚肉嗎?蟹柳是蟹肉做的嗎?牛肉丸是純牛肉嗎?

其實現在很多食品都是人工合成的,并不是直接由動植物加工而成的。
合成肉就是用碎肉和食品添加劑加工而成的肉,也就是把一些零散的肉凝結在一起重新組裝。
雖然不是直接從動物身上切下來的完整肉塊,但也算肉制品。
這里面的添加劑主要是果膠、卡拉膠、TG酶,既是添加劑,也是粘合劑。
根據食品安全標準規定,這些添加劑只要符合國家相關規定,就是安全的,也不需要過度擔心,就像零食里的添加劑一樣,符合規定就行。
怕就怕不符合規定,自己買的還能注意點,但是像街邊攤販、火鍋店、小吃店里的合成肉,消費者壓根不知道是不是符合規定。
而且質量再好的合成肉,加工時因為工序復雜,里面的細菌難免會多些,不僅買的時候要擦亮眼睛,而且烹飪時一定要全熟。
這些大人小孩都愛吃的肉,是合成肉的重災區,盡量少吃。
牛排原切or合成?
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更何況一直處在風口浪尖的牛排呢。
合成牛排的市場龐大到超乎局外人的想象,而且合成牛排健不健康一直是人們爭議的話題。
如果真的是用碎牛肉和添加劑黏在一起而且符合食品安全規定的,就可以放心食用。
但是一些法外狂徒,會用其他來路不明的肉摻和香精冒充牛肉。

今年9月份就爆出一起假牛肉案,不法分子把凍豬肉浸泡在亞硝酸鹽里腌制,再加上牛肉香,經過一系列工序來冒充牛肉。
還是接到群眾舉報才被警方搗毀造假窩點,查獲凍豬肉2噸,30多麻袋的亞硝酸鈉和假牛肉600多斤。
此前消費日報就報道過類似的事件《低于成本叫賣的牛肉干,當心走私肉,僵尸肉》,連央視也曝光過這種假牛肉,其實就是用一些來路不明的豬肉、鴨肉等肉混合香精制作。

合成牛排價格普遍較低,100元就能買到七八塊,而且里面的卡拉膠添加劑還會增加炎癥性腸病的風險。
所以還是建議大家少吃合成牛排,對一些明顯低于市場價的牛肉也要格外小心!
蟹肉棒
蟹肉棒也叫蟹柳,看名字跟蟹肉有關,其實里面沒有一點蟹肉。
而是用冷凍魚糜制作的,里面還含有大豆蛋白、淀粉、食品添加劑等。

魚糜其實就是將魚肉攪碎、配料之后形成的魚肉漿,它的品質也是參差不齊,最后涂上食用色素,加入蟹味香味的香精,最后形成我們所吃的蟹柳。
這里面的魚肉漿就大有文章了,可能是江魚或湖魚,可能是不知名的小雜魚,也可能是死魚。
想吃還是盡量買品質高有保證的,因為所有人都不知道吃下去蟹柳是用什么做的,除了商家。
雞柳、雞排
雞柳、雞排一般都是用重組肉做的,把肉打成泥,然后組合成想要的樣子。
這些肉多半是雞身上肉質較差的部分,需添加淀粉增加肉泥粘性,最終成品還要添加各種調味料。

吃起來口感松軟,一咬就掉,也沒啥嚼勁,食品添加劑也不少,還是少吃為妙。
火腿腸
市場上賣1元2元一根的火腿腸基本都是大量的邊角肉和淀粉制作的。
邊角肉包括豬皮、雞皮、鴨皮、雞架泥、雞脖泥等,真正雞、豬瘦肉含量少的可憐,達到10%~20%都算是有良心的。

如果這些邊角肉來源規范,那么吃起來也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所以,想吃這些肉還是買正規的品牌,最起碼可以保證安全衛生。
▼關注我,走進臨床醫生的生活!
-Dr.X-
一個醫學博士、外科醫生和三娃奶爸
《學會看病》作者
帶給你有態度、有溫度的健康干貨和育兒錦囊~
關注我,每天多一點健康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19403.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