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一直熱著會熱出病嗎(熱熱熱男子多臟器像)
發布時間:2025-05-17閱讀(20)
這天,也太熱了吧?

該怎么去形容最貼切?


熱到一出門
腳底板燙到跳起來…
熱到我和烤肉之間
就差一撮孜然…
熱到“遍地開花”不夸張…

小狗也被地面燙得來回換腳
這幾天太陽高照
氣溫直線上升

截至今天8時47分
廣東有9個高溫橙色預警
和84個高溫黃色預警生效
陽光猛烈,紫外線強

高溫天氣將持續到什么時候?
據@廣東天氣
7月13號之前
廣東各地最高氣溫
將普遍達到35℃~37℃

7月13號之后
雷雨天氣將會出現
不過這雷雨終歸難解暑熱



高溫天氣下
不少小伙伴們直呼:
熱死了!熱死了!
這雖是一句口頭語
但在現實中
是真有可能發生!


近日,河南鄭州的張大爺突然嘔吐昏迷,被送到醫院搶救時,醫生監測到他身體的核心溫度已達42.3℃,體內所有的臟器就像在水里“煮”過一樣,出現了肝功能損傷、腎功能損傷。
報道視頻顯示,一名醫生在給患者扇扇子,另一名則給患者噴稀釋酒精,大家用各式方法給患者降溫。

接診醫生表示,患者張大爺是在接近40℃的戶外連續工作兩個小時后,暈倒在了路旁。
“除了扇扇子噴稀釋酒精,我們還用亞低溫治療儀給患者降溫,為患者鋪、蓋了冰毯,頭上也戴了冰帽,都是為了盡快把他的體溫降到安全范圍之內。”醫生說。
張大爺入院后,檢查發現他出現肝功能不全、無尿、腎功能不全、休克等癥狀。人體的核心溫度一旦升高,血流會隨著心臟射血,供應全身的臟器,所有的臟器就像在水里“煮”過一樣,會出現多臟器功能不全的表現。
在迅速降溫后,考慮到張大爺有高溫暴露且伴隨意識障礙、多臟器受損,醫生判斷張大爺為“熱射病”。


當長時間處于高溫下,人體產熱和散熱失去平衡,導致體溫調節障礙,汗腺功能衰竭,人就會中暑。
● 輕癥中暑
可表現為頭暈、頭疼、面色潮紅、口渴、大量出汗、全身乏力、心悸、脈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
● 重癥中暑
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可以表現為這3種類型的混合型。嚴重的話,可以導致死亡。
張大爺得的“熱射病”就是重癥中暑的一種,對人的生命危害最大,死亡率超過50%!

這種病的癥狀包括:
如果得了熱射病,體溫超過40℃,這么高的體溫會對大腦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導致腦細胞大量死亡。
大腦在全身器官中產熱量最大,熱量消耗占全身的1/3。同時,腦細胞也非常嬌嫩,承受不起40℃的高溫。

一些經過搶救幸存下來的熱射病患者,有的長期處于植物人狀態......
醫生提醒,容易中暑的主要是戶外高溫環境下作業的人群,以及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和幼兒。


若發現自己出現中暑癥狀——
● 立即找一個陰涼處休息;
● 補充水分,小口慢飲;
● 解開領口扣子、領帶等,保持周圍通風,涂抹或服用解暑藥物;
● 休息后,如果沒有好轉,趕緊打個飛的去醫院!

若發現有人出現中暑癥狀——
● 對于輕癥患者
不要驚慌 ,將病人搬抬到陰涼的環境 ,坐下休息,讓他盡量放松。
如果經過上述處理,癥狀沒有緩解,反而持續加重,出現了呼吸困難、血壓下降、意識不清等癥狀,這就是重癥;
● 對于重癥患者
一定要及時撥打120電話。在等待過程中,可以用冰毛巾,敷在前額、頸部、腹股溝,進行物理降溫。


1. 喝藿香正氣水
首先,藿香正氣水的說明書中并未提到能夠治療中暑。
最重要的是,藿香正氣水含酒精 40~50%。不僅服用后無法開車,更可能加重脫水,讓中暑的損傷更嚴重。

2. 掐人中
掐人中毫無急救作用,而且掐人中還是個危險動作,可能導致失去意識的傷者呼吸道更不通暢,所以有潛在風險。
而且,很多昏迷后掐醒的,真的是痛醒的,就算不掐也會醒。

3. 突然猛喝水
夏季室外工作和運動會大量出汗,同時會伴有電解質的大量流失。
如果此時只是大量喝水,會導致人體出現“稀釋性低鈉血癥”,嚴重時可導致腦水腫昏迷。
因此,應該少量、多次飲水,有條件的話喝口服補液鹽、淡鹽水或運動飲料會更好。


1. 運動要講“套路”
炎熱的夏天,戶外鍛煉一定要注意時間,不要在太陽最烈、日照最強的正午鍛煉,可以選擇晨練或是太陽下山后鍛煉,也不適宜進行長時間的爬山或者跑步運動。
2. 這些人少去“曬太陽”
熱射病等中暑的發生,與個人體質也有關系,老人、小孩、孕婦以及患有慢性病的人群,本身體質就比較差,要盡量減少在烈日下的活動,也不要長時間呆著高溫潮濕的環境中。

3. 要多喝水
夏天出汗多,運動的時候還要注意及時喝水,補充體內流失的水分,可以適當喝點淡鹽開水,避免因為大量流汗導致的體內電解質紊亂。
4. 有情況要及時發現
其實,在發生熱射病之前,很多人都會有點征兆,比如,感覺頭暈沒力氣,胸悶心慌氣急,有的還會面色潮紅、大量出汗、心跳加速,但有些人對這些癥狀不重視,繼續硬撐,就可能發生熱射病這種嚴重的后果。

編輯:梁杰祥 責編:趙瑩
來源:廣東天氣、深圳衛健委、深圳急救、丁香醫生等
審核:苗景銳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36164.html
上一篇:龍鄉蜜三刀做法(山東美食蜜三刀)
下一篇:六條新風尚是哪六條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