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美食>豬身上哪個部位的五花肉好吃教你如何識別豬身上各部位的肉
發(fā)布時間:2025-07-10閱讀(7)
豬肉是最常見的食材之一,可以說不管在哪里都離不開它的身影,也是食用肉最多的一種。豬肉有各個不同部位,每個部位都有著不一樣的口感,不一樣的肉質(zhì)。
廢話不多說,先上一張小編自己畫的豬肉部位區(qū)分圖。(純手工畫的哈,歡迎吐槽)

豬肉各部位區(qū)分圖
下面是對于豬肉常用部位的簡單介紹。
豬供嘴(豬的嘴鼻子):
一般賣鹵菜的小攤上都有這個,也是小編喜歡的之一。在我們四川豬供嘴基本上就是鹵了后涼拌起來,好吃不得了。
豬耳朵:
和豬供嘴一樣在我們這里一般屬于涼拌菜。當(dāng)然還有烘干后,成臘豬耳朵。每逢過節(jié)或來客人時,拿出來切上一盤,喝著小酒,別說有多好吃了。
豬臉肉:
一只豬只有兩塊豬臉肉。可用于小炒,可用于油煎。
油煎豬臉肉先用鹽和醬油淹15分鐘入味,然后下鍋煎,煎好后用甜面醬或香辣醬蘸著吃,那味道好吃極了,也可以用于像北京烤鴨那樣用面皮包著去吃。
槽頭肉:
槽頭肉當(dāng)然也叫做豬頸肉、血脖。就是豬頸部的肉,這個部位有很多的血管和氣管,豬容易得淋巴結(jié)所以小編不建議大家吃這個部位的肉(純小編個人意見)。
梅花肉:
和里脊肉挨在一起,聽說每只豬身上只有5、6斤梅花肉,吃起來特別的香嫩,整個切下來瘦肉就占90%,絕對不會油膩。建議煎烤。
里脊肉:
是靠近豬背脊骨的肉,是豬身上最最最嫩的肉了。建議小炒。
前腿肉:
前腿肉肉質(zhì)較嫩,是由三分之一的肥肉和三分之二的瘦肉組成。瘦肉之間有油層。可以做餃子餡。
后腿肉:
奶奶曾說過,后腿肉瘦的就是瘦的,肥的就是肥的。后腿肉比較結(jié)實(shí),吃起來有點(diǎn)硬。
五花肉(精五花):
五花肉又稱三線肉,精五花比較均勻。用于紅燒,粉蒸,煙熏。
奶脯膘(奶脯肉、下五花肉):
位于豬腹底部,有很薄的一層瘦肉,肉質(zhì)差。
肘子(豬蹄):
肘子這個部位的肉很好吃,蘇東坡曾用它制作美食名字就叫做“東坡肘子”。肘子分前后肘,前肘瘦肉多,皮厚,筋多,肥而不膩;而后肘因結(jié)締組織較前肘比較多,所以皮韌,質(zhì)量教前肘差。對于蹄子來說,前蹄要比后蹄好,前蹄瘦肉較多,用于紅燒鹵;而后蹄皮薄,則用于熬湯比較好。
豬尾巴:
就是豬的尾巴了,皮厚膠質(zhì)重。由皮質(zhì)和骨節(jié)組成,臘豬尾巴是最好吃的也是最香的。偷偷的告訴你,豬尾巴可以補(bǔ)腰力喲。
最后小編想說,其實(shí)還有一樣是個好東西,那就是豬腦了,一般我都是用來下火鍋的。你們也可以嘗嘗味道不錯喲!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6473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