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海蛤蜊種類(美味的軟體動物)
發布時間:2025-03-25閱讀(19)
最近美國各地持續高溫,就連海里的蛤蜊都沒有幸免,一個個被烤得開了大口,無奈地躺在沙灘上。

看它們的特征,應該是常見的美洲簾蛤。這種蛤蜊生長快,個頭大,耐低氧,但對于高水溫比較敏感。水溫高于32攝氏度它們基本就停止生長了,最近美國50攝氏度的高溫更是直接把它們給烤熟了。
不過這種貝類對于低水溫適應得還不錯,就是在0攝氏度左右的環境下也能夠正常存活。
美國和我國的緯度近似,沿海水文和環境條件也相差不多,所以潮間帶的很多軟體動物都是可以互通有無的。
這種美洲簾蛤在我國也有養殖,味道鮮美,生長速度快,個頭也大,是致富的好項目。
其實我國的蛤蜊品種本來就比較豐富,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主要都有哪些品種。
1.西施舌,(學名:Mactra antiquata)又叫海蚌、沙蛤,由于它打開貝殼露出的斧足形狀很像舌尖,故而得名。

從山東一直到福建都有分布,不過由于常年過量捕撈,自然產量已經很低了,現在市場上的大多是養殖產品。
2.四角蛤蜊,(學名:Mactra veneriformis)又叫白蜆子、泥蜆子、布鴿頭,主要分布在北方,遼寧山東較多。

屬于馬珂蛤科,主要特征是殼上部較寬,略成四角形,故而得名。肉質肥厚,滋味鮮美。常在日料中出現的北極貝,也是這個科的。

3.中國蛤蜊(學名:Mactra chinensis)又叫中華馬珂蛤,也屬于馬珂蛤科,殼呈紅褐色,殼頂有點發紫。

其它三種是簾蛤科的
4.文蛤,(學名:Meretrix Cusoria)又叫麗文蛤。最好做熟了再吃,因為這種蛤蜊中含有硫胺素酶。這種酶會分解人體內的維生素B1,導致人患上腳氣。

5.青蛤(學名:Cyclina sinensis)又叫環文蛤,殼基本是圓型的,靠近邊緣的地方顏色有點發紫。所以又叫赤嘴仔、赤嘴蛤。

5.花蛤或花甲(學名:Ruditapes philippinarum )又叫菲律賓蛤仔,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蛤蜊。

蛤蜊雖然好吃,但如何讓它們把肚子里的沙子吐出來卻是個難題,其實我們看看它的身體結構心里就大概有數了。

下面推薦兩種方法:
1.自然吐沙法,把蛤蜊在40攝氏度左右的溫鹽水里泡一晚上就可以了。如果再放一個鐵勺,讓蛤蜊們感覺到鐵的味道,會把沙吐得更干凈。
2.搖晃法,用一個密封性好的容器把水和蛤蜊放入,然后輕柔地搖晃五分鐘,把蛤蜊搖暈了之后,它們就會把沙徹底吐出來了。
吐完沙的蛤蜊就可以隨我們怎么料理了,蛤蜊的味道鮮美營養豐富,下面推薦幾道蛤蜊菜,希望您能喜歡。
蛤蜊雞蛋羹

蛤蜊湯

炒蛤蜊

小結:蛤蜊好吃,但是一定要適量,畢竟它們屬于寒涼食物,吃多了可能會肚子疼。
謝謝您的觀賞。
#三農知識分享家#
#美國一養殖場大量蛤蜊被熱浪烤熟#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2198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