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好吃的民間美食令無數人垂涎三尺最美家鄉美食推薦官
發布時間:2025-07-10閱讀(5)
#最美家鄉推薦官##湖南省首屆旅游發展大會#
4月清明時分,又到了吃蒿子粑粑的季節,放眼望去,田野河畔都是采蒿者。于是我也決定隨母親去采蒿。一路上,看見一望無際的菜花,猶如海洋上翻滾著金色的波浪。我只感覺走入了畫卷中。
“現在這片地是我們的了。”母親講,顯然她指的是土地里長的蒿草,不然她才不會如此“霸道”。一株、兩株……空氣中彌漫著青蒿的芳香,清香而潤喉,像濃縮的春天的味道。招徠了許多蝴蝶蜜蜂環繞著翩翩起舞。

(圖片來自網絡)
我之前只吃過蒿草粑粑,不曾采摘過,對它的樣子很是陌生。母親知我是個“書呆子”,就趕忙采過三四株遞與我說:“你瞧仔細了,照著樣子采,別搞錯了對象。”找尋半天,才寥寥幾株。
“這里,好多。”母親溫柔呼喚,我趕緊過去。嫩嫩的青蒿長得水靈水靈的,翠綠的葉子向四面叉開。猶如封神榜中楊戩的銀尖寶戟,來頭不小,可真是否如此神奇?我回去翻翻藥書,里邊記載:青蒿古名菣,全株可入藥,味苦,清熱,解暑,除蒸,截瘧。看來,這可真是“天賜神器”。我們采了一上午,滿載而歸。低頭卻看見兩手的指甲里都黝黑黝黑的,是剛才掐嵩時蘸了汁水才留下的。
接下來就是將它們精加工了。母親先擇去其中的爛葉子和臟物,放入水中洗凈,接著焯水。她燒了好大一鍋水,待沸騰以后便將青蒿全部倒入其中,像下面條那樣。等青蒿全部沒在沸水中煮過七八分鐘,母親再把它們打撈出,放入冷水盆中漂洗過一次。鍋中、盆中全部都被青蒿染成了綠色。這大概是青蒿剛在作著拼命掙扎,很轟烈也很忠貞,始終不變生命的本色。

(圖片來自網絡)
母親把蒿草揉捏成團,再揮起鋒利的菜刀將它們剁碎剁細成齏粉狀。這時的蒿草已再也辨認不出原來的模樣,像一團綠泥,與糯米粉均勻攪拌后它們便有了造型。母親捏下一塊,揉搓一陣,一個個滾圓的丸子傾刻而成,母親將它們擺好,再拿一塊蒙著白紗布的木板往上一扣,輕輕一摁,再用力捶扁。掀開板子,只見十幾個粑粑就作好了。母親將它們一一貼到油鍋上煎炸,不一會兒就冒起了煙。拿筷子翻個面,只見原來的“豆蔻少女”都已變成“黃臉婆”了。幸好翻得及時,否則變成了“黑臉包公”,那可是吃不得的。母親時機看得極準,夾出鍋時,不出一點差錯,正好熟了。
剛出鍋的蒿子粑粑,熱氣騰騰,撒上點糖,夾一個入口,開始酥脆,慢慢的又松又軟,吞下肚,回味無窮。
文/羅劍鑌 (株洲市作協會員,現在長沙教書,愛好寫作)

【征集】
今年,湖南將舉辦首屆全省旅游發展大會,譜寫文旅產業發展新篇。由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推出的“最美家鄉推薦官”(https://newxhn.voc.com.cn/portal/tougao/index#/?id=56)活動已經正式啟動。同時,聚焦美食,曬春光,曬家鄉,新湖南·湘菜頻道正式啟動“最美家鄉美食推薦官”征文活動。家鄉好食材、好菜品、土特產、美食掌故、民間大廚……家鄉美食記憶,歡迎來稿,一經篩選即可推送。來稿文章須為原創作品,有真情實感,主題鮮明,條理明晰。體裁不限,散文、隨筆、特寫均可,800—2000字左右,配圖片更佳。來稿請發送至郵箱115624755@qq.com,請在“郵件主題”處注明“最美家鄉美食推薦官征文”,作者須留個人簡介等相關信息。湖南日報、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湘菜頻道等媒體平臺將從來稿中擇優刊登,獲獎作品將獲得相應的榮譽證書或獎品。

[責編:陸薇]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65806.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