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再饞也不能吃的動物部位(煮熟了還是不能吃)
發布時間:2025-06-30閱讀(11)
腐壞的肉還能吃嗎?當然不能吃了,不過這只是針對人而言,如果任何生物都不能吃腐壞的肉,那么肉根本也就不會腐壞。
導致肉類腐壞的罪魁禍首就是自然界中的各種寄生蟲以及微生物,當一直動物死去,它的免疫系統便會停止運作,此時身體內部的和外部的各種微生物就活躍了起來。這些細菌開始大快朵頤,而它們在享受這頓盛宴的同時也會導致尸體的降解,隨著尸體降解程度的加深,一股難聞的腐肉氣味也就飄散了出來,特別是高度腐敗的尸體,其味道不僅令人難以接受,如果長時間與其近距離接觸,這股味道將會留在身上數天難以消散。那么,這股腐肉的味道到底是什么呢?

肉中是含有大量蛋白質的,而動物死亡后,身體中的蛋白質將會逐漸發生水解,而蛋白質水解之中就會產生一種化合物,即五亞甲基二胺,其化學式為NH2(CH2)5NH2,這是一種具有一定毒性的二胺化合物,所以通常被稱為“尸毒素”,也稱為“尸胺”。
尸胺在常溫下是一種漿狀液體,且顏色較深,所以尸體的腐爛程度越高,就越是會呈現出黑色,而且尸胺還擁有明顯的腐臭氣味,所以它就是尸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肉中的蛋白質和氨基酸在細菌的降解作用下還會產生另外一種有機化合物,即四亞甲基二胺,其化學式為NH2(CH2)4NH2,這種化合物通常被稱之為“腐肉堿”,也叫“腐胺”。

腐胺的顏色就沒有尸胺那么重了,在常溫下,它是一種淡黃色的液體,顏色很淡,有時近乎于無色,但它同樣也有臭味,所以它就是尸臭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一般我們所說的尸臭就是由尸胺和腐胺共同構成的。不過腐胺和尸胺并不只出現于尸體之中,在人的口氣和男性的精液中也可以找到相關的成分。尸胺的毒性雖然不算很大,但腐肉中的含量卻很大,所以腐肉是絕對不能吃的,況且那么臭,我們也難以下咽。不過人雖然不吃,但在自然界中卻有著一些專門以腐肉為食的動物,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禿鷲了。

有人說禿鷲那光禿禿的頭頸就是常年吃腐肉落下的毛病,其實并不是。
禿鷲只所以選擇在進化的過程中褪去頭頸的羽毛,恰恰是為了避免一頭扎進腐肉堆中時弄臟羽毛,所以說禿鷲雖然是食腐動物,但與其它禽類一樣,還是很愛干凈的。那么為什么禿鷲吃腐肉就不會生病呢?首先,禿鷲的免疫系統能夠很好地對抗腐肉中的各種細菌和毒素,其次,禿鷲有著消化腐肉的利器,那就是“胃酸”。胃酸我們不是也有嗎?的確,我們也有,但我們的胃酸和禿鷲的胃酸,在酸度上可是差別很大的,人的胃酸PH值通常在0.9到1.8之間波動,而禿鷲的胃酸PH值卻可以在0到1之間徘徊。

PH值0到1,這個數據是不是感覺似曾相識?沒錯,這個就是初中化學課上老師告訴我們的硫酸的PH值。
因為禿鷲胃酸的酸性極強,所以腐肉中的細菌和其它微生物都會在禿鷲的胃酸中失去活性,這就是禿鷲能夠食用腐肉的奧秘所在。禿鷲的胃酸PH值如此之高,難道不會把禿鷲自己給腐蝕掉嗎?PH值和腐蝕性并不是一回事,它們并不是直接相關的,只有對于一些氧化性較強的酸性物質而言,它們的PH值才與腐蝕性呈現正相關的關系,比如硫酸和硝酸等等。也許你會這樣想,我們雖然沒有禿鷲這般強大的胃酸,但我們可以把食物進行加熱呀,為什么加熱后的腐肉還是不能食用呢?

首先,腐肉很臭,將腐肉加熱之后,那股子味道就更是難以形容了,正常人是根本無法下咽的。
其次,將腐肉充分加熱之后,腐肉中的各種細菌及微生物的確都會被殺死,但除此之外,腐肉中還有很多耐高溫的物質,比如剛才所說的具有毒性的尸胺就是其中之一,腐肉中含有大量的尸胺,大量攝取之后會對健康造成較大的危害,另外,同樣具有耐高溫能力的肉毒素對于人體的危害就更大了,所以腐肉即便充分煮熟,還是不能用以充饑的。包括人在內,每一種生物在世界上都有著其獨特的生存方式,而這種生存方式是與其自身身體相適應的,所以生存的智慧在于“順應規律”,而非“對抗自然”。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