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山西蕎麥羊肉面苦蕎面做的陜西美食
發布時間:2025-07-10閱讀(8)
陜西人對面食情有獨鐘,一日三餐總離不開面食,加上陜西八大怪之一的“油潑辣子”真的是“聊咋了”。陜西人好像就有面“癮”,好多同事去南方出差超過3天的會自帶一瓶“油潑辣子”,說是專門為 泡面準備的。陜西人吃面也是花樣繁多,把面粉發揮的淋漓盡致。數百年來就沒有改變過。
“驢蹄子面”相傳是女皇武則天出游到當今的乾縣過去叫奉天,視察陵園建設,返回長安的路上下起了暴雨,大雨傾盆無奈只能在一農戶家中避雨。農家婦人哪敢怠慢,可是天子駕臨啊,便拿出家中最好的東西來招待,唯恐惹怒圣駕。婦人用白面加鹽做成皮,蕎面加蕎灰堿做成燙面,白面做皮,蕎面夾芯用刀切成薄片下鍋煮熟,加上調料,辣子面、蔥花、潑上滾油,放上肉臊子才算是大功告成。
武則天平日宮中山珍海味,吃了這農家飯便覺口味獨特很是喜悅,贊口不絕。遣人去問農婦這是什么面,恰巧農戶家中的驢不知是人多受到驚嚇還是聞到了面的香味,想跨欄而出,蹄子已經跨上了驢槽,農婦大驚,要是驚動皇上可是要殺頭的,趕緊上前制止,隨口喊道“驢,蹄子”,隨從見多識廣,一頭驢倒沒在意,還以為是農婦說的是面的名字,回報給了武則天,女皇聽了后稱贊“驢蹄子面,怪不得這么筋道”皇帝金口玉言,“驢蹄子面”便由此得名。
一直到現在,驢蹄子面也是當地人們招待貴賓的美食之一。經過這么多年,其做法也有所改變。乾縣周圍還稱之為“驢蹄子面”,寶雞地區加它“削筋面”。做法大同小異,口味卻是越來越好。
這次介紹的面用的是苦蕎面粉和小麥面粉混合在一起和成的面團。蕎面屬于粗糧,筋性較低,用純蕎面和的面煮出來容易斷節,撈出來筷子一攪全爛了,用一半蕎面一半小麥面,小麥面筋性高彌補了蕎面的不足。
先將蕎面用開水燙一下,在小麥面中加點鹽和堿面用涼水和面,再把兩種面揉到一起。放一邊炒菜,菜炒好面也就餳的差不多了。


餳面的時間來炒點素菜,關于素菜關中地區叫“素臊子”,基本都是時令菜,吃湯面或者干面都可以放,營養也均衡。寶雞岐山的臊子面的素臊子還要講究五種顏色,暗合五行。
準備點蒜苔切成小段,豆腐切成小丁,胡蘿卜破開四瓣切成片,再來點蔥姜末。鍋中燒油,蔥姜熗鍋,倒入胡蘿卜和蒜苔翻炒幾下,加入鹽、十三香、生抽炒至斷生倒入豆腐丁翻炒。出鍋前放點雞精提鮮。



面餳好后,揉成長條,分成兩份按扁。用搟面杖搟成1.5到2里面厚的牛舌狀。再用刀切成薄片,切的時候撒點干面粉,邊切邊往后拉,以免粘連。下鍋煮2開即可撈出。


碗里放入臊子肉,撈出來面的熱量正好能把肉化開。再放上素臊子,調入鹽、醋、油潑辣子攪拌均勻即可食用。


過去農忙時間干活回來已經很累了,也沒時間去搟面,直接和好面一切就可以煮了。這也被人們稱做懶人面。老輩人尤其是經過六十年代艱苦日子的人吃面基本是不嚼的,可能是希望這碗面能撐久一點時間,還不知道下頓能不能吃上飯。現在生活優越了,沒有人再為溫飽問題苦惱。讓我們珍惜眼前所有的一切,感恩所有的人!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65390.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