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秦嶺山溝里有什么美食(秦嶺古道邊的小鎮)
發布時間:2025-05-12閱讀(18)
這是一次沒有來得及做攻略的家庭出游,國慶前一天我們還在討論要走蒲城、白水、合陽一線,去看東府古跡、吃水盆羊肉。
然而,國慶當天太陽高升了,才突然間確定下來要南下秦嶺,去留壩-漢中一線。行程么,走著看著,隨時調整,這才有了我們大晚上奔波于留壩城鄉只為尋找落腳之處的故事,興之所至,就難顧周全了。

這是我第一次去留壩,但留壩這個名字對于我來說早已是如雷貫耳,對這個地方也是向往已久了。
在去往的留壩的路上,我激動地盤算著要爬一爬紫柏山,去張良廟看看,要走一走有名的川陜公路,有機會的話最好還能去尋訪一下留壩西南方向的鄉鎮,那里是留壩山最高也最神秘的地方……

然而,人在旅途,就有些身不由己了。先是高速大堵車,導致我們到留壩時已經天黑了,白耗了一天時間在路上。再就是一家人同行,大家興趣點都不一樣,我的興趣,家里其他人不感興趣……所以,我的“盤算”最終只有一條得以實現——“走一走川陜公路”。
// 古今交融的秦嶺之路
川陜公路,即從陜西寶雞經漢中通往四川成都的一條民國老公路,也是中國首條南北翻越秦嶺和大巴山的戰備公路。

其中,從寶雞經鳳縣、留壩到漢中的這一段路又叫“寶漢公路”,長約170公里,是在陳倉古道、連云棧道和褒斜棧道這三條秦嶺古道的基礎上修建而成的,不僅由北而南穿越秦嶺“龍脊”,沿途還有許多古道、古關、古戰場遺跡——大散關、古鳳州、柴關嶺、留鳳關,單是這一個個名字就讓人心馳神往。

不過,我們是以留壩為出發點,只走了從留壩到漢中褒谷出口(石門景區)的這一小段,長約60公里,現在算是316國道和244國道的褒谷并線段。

從留壩到褒谷出口,古為褒斜道,路線特別簡單,沿褒河而下出山即可,整條路線只經過兩個區縣級的行政區,即留壩縣和漢臺區。鎮級行政區則有4個,分別為武關驛鎮、馬道鎮、青橋驛鎮和河東店鎮,其中,前面3個屬于留壩縣管轄,河東店鎮屬漢臺區。
從這些鎮子的名字你就能猜到,在古代,它們都曾是褒斜古道上的驛站。而褒斜古道,發生在它身上的故事則多了,戰國時的“司馬錯伐蜀”,楚漢相爭時的“明修棧道 暗度陳倉”、“蕭何月下追韓信”,三國時候的“諸葛亮北伐”等,都是發生在這條路上的事情。
可想而知,這段路有多值得去走一走。
// 云煙中的武關驛鎮
當我真的踏上了這條路,它果然沒讓我失望。遇見的第一個鎮子——武關驛鎮就讓我們逗留了半天。
武關驛鎮地處留壩縣城東南12公里處,316國道、244國道與寶漢高速相交的三岔路口。對這個鎮子,我在前面的文章中介紹得比較詳細,因為我們第一天晚上就住在離武關驛鎮街道不遠的一個村子里。

武關驛鎮的鎮中心設在姜窩子村,一面臨山,一面傍著褒河,地形比較狹窄,街道全長也不過兩三百米,四面青山環圍,一大早云霧彌漫。

本來我對這里的印象不過是商店、旅店比較多,鎮政府工作人員服務游客比較熱心,但當我們在這里吃過一頓早飯后,對它的記憶又新添了一筆,這里的早餐出人意料的好吃。
漢中地區的人們早上習慣吃熱面皮、菜豆腐和豆漿之類的,武關驛鎮也不例外,街上有多家賣熱面皮的小店。當我們一早趕到鎮上時,鎮上已經聚集了好多和我們一樣前來覓食的游客。一家招牌最醒目的面皮店里人擠得水泄不通,一位難求。我們轉而出門,找了一家無人的小店坐下。
本是沒抱太多期待的,只求簡單吃個早飯填飽肚子就可。然而,飯一端上來,第一口就好感值飆升,熱面皮滑而綿軟,菜豆腐清淡爽口,豆漿里添了少許稀飯,也很稱意。價格也很實惠,熱面皮才5元,菜豆腐只要2元,豆漿1元。




算一下,我們在留壩一共吃了兩頓飯,都是價低而味美,不知道是運氣好,還是留壩的飯菜普遍好吃實惠。
// 突逢“武休關”
飯后,我們從鎮上啟程沿國道南下漢中。

因覺得車玻璃有些臟,約2公里后,我們在一處農家的坪院停車擦玻璃,無意間發現屋邊有條臺階路可以下到褒河邊,到河邊后,更意外發現這竟是一處兩水交匯的河口。
原來這就是武關河匯入褒河的地方。

武關河是發源于留壩西北部的光華山、流經火燒店鎮的一條河流,河長34公里,因在“武休關”匯入褒河而得名。
而武休關,則是褒斜道上一處兵家必爭之關隘,歷史上,這里曾發生過一次慘烈的戰爭——南宋紹興三年(1133),秦嶺是宋金爭戰的西線戰場,金國主帥撒里喝率領大軍繞道安康進攻漢中,沿褒斜道退兵時遭南宋名將吳玠在武休關設伏截殺,金兵死傷慘重,堵塞河水,以至于河水倒流。

從古代戰爭的眼光來看,這里地形的確險要,山峰險峻、河流湍急。尤其是武關河自西而來,橫插一腳,與南北方向的褒河形成一個“丁”字河口,擋在褒斜道上,兩岸的石峰幾乎都是斷崖,必須要有橋梁才能渡河。

明代”文壇四杰“之一的何景明曾往來于褒斜道,寫詩《武關》:
北轉赴留壩,西盤出武關。
微茫一線路,回合萬重山。
據一些專家實地探訪,古武休關的位置應該在褒河與武關河夾角處的山峰上,居高臨下,雄峙河口。過去曾有石碥道可登上山頂,不知道現在還能不能找到遺跡。

// 山水太美麗
歷史上險惡的征戰之地,放在今天,卻是一處風景。
武關河與褒河交匯的河口非常美,山間云霧騰升,峽間清流奔涌。更為神奇的是,河口處還堆積了一層高達半米的細沙,對同行的小娃來說,這個地方簡直就是天堂,可以使勁地挖沙子玩。


和褒河比起來,武關河更是漂亮,水質清澈不見一絲雜質,淺一點的地方清透見底,映出滿河灘的白石。深一些的地方則是美麗的碧玉色。

這里不僅是河的相交處,更是路的相交處。一邊是跨過武關河、沿褒河南下漢中的國道與高速路,一邊是沿武關河西去火燒店鎮及紫柏山景區的武雪路。

這里距離火燒店鎮只有8公里。距離紫柏山景區則有52公里,途中會翻越太子嶺,這條路如今是留壩最火的自駕公路,聽說秋天紅葉尤其好看。

這里也像是不同時代橋梁的露天博物館。在這個河口,跨過武關河的橋梁一共有4座,最老的一座是始建于1935年的老川陜公路上的橋,使用超過半個世紀,如今已經棄用,成為一處不收門票的景點。


新一些的是316(244)國道上的武關河大橋,與橋相連的是一個短短的隧道,穿過隧道后,就到了武關河村。這應該是近些年國道改線修的橋梁和隧道,取代了老橋。

最新的則是從我們頭頂高跨過去的兩座高架橋,那是寶漢高速上的橋梁。聽說高架橋武關驛隧道上面一兩米處就是古道。

以上都是在武關驛鎮看到的風景,盤點一下,武關驛鎮吸引人的有:
· 棧道水世界(夏天營業);
· 鎮上的美食;
· 武休關及武關河與褒河交匯的河口風景。
接下里,我們繼續南下漢中,約16公里后,又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小鎮——馬道鎮。感興趣可繼續關注更新哦。
黃小黃走陜西:發現身邊的風景,一起游歷那些山河與歲月!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2794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