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有人調查了全國各地房價情況,房地產行業怎么樣了?
發布時間:2025-06-25閱讀(17)
|
嘿,您知道嗎?最近這二手房市場可熱鬧了,而且變化那叫一個大。以前那些想著在二手房交易里狠狠砍一筆價的買家,現在可沒那么容易了。
就說上海的張斌吧,以前他買房可有一套自己的“談價準則”,那就是一上來就砍價 100 萬??勺罱?,他可傻眼了。他一直盯著浦東一個板塊的房子,有一套總價 900 萬左右的。這房子地段是不錯,也好出租,可戶型有硬傷。張斌就覺得這是個砍價的好機會啊,第一次報價就直接砍到 800 萬。然后呢,他就和業主開始了漫長的拉鋸戰,業主一直希望他能再加點,二三十萬也好,可張斌就咬死了自己的報價。他心里還盤算著呢,這戶型不好的房子,再掛兩三個月賣不出去,業主肯定得向他低頭。 但沒想到啊,10 月份出了一攬子房地產重磅新政,這市場一下子就變了。10 月上海全市二手房成交了 2.2 萬套,環比大增 63%呢,張斌關注的那個浦東板塊,10 月的二手房成交量比 7、8、9 三個月加起來還多。就這么著,那套他覺得有硬傷的房子,居然以比他報價高了五六十萬的價格成交了,被別人“截胡”了。張斌也沒辦法,只能眼睜睜看著。后來他還想在這個板塊繼續找性價比高的房子,結果發現成交量上去了,議價空間卻小了,能大幅度砍價的房子幾乎沒了。 上海的陸瑋是專門做市中心高端住宅交易的房產經紀人。他說啊,過去兩年,高端住宅談價格的時候,降個幾百萬甚至上千萬都很常見??勺罱@一個多月,這種情況越來越少了?,F在帶看量和轉化量都不錯,低價房源賣一套少一套,好多房東都開始漲價試探市場溫度了。比如說兩千多萬的房子,房東就把掛牌價漲個七八十萬。 廣州的江晴也有類似的情況。她本來打算賣掉市區的一套房產,最近有個客戶一上來就大幅砍價,她直接就拒絕了。為啥呢?她看到市場數據在回暖,就覺得沒必要降價賣房了,可以再等等看。 上海中原地產的盧文曦是個資深分析師,他說了,現在二手房議價空間縮小在一線城市樓市里可太普遍了。現在大概就兩種房子還有大幅砍價的空間,一種是總價幾千萬的那種豪宅,還有一種就是房子本身質量特別差的。其他那些正常的房源,業主對價格咬得可緊了。這就是 10 月份房地產新政出臺后的新情況。不僅“惜售”的業主變多了,漲價的業主數量也大增。雖然現在二手房漲價還不是主流,但一部分業主上調掛牌價這事兒,就說明市場風向已經變了。為啥呢?這背后其實就是成交周期縮短了,房子好賣了。以前業主掛個價,兩周沒人問,就慌了,趕緊降價?,F在呢,購房者可能看幾套房子,其中幾套不是賣掉了,就是房東漲價了,這購房者的心態就波動了。 再看看全國的情況,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70 個大中城市里,10 月份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有 8 個呢。四大一線城市二手房價格可是實現了 13 個月以來的首次上漲。國家統計局還有個問卷調查結果,受訪的房地產從業者對行業預期有很大變化。覺得未來半年內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會穩定或者上漲的比例都增加了不少,二手住宅這部分比例達到了 60.4%呢。 就說杭州吧,以前是典型的二手房“以價換量”的城市,放開限購后成交量是上去了,可價格一直下滑。但 10 月份不一樣了,根據貝殼研究院統計,全月杭州二手房網簽了 9120 套,創下全年最高紀錄,環比 9 月上漲 51.2%,同比去年 10 月也提升了 45.3%。而且這次價格也漲了,10 月網簽成交均價環比 9 月漲了 4.7%。以前那些被叫做“破發板塊”的杭州亞運村和“跌慘了”的未來科技城板塊,11 月以后都有不少漲價房源。 那這是不是就意味著樓市已經“止跌回穩”了呢?是短期行情還是長期趨勢呢?這可不好說。盧文曦覺得,從 10 月到現在的成交量來看,“止跌”是肯定的,一線城市樓市成交量同比、環比都大幅提升,價格上部分城市二手房也有小幅度反彈。但能不能“回穩”還得再觀察,畢竟市場情況不會一下子就定下來。以前集中出臺樓市政策后,市場會有個爆發期,這輪市場成交量的爆發估計能延續到 12 月上半月,12 月后半月交易動能可能就減弱了,一、二月份又是樓市傳統淡季。至于明年春天市場會不會延續熱度,現在還不知道呢。不過要是后面市場疲軟,估計還會有政策來保持溫度,把市場真正穩住。鏡鑒咨詢的張宏偉也說,核心一二線城市要樓市“止跌企穩”,樂觀估計得到明年下半年,現在還沒完全做到量價止跌,市場還有不確定性,部分城市交易量和價格的反彈有沒有持續性,得再看看。(www.ws46.com)
一、宏觀經濟背景下的房地產行業(一)經濟增長與房地產的關聯 房地產行業在過去幾十年一直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之一。它與眾多上下游產業密切相關,從建筑材料、家電到金融服務等。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房地產需求旺盛,一方面是由于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對住房的剛需持續增加;另一方面,經濟發展帶來居民收入提高,改善性住房需求也不斷涌現。 然而,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型,經濟增速有所放緩。這對房地產行業產生了深遠影響。經濟結構的調整使得對房地產的依賴度逐漸降低,但房地產行業的規模和影響力依然巨大。例如,在一些三四線城市,房地產曾經作為拉動經濟的主要手段,過度開發的問題逐漸顯現,庫存積壓成為影響市場健康發展的因素之一。 (二)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對房地產的作用 貨幣政策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顯著。過去寬松的貨幣政策,如低利率和信貸寬松政策,刺激了房地產投資和購房需求。大量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推動房價上漲。但近年來,為了防范金融風險和穩定房地產市場,貨幣政策逐漸趨于穩健。央行通過調整利率、準備金率等手段,控制房地產市場的信貸規模。例如,提高房貸利率使得購房者的購房成本增加,抑制了一部分投資性購房需求。 財政政策方面,政府通過土地供應、稅收等手段調控房地產市場。在土地供應上,合理規劃土地用途和供應量,影響房地產的開發規模。稅收政策如房產稅的試點等,對房地產的持有環節進行調節,增加房產持有成本,一定程度上影響市場預期和投資行為。 二、房地產市場供需現狀分析(一)住房需求變化 1. 剛需人群分析 剛需購房人群依然存在,主要包括新婚家庭、外來務工人員等。隨著城市化進程進入中后期,大城市的人口虹吸效應仍然明顯,一二線城市的剛需購房需求有一定的穩定性。例如,一線城市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學畢業生留城就業,他們對小戶型、交通便利的住房有需求。但同時,高房價與收入之間的矛盾也使得剛需購房存在困難,需要政府通過保障性住房等政策來緩解。 2. 改善性需求特點 改善性需求在當前市場中占比較大。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住房品質、面積、配套設施等方面有更高要求。這部分人群往往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他們關注的重點包括小區環境、物業服務、周邊教育和醫療資源等。而且,改善性需求對房屋置換的流程和成本較為敏感,比如二手房交易的稅費、新房的交房時間等都會影響他們的決策。 3. 投資性需求趨勢 投資性需求在政策調控下受到較大抑制。過去,房地產被視為穩定的投資渠道,大量投資者涌入。但隨著“房住不炒”政策的深入實施,房地產投資的回報率逐漸降低,特別是在一些人口凈流出的城市,投資性房產面臨租售比不合理、房價下跌等風險。 (二)住房供應情況 1. 新房供應特點 新房供應在不同城市呈現出不同特點。在一二線城市,土地資源稀缺,新房供應相對有限,開發商更加注重產品品質和差異化競爭。例如,一些高端樓盤會配備智能化家居系統、豪華裝修等。而在三四線城市,由于前期土地供應較大,新房庫存問題仍然存在,開發商面臨去庫存壓力,部分樓盤可能會通過降價促銷等方式加快銷售。 2. 二手房市場現狀 二手房市場在當前房地產市場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一些熱點城市,二手房的成交量和價格對市場走勢有重要影響。二手房的供應受業主出售意愿、市場預期等因素影響。近期,部分城市二手房價格反彈,議價空間縮小,這與市場政策調整和供需關系變化有關。同時,二手房市場的信息透明度和交易規范性也在不斷提高,例如一些城市建立了二手房交易平臺,規范房源信息發布。
三、房地產行業政策解讀(一)“房住不炒”政策持續深化 “房住不炒”是當前房地產政策的核心指導思想。這一政策旨在引導房地產市場回歸居住屬性,避免過度投機。政府通過限購、限貸、限售等政策措施,限制不合理的購房需求。例如,限購政策在很多熱點城市實施,規定本地戶籍和外地戶籍的購房套數,從需求端穩定市場。限貸政策通過調整首付比例和房貸利率,控制購房杠桿率,防范金融風險。限售政策則限制房屋在一定期限內的交易,抑制短期投機行為。 (二)保障性住房政策發展 保障性住房政策是解決中低收入群體住房問題的重要途徑。包括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等多種形式。公租房主要面向低收入群體,提供租金低廉的住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則重點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住房困難,其租金低于市場水平;共有產權住房讓購房者和政府共同持有產權,降低購房成本。這些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實施,不僅滿足了部分人群的住房需求,也對穩定房地產市場起到積極作用。 (三)城市規劃與房地產發展相關政策 城市規劃政策對房地產發展有著深遠影響。例如,城市的功能分區規劃決定了不同區域的房地產開發類型和價值。在城市核心商業區,往往以商業地產和高端住宅開發為主;而在產業園區周邊,會配套建設適合產業工人居住的住房。此外,城市的交通規劃、公共設施規劃等也影響房地產的價值。如地鐵沿線的房產往往具有更高的價值,因為交通便利性是購房者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 四、房地產市場的區域分化(一)一二線城市市場特點 1. 一線城市 一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具有高度的穩定性和吸引力。經濟發展水平高,就業機會多,吸引大量人口流入。土地資源稀缺導致房價長期處于高位,但市場需求依然強勁。同時,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更加規范,政策執行力度強。在當前市場環境下,雖然房價漲幅得到控制,但市場的抗跌性強。例如北京、上海的核心地段房產,無論是租賃市場還是買賣市場都有穩定的需求。 2. 二線城市 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呈現出分化趨勢。一些強二線城市,如杭州、南京、成都等,經濟發展迅速,產業結構優化,人口持續流入,房地產市場發展良好。這些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市場都有較高的活躍度,房價也有一定的上漲空間。但部分二線城市由于產業發展滯后、人口外流等問題,房地產市場面臨較大壓力,庫存積壓和房價下跌的風險并存。 (二)三四線城市市場現狀 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受宏觀經濟和政策影響較大。在棚改貨幣化政策實施期間,三四線城市房價出現了一波上漲行情。但隨著政策調整和棚改的逐步結束,市場需求逐漸回落。一些資源枯竭型城市和人口凈流出城市,房地產市場面臨嚴峻挑戰,新房和二手房價格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開發商和投資者都面臨較大損失。不過,也有部分三四線城市由于靠近大城市,能夠承接大城市的產業轉移和人口外溢,房地產市場仍有一定的發展機會。
五、是否還能買房的綜合分析(一)購房者的自身情況評估 1. 經濟實力考量 購房者首先要評估自己的經濟實力,包括收入水平、存款、負債情況等。如果是貸款購房,要根據自己的收入計算能夠承受的貸款額度和還款期限。一般來說,每月的房貸支出不應超過家庭月收入的 30% - 50%,以確保生活質量不受太大影響。例如,一個家庭月收入 2 萬元,每月房貸支出最好控制在 6000 - 10000 元之間。同時,還要考慮購房后的裝修、物業等費用。 2. 住房需求緊迫性 如果是剛需購房者,如急需住房結婚、孩子上學等,需要根據自身需求和市場情況盡快做出決策。可以優先考慮交通便利、周邊配套設施完善的區域。對于改善性購房者,要綜合評估現有住房的出售情況和目標住房的性價比。如果是投資性購房,需要更加謹慎,要充分考慮房產的增值潛力和出租回報率,目前投資房地產的風險相對較高,尤其是在非熱點城市。 (二)市場因素分析 1. 城市和區域選擇 在選擇購房城市和區域時,要考慮城市的發展潛力、人口流入情況、產業結構等因素。如前文所述,一二線城市和部分有發展潛力的強二線城市在房地產市場上相對更有優勢。在區域選擇上,關注城市的重點發展區域,如新興產業園區、城市副中心等,這些區域的房產往往有較大的增值空間。例如,深圳的南山科技園周邊房產,由于聚集了大量高科技企業,房價一直居高不下且有上漲趨勢。 2. 市場趨勢判斷 要關注房地產市場的趨勢,包括價格走勢、成交量變化等??梢酝ㄟ^關注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房價數據、當地房地產交易中心的數據以及咨詢專業的房地產中介來了解市場情況。如果市場處于上升期,且有持續的政策支持,可以適當考慮購房;如果市場處于下行期或者不穩定狀態,要謹慎決策。同時,要注意市場的季節性變化,一般春季和秋季是房地產交易的旺季,市場活躍度較高。 總之,當前房地產行業正處于深度調整期,是否買房需要綜合考慮自身情況和市場因素。購房者要做好充分的市場調研和財務規劃,謹慎做出決策。
|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49862.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