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大暑煮茶(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發布時間:2025-06-30閱讀(14)
夏季是一個熱情奔放的季節,天氣酷熱,清風難尋,尤其在今天,進入大暑啦~正如俗語所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最是一年狂熱時,幾場大雨過后,不少地方卻加入到“街頭看?!钡男辛?,然,這依然抵擋不住暑氣的肆掠,暑天最需要的就是解暑止渴,小編今天就介紹幾個解暑止渴茶療方,趕緊看正文喲!

每當夏天,烈日炎炎,氣溫很高,人們總會感覺口干,頭昏,乏力,很不好過。這是因為外界的高溫使得人體溫度不易散發,暑氣迫人之故。暑熱汗出較多,人體體液遂致損失。故渴是人體中水分不足的生理現象,是作用于咽喉部位的感覺。當人汗流浹背、口舌干燥時,飲上一杯綠茶立刻就止渴了。是因為茶湯與具有麻醉作用的乙醇飲料(例如啤酒)不同,與汽水、果汁飲料也不同。汽水、果汁等飲料能夠吸收人體的一些熱量,起到清涼作用,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脫水、體溫平衡紊亂等問題。如若飲一杯熱茶,不但可以生津止渴,而且可使全身微汗,暑熱隨汗而出,則暑解,津生而渴止。這就是茶不同于其他飲料的效應。
喝熱茶比喝冷飲更能加速胃壁收縮,促進胃的幽門啟開,使水及茶湯中有效成分很快進入小腸而被吸收。這不僅滿足了人渴時對水的需要,而且還使茶清熱消暑的有效成分起作用較快。喝熱茶能夠促進汗腺的分泌,加快水分從皮膚上的毛孔滲出并揮發掉。蒸發的汗越多帶走的熱量就越多。
1.單味茶
鹽茶(《方劑講座》)
茶葉、食鹽適量,開水沖服。有祛熱解暑,補液止渴作用。
2.茶加藥
(1)石膏茶(《太平圣惠方》)
生石膏60克,紫筍茶末3克。先將生石膏杵為末,加水500毫升煎至約250毫升,用以沖泡茶汁。日1~2劑,溫服。能清熱瀉火,解毒鎮痙。用于中暑、流感、流行性乙型腦炎、胃火牙痛等。
(2)消暑止渴茶(《歲時廣記》)
百藥煎、細陳茶各等分,烏梅肉適量,以沸水沖泡10分鐘。日1劑,不拘時服。能消暑,生津,止渴。用于暑熱,口渴、汗出、胸悶及中暑之癥。
(3)茉莉花茶(《食療本草學》)
茉莉花3克,青茶3克,藿香6克,荷葉6克(切細)。以沸水浸泡5~10分鐘即可。日1~2劑,不拘時頻飲。能清熱解暑,化濕。用治夏季感受暑濕,發熱頭脹,胸悶少食,小便短少。
(4)武夷清源茶餅(《實用中成藥手冊》)
茶葉、檳榔、車前子、烏梅、甘草等共44味。制成茶劑,每塊重7.5克。每次15克,開水沖泡或水煎飲服。具有祛風解表、健脾和胃、消食導滯、理氣止痛、止吐止瀉功效。用治中暑、感冒、惡寒發熱、頭痛昏眩、食積腹脹、泄瀉、痢疾、瘴氣等。
(5)萬應甘和茶(《實用中成藥手冊》)
茶葉、藿香、紫蘇、厚樸、蒼術、白術等共15味。制成茶塊,每塊9克。日1次,每次9克,用沸水沖泡10分鐘,溫服。若感冒發熱,則另加生姜、蔥白、蘇葉少許同煎服。有芳香解表、升清降濁、燥濕和中之功。主治感冒發熱、腹痛吐瀉、暑濕泄瀉等癥。
3.代茶
(1)枸杞疰夏茶(《攝生方》)
枸杞子、五味于各等分,研末,開水浸泡,封存3日,即可飲用,每日不拘時代茶飲。具有清暑祛熱,去虛勞,補精氣的功效。主治疰夏證,體力勞動汗出過多,陰虛口干,肺虛咳嗽等癥。
(2)暑茶(《中國藥茶》)
青蒿15000克,石膏12000克,薄荷葉15000克,甘草3000克。制成茶劑,每包40克。日3次,每次1/3包,開水沖泡飲服。具有清涼解暑功效。用治中暑,或預防暑熱。
(3)生津茶(《慈禧光緒醫方選議》)
青果5枚,金石斛、甘菊、竹茹各6克,麥冬、桑葉各9克,鮮藕10片,黃梨(去皮)兩個,荸薺(去皮)5個,鮮蘆根兩根。將梨、蘆根、麥冬、荸薺、藕取汁,青果搗爛,與金石斛、竹茹、桑葉、甘菊切碎后煎湯,稍冷卻,加入上述5種鮮汁,和勻服。有養陰潤燥,生津解渴的功效。
【本文選自《林乾良醫學叢書:中國茶療(2版)》(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林乾良、陳小憶編著),來源于悅讀中醫(微信號ydzhongyi)。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授權云南中醫(微信號yunnanzhongyi)編校發表,轉載請保留版權聲明?!?/p>
平臺推薦最受歡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準媽媽必備!新生兒黃疸這樣拿下!
拔火罐,不同顏色罐印預示身體的不同問題
本平臺為云南省中醫藥管理局主辦的官方今日頭條號,如您還未訂閱,請添加訂閱,免費獲取更多實用權威健康養生內容,或可關注“云南中醫”微信號(yunnanzhongyi)。
溫馨提示:本平臺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52978.html
下一篇:麥吉麗精華功效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