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牛的出肉率包括牛骨嗎(詳解不同部位的牛肉)
發(fā)布時間:2025-05-17閱讀(24)
上至西式大宴、下到快餐漢堡,牛肉都是當仁不讓的主角,由《莊子》中庖丁解牛的典故,和《淮南子·齊訓(xùn)篇》“一牛之體,齊味萬方”的見解,便可知國人食牛由來已久那么對于牛肉,你了解多少呢?,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guān)于牛的出肉率包括牛骨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牛的出肉率包括牛骨嗎
上至西式大宴、下到快餐漢堡,牛肉都是當仁不讓的主角,由《莊子》中庖丁解牛的典故,和《淮南子·齊訓(xùn)篇》“一牛之體,齊味萬方”的見解,便可知國人食牛由來已久。那么對于牛肉,你了解多少呢?
牛肉所含的能量和營養(yǎng)成分較豬羊家禽有獨到之處:超高的肌氨酸,使它對增長肌肉、增強力量大有裨益,富含鋅鎂可以增強免疫系統(tǒng)——古人用之勞軍,看來是很有道理的。此外與其他肉類不同,牛肉的各個部位在滋味和口感上有很大區(qū)別,因此根據(jù)烹調(diào)的目的來做合適的挑選是很有必要的,感興趣的話,一起來看看吧,不同部位的牛肉適合做什么?
牛頸肉(又稱牛領(lǐng)、脖頭)
肥瘦兼有,肉質(zhì)干實,肉絲橫順不規(guī)則,帶一些筋,韌性也比較強。適宜制餡或煨湯,做牛肉丸也不錯。
肩肉
由互相交叉的兩塊肉組成,結(jié)實而富有彈性,纖維較細,口感滑嫩,適合燒烤、燉、燜,也是咖喱牛肉的上選。
上腦
位于肩頸部靠后,脊骨兩側(cè),肉質(zhì)細嫩多汁,脂肪交雜均勻,有好看的大理石花紋。口感綿軟,入口即化,脂肪低而蛋白質(zhì)含量高,是涮火鍋的首選,也可煎,炸和燒烤。
眼肉
一端與上腦相連,另一端與外脊相連。外形酷似眼睛,脂肪交雜呈大理石花紋狀。由于肋脊部的運動較少,眼肉肉質(zhì)細嫩,脂肪含量較高,口感香甜多汁,適合涮、烤、煎。
胸肉
在軟骨兩側(cè),主要是胸大肌,纖維稍粗,并有一定的脂肪覆蓋,肉味甘甜膠質(zhì)含量較高,適合燉、煮湯,煮制的話口感較嫩,肥而不膩。
外脊(西冷)
是牛背部的最長肌肉,肉質(zhì)為紅色,這個部位有脂肪沉積,因此也會有大理石斑紋。外脊肉形很好,可以切成大塊,因此可以做牛排,也適合炒、炸、涮、烤。
里脊(牛柳或菲力)
是沿牛的帶骨腰椎肉內(nèi)側(cè)剝離下的腰下肌凈肉,是牛身上最嫩的部位,大部分都是脂肪含量低的精肉,也就是低脂高蛋白,最適于生拌、熘炒、燒烤。里脊需用小火烹制,以免走味變澀。
臀肉(米龍、和尚頭)
很瘦,肌肉纖維較粗大,脂肪含量低。肉味香濃,適合炒菜、烘烤、煎炸。
牛腩排
取自腰窩至大腿的部分,肥瘦相間,肉質(zhì)稍韌,肉味濃郁,口感肥厚而醇香。適合清燉或咖喱。
腱子肉
分前腱和后腱,腱子肉中的脂肪含量很少,熟后有膠質(zhì)感。適合鹵、醬。
PS:歡迎添加關(guān)注全國首個養(yǎng)牛行業(yè)公益性平臺中國養(yǎng)牛聯(lián)盟zgynlm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3702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