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獨角獸吃的食物(每天要吃1斤重的食物)
發布時間:2025-06-30閱讀(18)

當我們往嘴里送下一口食物后,它將經歷食道-胃部-腸道,然后再從另一端排出體外,這其中胃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有種哺乳動物不大相同、有些異類,那就是鴨嘴獸,這種本就奇異的動物,沒有胃。

鴨嘴獸當然不是可以不吃不喝的家伙,事實恰恰相反,它們每天需要花費12個小時覓食吃食,還要吃掉自身體重20%的食物以維系生命,換算一下,一只成年鴨嘴獸5斤,也就是要吃掉大約1斤左右的食物。
這就好比一個100斤的“萌妹子”一天要吃掉20斤的肉,說實話,有點兒驚人。

可是沒有胃,鴨嘴獸怎么消化如此之多的食物呢?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鴨嘴獸沒有胃是因為它們的日常飲食不需要消化,那么問題就來了,鴨嘴獸的日常飲食是啥?它們吃什么,又是怎么吃的呢?

鴨嘴獸吃什么?
鴨嘴獸吃肉,它們以底棲的無脊椎動物,比如昆蟲、軟體動物、蠕蟲幼蟲等為食,有時也吃小魚小蝦,甚至龜類,作為一種半水生動物,鴨嘴獸下水的目的很單純,就是為了覓食,而且它們也需要依賴水捕獲獵物,每天上上下下800次,就是鴨嘴獸的日常生活。

之所以不停地往返水面和水底,主要是受限于鴨嘴獸的潛水時長,它們每次在水中只能待30秒左右,隨后就得到水面換氣,因此它們捕食的速度很快,而且也不會在水中進食。

鴨嘴獸喜歡在岸邊挖洞休息,更熱衷于到水底覓食,通常情況下的它們,上岸睡覺懶洋洋、下水找食煥精神,一個猛子扎下去,它們會立刻用臉皮上的褶子擋住眼睛、耳朵、鼻孔,暫時關閉視覺、聽覺和嗅覺,完全靠一張擁有電磁感應的嘴感知水底淤泥中的獵物所在,一旦有所發現,鴨嘴獸們就會用它們鏟子般的嘴連蟲帶泥一起挖起。

關于鴨嘴獸的嘴,我們多說兩句,不像鴨子嘴那樣是硬的,鴨嘴獸的嘴很柔軟,有人將其形容為“有著橡膠質感”,更重要的是,這張嘴能夠幫助它們探測到周圍的電場和運動,也就是說可以感受到周圍物體的移動和肌肉收縮,以及可食用的生物體,方便它們在水下捕食。

鴨嘴獸怎么吃?
鴨嘴獸不僅沒有胃部,它們還沒有牙。雖然幼年時期的鴨嘴獸會長出牙齒,但是不久后這些牙齒就會掉落且不再萌出,只剩下牙槽骨和角質化的牙齦。
由于一方面需要浮出水面換氣,另一方面沒有牙齒,因此在捕到獵物后,鴨嘴獸就會先將食物填滿腮幫子,同時吞點兒石子、沙礫,浮出水面或者上岸后再用頜骨擠壓、舌頭攪拌食物,使獵物們和石子沙礫得到充分研磨,最終再將稀爛的食物吞下,這些食物會從食道直接進入腸道,進行消化吸收。

重點來了,鴨嘴獸的食道是直接連著腸道的。實際上,人們認為,鴨嘴獸原本是有胃部的,但遺憾的是,它們的胃部要么沒有完全形成,要么在演化過程中失去了胃。
如今我們所見的鴨嘴獸,在本該是胃的地方,只有一個很小的、無法分泌消化酶的“口袋”,這個“口袋”更像是一個食物暫存通道,控制通過的食物量而已,并無幫助消化的作用,很難和我們常說的“胃”劃等號。

簡單來說,胃是分解食物的器官,大部分哺乳動物的胃都能夠分泌胃蛋白酶和胃酸,也能軟化食物促使酶發揮作用,因此在促進食物消化中起到重要作用。如果我們把范圍擴大一些,鴨嘴獸不是唯一一種沒有胃的動物。

與鴨嘴獸同樣奇特的針鼴以及許多魚類(比如鯉魚科的魚類)也沒有胃,科學家推測,這些“無胃”動物(多達5000多種,大部分為魚類)的祖先們可能都經歷過一個特殊時期。
在那段時光里,它們所依賴的食物為甲殼類,甲殼類動物碳酸鈣含量很高,無需胃酸進行中和,久而久之,身體也就不再分泌胃酸及胃蛋白酶了,而且既然有得吃、能消化、能生存,產生這兩種物質的基因也就逐漸消失了,所謂的“胃”也就不復存在了。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5494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