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哪個朝代用鐵鍋炒菜(古人用什么油炒菜)
發(fā)布時間:2025-05-12閱讀(17)

熱鍋,放油,炒菜……
相信每一天,都有無數個家庭在重復這一習以為常的事情,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炒菜,而炒菜則離不開油。
這是因為油可以獲得比水蒸氣高一倍多的溫度來迅速烹熟食材,同時又可以將食材中的味道因為充分融合,爆香出味兒。所以油已經是我們生活中,絕大部分美食不可或缺原料了。

來到商超貨架上的食品專區(qū),豆油、菜籽油、橄欖油、茶樹油碼放了一排又一排,已經成為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分區(qū)了,買米買面買油,已經是很多人生活中的習慣了。除此之外,油對中國飲食文化的發(fā)展也起到的重要作用。正是宋朝以后食用油的廣泛使用,才促使了中國飲食文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飛速發(fā)展時期。才會有《東京夢華錄》(見注釋1)中那琳瑯滿目,目不暇接的美食。
那么油是如何進入烹飪領域的呢?最早的古人又是用什么油炒菜的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聊一聊關于油的話題。

當原始人學會用火燒烤食物的時候,其實就已經開始與油打交道了,動物身上的脂肪會在火焰高溫的作用下,形成液態(tài)的油脂,這便我們現如今炒菜常用到的葷油,除了在動物身上,古人在點燃火把時,高溫會將植物枝干上油脂“逼”出來,人們便發(fā)現這種液體有助燃的效果,但因為生產力低下,并沒有發(fā)現其他的作用。
后來隨著生產力的初步發(fā)展,人們在燒烤的基礎上,學會了制作陶器,并用水作為介質蒸煮食物,這以主流烹飪方式一直延續(xù)到了千年之久。

上圖便是出土于商代婦好墓中的三聯甗(yǎn),這是一種流行于先秦時期,以蒸汽為介質的烹飪器皿,其結構可分為上下兩部分,下半部是鬲(lì ),相當于一個底座較矮的鼎(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甑( zèng ),中間有網眼,可通蒸汽,相當于現如今的籠屜。
到了漢朝,已經逐漸出現了用壓榨法提取食用油的方法,但那時的技術尚不成熟,生產效率也不高,所以并未普及,一般只有權貴階層才有能力消費的起。當時主要用來榨油的是胡麻,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芝麻,因其主要用于榨油,所以又被稱為“脂麻”或“油麻”,所以芝麻一詞很可能是由“脂麻”諧音而來,但具體并沒有查到具體證據,這只是個人猜測。

芝麻油帶有獨特的香味,現如今往往被稱為“香油”,在當時一般是作為調味料使用,而并沒有用來炒菜,因為在漢唐時期,鐵器始終是國家戰(zhàn)略資源,加上冶煉技術還在發(fā)展當中,所以炒菜的另一個條件還不具備。除了作為調料,麻油因其助燃的特性還一度被作為武器使用,在陳壽的《三國志.魏志》中就曾記載:
孫權至合肥新城,滿籠馳往......折松為炬,灌以麻油,從上風,火燒賊攻縣。
這里的麻油便是芝麻油,漢朝以后,壓榨法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和完善,到了北魏時期,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已經可以看到關于壓榨法榨油的詳細記載。

到了宋朝,中原地區(qū)的生產力迎來了第二次大發(fā)展,除了前面提到的芝麻油,宋朝人還開始用萊菔子(蘿卜籽)、蕓苔(油菜籽)榨油,后來這部分便被統(tǒng)稱為菜籽油。榨油原料的增加,以及鐵器的普及,為炒菜的普及奠定了基礎。開始學會用油炒菜的古人,逐漸愛上了這種烹飪方式,經過無數烹飪大師的改良和發(fā)揚,現如今已成為各大菜系中菜肴的主流烹飪方式,誕生了無數經典美食。

除了剛剛說過的芝麻油和菜籽油這類素有,生活中還有一類以動物油脂為主的葷油,這類油在古代也一度被用來炒菜,但葷油往往不耐高溫,溫度過高的話容易糊了,食材也會被帶上一層黑色,所以本質上來說葷油并不適合炒菜。

但葷油卻無需像素有那樣經過繁瑣的壓榨工序,只需要簡單的從動物脂肪中加熱提取便可以,所以在宋朝葷油的價格要遠低于素油,甚至宋朝時期的奸商,便有將葷油添加進植物油,來節(jié)省成本的做法,當然,這種做買賣的行為注定不會長久。
榨油技術在宋朝得到了發(fā)展,但自此之后就因歷史原因長期停留在這一水平,到了清末民初,中國的榨油技術依然是以傳統(tǒng)木制榨油機為主,到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木制榨油機便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所以我們在很多描寫上世紀鄉(xiāng)村生活的影片中,依舊可以看到以木制榨油機為主的鄉(xiāng)間榨油作坊。

在木制榨油機尚未被淘汰的這段時間里,中國沿海地區(qū)以及東北地區(qū),已經逐漸出現了一些擁有近代化技術的榨油廠,不過這些榨油廠大都有外資背景。這一時期除了前文提到榨油原料,大豆和花生作為榨油原料的比例逐漸上升,又因為種植環(huán)境的不同,大豆榨油多見于東北,山東等地則以花生榨油為主,而南方則依舊以菜籽油為主。這也形成了不同地域的食用油差異。
改革開放以后,伴隨中國經濟發(fā)展,老百姓的食用油品種就更加豐富了,除了上文介紹過的芝麻油、菜籽油、豆油和花生油以外,還出現了從橄欖、葵花子和米糠等原料提取的橄欖油、葵花籽油和米糠油,以及由不同種類食用油按比例制作的調和油,和經過精密提純的色拉油。
油,變得越來越豐富,在煎炒烹炸中,帶給人們的美食體驗也越來越精彩。
注釋1:《東京夢華錄》主要記錄和描寫了北宋時期的名俗風情。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2900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