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6-30閱讀(17)
饅頭是既普通又很“神秘“的主食之一。同樣的食材,不同的操作便會是不同的效果。饅頭“個頭”小還有點硬,這是家庭蒸饅頭常常遇到的;而賣的饅頭暄軟而蓬松,連“個頭”也大了。其實,就是制作工藝上的差別。饅頭店多了醒發的工序,而家庭蒸制時都會揉好胚立馬上鍋。

那么,餳面是怎么回事?蒸饅頭的面要餳面嗎?首先要說的是蒸饅頭只需“醒面”,勿需“餳面”。
“餳面”是怎么回事?
由此可以看出,餳面是剛和好的面,在未起發且不成型(如,胚)之前,可以”考慮“的一個工序,也叫笫一次醒面。
餳面的作用及饅頭不用餳面的原因“餳面”是讓面粉中的細小蛋白質顆粒“收縮”起來,與面團中的水分子結合后,才能伸展開來。伸展開的蛋白質分子相互融合就組成了蛋白質網狀結構。剛和的面,好多蛋白質分子還沒有來得及與水分子結合,其網狀結構還不徹底,餳面是給它時間。
饅頭(除刀切外),還多了揉制饅頭胚的工序。揉制饅頭胚既是個技術活,也要用力,揉制要達到無裂痕,收口小。甭說,這個揉胚過程,相當于是”動態”中的“餳面”,同樣達到了“餳面“的效果。

再說了,饅頭胚還有一個醒胚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將成型品靜置,讓其借助溫度濕度自然”長大“,以達到膨脹和松軟的目的,這也是饅頭店“饅大且很軟”的”秘笈“,按行業語來說,“醒胚”就是”二次醒發“。


二次醒發是讓連續膨脹的面胚,有個應力松馳和結構重建的時間,消除面團在發酵過程中形成的內應力。這一過程,也有重新喚起面團中酵母菌的性能,有利于重新“喚醒”酵母菌,繼續發酵。這樣,使饅頭胚多孔且更加均勻,蒸出的饅頭更加才松可口。
由此看出,蒸饅頭如果還要去餳面,是多此一舉,完全沒有必要。這樣做的結果,若是夏季,會是面團“發過了”,操作起來費時費力。
結語
餳面是一個無氧的過程,要在氣溫較低的狀態下進行,否則由于溫度的影響,會使面團膨脹程度增強,特別是夏季。餳面適用不揉面團而炸制的麻花、油糕、油條、油品等油炸食品;更適用于死面,如烙制死面餅、搟制面條。對于常蒸圓饅頭的人來說,都不會去餳面的。不過,如果是蒸制刀切饅頭,由于少了揉胚,餳面是必經之工序。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52332.html
下一篇:驗孕棒什么時候用最準確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