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感恩節烤雞怎么做好吃(西方感恩節的C位美食)
發布時間:2025-06-30閱讀(23)

西方的感恩節剛剛過去,而火雞一直占據著節日餐桌上的C位。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每年感恩節這一天,美國人會吃掉超4500萬只火雞。不僅食客愛它,就連美國著名的政治家本杰明·富蘭克林都特別推崇它,認為它是一種“品性高貴”的鳥類。
那么,這位感恩節明星到底有何特別?
顏值不高,胸肌發達
作為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我們能見到火雞的場景屈指可數。因此,一只不在餐桌“躺平”、活蹦亂跳的火雞長啥樣?有哪些特性?可能很多人并不清楚。
火雞體長110厘米左右,是普通家養雞的3~4倍。它渾身布滿黑棕色的羽毛,頭上“空空如也”,幾乎全禿,頸部還長著一串串紅色的肉瘤。求偶時,這種其貌不揚的鳥類也會像孔雀一樣,展開自己的扇形尾羽。

火雞在感恩節大餐中占據C位。
野生火雞在危機四伏的林地生活,因此熱愛群居,擅長飛行并且身手靈活。前幾年,美國常有“野生火雞損害農作物、破壞花園”的報道,州政府因此鼓勵民眾對其進行狩獵。
但現在,餐桌上常見的火雞,多為人工繁育。它們不愛動,性格溫順。為了滿足人類對食材的高要求,這些養殖火雞往往長著厚重的胸肌。也正因如此,它們體重超標,難以飛行,甚至連正常的繁殖都受到限制。此外,它們的羽毛也被培育為白色,這樣便不會任由深色色素在皮膚上留下瑕疵。
能“催眠”?
營養價值高倒是真的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的報告,火雞的營養價值不容忽視。
它的蛋白質含量略高于普通的雞肉。每100克雞腿中的蛋白質含量為16克,而同等重量的火雞腿含有20克蛋白質。
眾所周知,膽固醇含量過高會對血管、心臟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相對于牛、羊等常見肉,火雞中的脂肪和膽固醇都極低。而且,火雞肉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在適量攝入的情況下對人體健康有一定保護作用;此外,它還含有較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如鐵)等其他營養成分。
很多火雞愛好者反映,吃完火雞人總是困困的。難道,火雞肉還有催眠的效果?
美國塔夫茨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這一傳言并不準確。
雖然火雞中所含的色氨酸,確實有助于身體產生血清素,參與調節睡眠周期。但許多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譬如魚和大豆),按重量計算,色氨酸的含量與火雞相同甚至更多。這么一對比,火雞在誘導嗜睡方面的聲譽似乎過于夸張了。
感到疲倦,更可能是因為感恩節盛宴后,血液向堆滿大餐的消化道聚集。所以,別再讓無辜的火雞背鍋了。
能吃能保暖,但養殖成本高
主流觀點認為,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火雞首先在墨西哥被馴化。16世紀,西班牙探險家將它帶到歐洲,進行選擇性繁殖,然后又被帶回美洲。和牛、羊、豬一樣,人們一開始似乎僅僅是覬覦它的食用價值。

野生火雞。
多項發表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表明,生活在美國西南部的土著普韋布洛人(Pueblo)曾獨立馴化火雞。研究人員推測,可能是火雞美麗的羽毛吸引了這些土著。他們迫不及待地嘗試大量飼養,并將其羽毛用于制造裝飾品、服飾、毯子,將骨頭打造為儀式中使用的工具。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的考古學家Brian M. Kemp表示:“火雞羽毛的保暖性遠勝于兔毛。”
然而,事情并沒有預想中的那么順利。很快,普韋布洛人就發現,養殖火雞的成本太高了。當時,火雞的主要飼料是玉米,和人類一樣!據估算,平均每人每年飼養一只火雞,就能消耗當年1/4的玉米收成。因此,養火雞的熱潮逐漸退卻。
在大多數古代文明中,火雞還是象征高貴身份的物種。比如,在瑪雅地區,火雞骨骼就經常出土于宗教廟宇和貴族墓葬。
被富蘭克林賞識
差點成美國國鳥
據傳言,大名鼎鼎的富蘭克林曾極力舉薦火雞作為美國的國鳥。
這一說法源自一封他在1784年寫給女兒的信。他在信中寫道:
“就我個人而言,并不希望用禿鷹代表我們的國家。它品性惡劣,不以誠實手段謀生……相比之下,火雞是一種體面得多的鳥類,而且是真正的美洲原產鳥。”
很多學者認為,這只是富蘭克林的一個玩笑。
對此,美國國家檔案館表示,這封信確實存在,但富蘭克林并未將它寄到自己的女兒手中。他只是私下將此信件發送給一位法國經濟學家和思想家,供其翻譯。美國的部分歷史學家認為,富蘭克林并不是真心想推薦火雞作為國鳥,而只是在諷刺當時的世襲條令。
即便如此,我們依然可以從中感受到火雞的特殊地位。

◎編譯作者:陳之涵
◎內容來源:
https://www.livescience.com/benjamin-franklin-turkey-national-bird
https://phys.org/news/2016-11-turkeys-major-ancestral-pueblo-life.html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1-11-myths-thanksgiving-nutrition-debunked.html
https://phys.org/news/2014-11-heritage-turkey.html
往期精彩回顧
還在為做家務吵架?干活兒的好處可不止健腦、防癌,趕緊轉發給家屬!
剛剛,人類首次向近地小行星“開炮”!NASA發射撞擊器保護地球
劍指蒼穹!月壤到“地”一周年,探測器依舊在深空中持續探索……
爸爸更冷靜,媽媽更暴躁?其實是娃的頭皮在“施魔法”
2022
開啟訂閱季
《科學大觀園》2022年訂閱開始啦!
想了解最新的科學前沿嗎?
想避免被謠言欺騙嗎?
想掌握實用的科學知識嗎?
《科學大觀園》全部可以滿足你!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