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5-12閱讀(25)

同人有體質之別一樣,水果也有屬性的差異。可以分為三類:寒涼、溫熱、甘平。
1、寒涼水果:
包括:西瓜、香瓜、甜瓜、山竹、火龍果、梨、獼猴桃(奇異果)、柿子、香蕉、柚子等。

養生功效:解燥熱、清熱火
對于口干舌燥、面紅目赤、牙齦腫痛、大便燥結、舌苔黃厚等熱癥,有很好的緩解效果。
2、溫熱水果:
包括:荔枝、龍眼、榴蓮、芒果、菠蘿、櫻桃、楊梅、橘子、棗、紅毛丹、桃子等。

養生功效:溫中、助陽、散寒
對于怕冷、面色蒼白、手腳冰涼、痰涎稀薄等寒癥,也有緩解的作用。
3、甘平水果:
包括:葡萄、蘋果、楊桃、枇杷、山楂、石榴、李子等。

養生功效:溫順、平和
雖然沒有對病癥有明顯緩解作用,但相比寒涼和溫熱水果,更適合于各種體質人群食用。
體質不同,吃水果也要注意選擇每一種水果的屬性和營養價值不同,如果能根據自己的體質選擇水果,就可以發揮水果比較大的養生、滋養作用。
甘平水果,是各種體質的人群都可適量食用的。但寒涼和溫熱水果,以下兩種體質的人群就要注意食用的量:
1、熱性體質
特征:代謝旺盛,熱量充足。
具體表現為:面色通紅、口干舌燥、易煩躁、容易便秘、出汗多。
這類體質的人群就不適合再多吃溫熱水果如龍眼、荔枝、榴蓮等,以免加重已有的熱癥。
可適量多吃梨、火龍果、獼猴桃等寒涼食物,特別是秋季應季的水果:梨,以免太過燥熱。

2、寒性體質
特征:代謝比較低,體內熱量不足。
具體表現為:面色蒼白、四肢冰冷、怕冷、不易流汗。
與熱性體質相反,寒性體質的人群要少吃寒涼水果,且對溫熱水果要適量多吃些。這樣有助于補充體內熱量,避免寒涼太過。
另外對寒涼水果還要注意的一點是:消化不佳的人群,特別是老人和小孩,也不宜多吃。

實在想吃,可選擇在午飯一小時后,稍稍吃一些。除了要根據體質挑水果外,患了某種疾病的人群,有些水果也吃不得。
有這些病的,吃水果也有禁忌1、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飲食中的原則之一就是:控糖,所以高糖的水果如:荔枝、西瓜、龍眼、甘蔗、葡萄等,就不太適宜食用。

可選擇石榴、圣女果、橙、枇杷等糖分不多且升糖指數不高的水果。另外,以西紅柿、黃瓜等蔬菜替代水果食用,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2、慢性腎炎
此類患者多患有高鉀血癥,也就是血液中鉀離子的含量比較高,因而香蕉、楊桃、橘子等含鉀量比較高的水果,最好不要食用。

3、腸胃問題的患者
胃炎或以腹瀉為主的結腸炎:應以甘平水果為主,少食寒涼水果。
十二指腸潰瘍:酸性水果會增加胃液酸度,從而加重不適,因而山楂、檸檬、楊梅等酸性水果要避免食用。
胃酸分泌不足:或是萎縮性胃炎的患者,進食酸性水果,反而有治療的效果。

知道了水果要按自己體質挑選,接下來小編就要教大家伙兒更好的怎樣吃水果。
做到這4點,吃水果可以更養生1、控制水果的量
再好的東西,一次性吃太多,反而會適得其反。即便是甘平性水果,攝入過多也有營養不均衡的可能。

所以,水果也要適量吃,每天200~350g,即1~2個拳頭大小就好。
比如:
成人每天攝入荔枝的量不超過12個,橘子不超過3個,芒果1~2個足以。
2、空腹不要吃酸性水果
早晨起來,胃里沒有食物,若是吃了如檸檬、山楂等酸性水果,會增加胃液酸度,導致胃部不適。

可以選擇吃蘋果、香蕉、葡萄等甜度較高的水果,或是在進食之后再吃些酸性水果。
3、水果要巧搭配
避免長期吃同一種水果,因為同一種水果的營養相同,長期食用反而會導致某一種營養素的缺乏。
水果的選擇盡量多樣化,且最好做到每天一種。(文/切小嵐 圖/網絡綜合)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