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品嘗洞庭湖地道美食全集(再也嘗不到安徽美食)
發布時間:2025-04-10閱讀(23)
隨著新冠疫情給人類帶來的影響,我們越來越知道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所以這幾年油炸麻雀也被禁止。
麻雀在新中國初期被定為“四害”之一,1958年2月1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除四害講衛生的指示》。提出要在10年或更短一些的時間內,完成消滅蒼蠅、蚊子、老鼠、麻雀的任務。漸漸地,麻雀被“平反”,由臭蟲代替。
麻雀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它廣泛分布于美洲、歐洲、亞洲、非洲、大洋洲各地,種群生命力極強,在我國分布也極廣。

麻雀體型弱小,一只麻雀也只有區區0.3斤左右。(一只雞尋常也有3-5斤)在我們的認識中這種小巧玲瓏的家伙是不能吃的,但是在我國安徽和縣,有一道非常出名的菜,用料便是這小小的麻雀。
和縣人油炸麻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封建社會,當時油炸麻雀是被進獻皇家宮廷菜肴。

至于油炸麻雀這道菜的誕生還要扯到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相傳一日朱元璋駐軍和陽(和縣的古稱)商討軍機大事,被帳外麻雀嘰嘰喳喳吵鬧得好不心煩,便下令將士把這些麻雀捉住剝皮油炸,沒想到麻雀一下油鍋肉香四溢帳內帳外都是香氣撲鼻,朱元璋聞之也是胃口大開,嘗了一口連連叫好感嘆:麻雀雖小,氣味殊美。自此這道油炸麻雀的菜就在和縣流傳下來。

在新中國建立初期,麻雀被歸類為四害,油炸麻雀這道菜火極一時。
在和縣民間喜食油炸麻雀亦世代沿襲成風,并用它饋贈親友,招待貴客,表示特殊情誼。和縣油炸麻雀的美名也漸漸傳揚于外,至今長盛不衰。

和縣人吃油炸麻雀的做法很講究,麻雀去皮毛內臟后,會用清水煮一下,去血色。再用食用油油炸至油沸點,撈出等油涼了再炸一次,目的使麻雀內外受熱均勻,骨酥肉嫩,至頭殼、脊骨、腿骨泛白。

鍋中勾芡,和縣人勾芡是用第一次煮麻雀的一點湯,加上糖、姜、醬油、鹽,等湯汁變得濃稠后,倒入炸好的麻雀肉,這樣目的是讓麻雀肉由硬回軟,再澆一些麻油就可以吃了。

用這種方法油炸出來的麻雀,滋補而不油膩口味香酥,令人回味既能增進食欲,又覺齒牙余香,確實很是受用。
在和縣不論宴請賓客,家常便飯,這道油炸麻雀都是上品佳肴,看上去是不是很像一只只小燒雞?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2298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