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10-21閱讀(6)
在我的記憶中,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是蒼白而又極富誘惑力的,
說它蒼白是因為我們家鄉(xiāng)的端午幾乎沒有什么風俗活動。
我們這里是山區(qū),沒有河、更沒有湖,因此沒有龍舟可賽;也沒有大米,更沒聽說過糯米,也不知道水草繩為何物,因此無粽子可吃。
汪曾祺先生有一片著名的散文《端午的鴨蛋》,文中說端午節(jié)要系百索、放黃煙子,熱鬧的很,我們這里都沒有;汪先生還說,他們那里端午節(jié)午飯要吃“十二紅”,就是十二道紅顏色的菜,像什么炒紅莧菜、油爆蝦、咸鴨蛋之類,在我們這“山高水貧”的地方更是聞所未聞了。

當然,我這樣說,并不是我們這里不過端午,相反,家鄉(xiāng)對端午特別重視。無論窮“富”,各家各戶在端午節(jié)都要吃雞蛋。而且是每人至少一個。這對小孩子來說,端午節(jié)就有了無可抗拒的誘惑力。誘惑在什么地方?一方面,在“雞屁股就是家庭銀行”的那個貧窮時代,雞蛋是頂尖的奢侈品,平日里是沒有人舍得吃的。只有端午節(jié)這天,小孩子才會擁有一個完整的、屬于自己的雞蛋;另一方面,我們這里的習(xí)俗,端午節(jié)吃雞蛋可以避邪,更有小姑娘吃了雞蛋皮膚會像蛋清一樣白,男孩子吃了雞蛋身體會像蛋黃一樣地實的吉利說法……
我是一九六六年生人,當時生活貧困,很少能吃上幾頓飽飯。幼年最刻骨銘心的記憶就“餓”。哪怕是野菜、樹葉也是限量的。雞蛋更是奢侈品中奢侈品,只有生小孩“坐月子”的產(chǎn)婦和生病住院的重病之人才有吃雞蛋的資格。在那種情況下,端午的雞蛋那簡直就是天上的蟠桃、地上的仙丹——一個渾圓的雞蛋就是端午的全總涵義。
相當年,一進五月,心里就開始惦記上了那個端午的雞蛋,每天都會掐著手指計算,盼望著太陽走得快一些,讓端午來得早一些。五月初四晚上,甚至興奮地覺都睡不著,躺在床上,瞇著眼睛,看著母親小心翼翼從麥甕(wèng)的旮旯里搬出雞蛋甏(bèng)子,將雞蛋一個一個地小心地放在鋪有棉絮的筐子里,心里恨不得現(xiàn)在就把這些雞蛋生吞下去……
第二天一大早,睡意朦朧中,鼻中飄進煮雞蛋的清香之氣。于是眼未睜開,一個骨碌爬將起來,直奔廚屋。這時便看見母親正把煮好的雞蛋舀到一個放有涼水的盆子里。我欲伸手,母親急忙用一個筐子將盆子蓋住:這雞蛋可不是隨便吃的,要等到開飯,由父親親手派發(fā)給每個人……家中我兄妹五個,我是最小的,雞蛋按年齡從大到小依次發(fā)放,雖然我是最后一個,但是,每次我得到的雞蛋卻總是最大的……

那時吃飯,是沒有餐桌的,全家人也不聚在一起吃飯。誰盛了飯,自己隨意找個地方吃。所以,領(lǐng)到了雞蛋,盛了飯,找一個僻靜之處,把雞蛋拿出來,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左轉(zhuǎn)右轉(zhuǎn),前轉(zhuǎn)后轉(zhuǎn),要好好地欣賞和把玩一番,直至不小心摔破了,才小心翼翼地將皮剝掉,先用舌頭添上一番,然后念叨著“我要吃雞蛋,我要吃雞蛋了”,下很大的決心,猛合雙眼,張開大嘴,把雞蛋放進去,但牙卻舍不得咬下去……
在我們這里,端午的雞蛋是清白的,不做任何的加工,因此稱“白煮雞蛋”,吃得時候也不準吃咸菜什么的,說只有這樣吃,才能起到避邪作用。
后來聽一個本家爺爺說,端午吃了真正的“白煮雞蛋”,以后做人就會像蛋清一樣清清白白,像蛋黃一樣實實在在。現(xiàn)在想來,本家爺爺說得很有道理,現(xiàn)在之所以有很多人做官要貪,經(jīng)商耍奸,做事不實在,很可能是現(xiàn)在生活水平高了,這些人在端午的時候,沒有吃過真正的“白煮雞蛋”的緣故吧!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9217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