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云南最難忘的十道美食十二種特色美食
發布時間:2025-10-21閱讀(6)
最近云南就是熱搜體質,美食、美景、氣溫、山歌、打跳等等,不放過任何一次上分的機會,吸引半個中國的人齊聚云南,網友直呼:“云南今年贏麻了!”那我們就來看看,云南的美食到底“贏”在哪里?
一、壇子肉


相傳明末清初,永歷皇帝逃難到云南騰沖,即使在這危急關頭,也要伺候好挑剔的味蕾,隨同逃亡的御廚絞盡腦汁,用當地土雞結合宮中秘方,最終做出來這道壇子雞交差。

光有雞可不夠,還需一個特制瓷壇,將云腿、鮮蘑菇、干貝等各色佐料,與炸制過的油雞共同放入壇中燜燉一小時,才終于成就了這道菜。

即使再美味的珍饈,也抵擋不住歷史的巨輪,不久之后永歷皇帝便敗亡,他手下的人也四散流離,經過歲月沉浮,這道壇子雞逐漸回歸大眾,走入了尋常百姓家,也送到了我們的餐桌上。

二、俠辣

在云南怒江,有一道特殊的菜,名叫“俠辣”,怒族語中“俠”的意思是肉,“辣”指的是燒酒,因此“俠辣”又叫肉酒,意為酒燉的肉。

俠辣是當地少數民族招待貴客的佳肴,平時輕易吃不到,原料最好使用山地野雞,滋味會更加鮮美,雞肉用酥油炒制后,加入大量燒酒燉煮五六分鐘即可出鍋,這樣獨具匠心的烹飪方式,讓酒香融進肉里,使雞湯化入酒中,二者相互交織,奇香四溢,肉質醇厚。

第一次吃俠辣的人,通常會被它金燦燦的外表所欺騙,以為只是普通的雞湯,一口下去,涕泗橫流,才恍然大悟,感嘆它的奇妙。

三、折耳根豆腐

在云南,折耳根豆腐可謂是家喻戶曉,學校門口的美食攤中,必有它的一席之地。


炭火烤制的豆腐表皮焦香,內里軟嫩,提前用單山蘸水拌好的折耳根酸辣爽口,豆香草香交織,滋味奇特。

折耳根豆腐在小吃界的地位,和榴蓮在水果界的待遇不相上下,喜歡的人奉若至寶,討厭的人退避三舍,這么多年來,對它的評價一直兩極分化,但這并不影響它成為云南特色美食的代表。

四、雞豆涼粉

雞豆涼粉雖然名字中帶雞,但和雞毫無關系,雞豆是云南麗江特有的一種野生豆子,這種豆子做出來的涼粉呈灰黑色,因此又叫黑涼粉。

雞豆涼粉雖然外觀樸素,但味道卻不容小覷,涼吃熱吃都可以,夏季的時候,當地人會將涼粉切成長條狀,放入辣椒、花椒、韭菜、酸醋等拌勻食用,開胃爽口。


到了冬季,又會將它切成塊狀,用香油煎炸后沾上調料食用,香酥爽滑,堪稱是下酒必備,很多第一次見到它的游客,都會將它錯認為臭豆腐。

五、豌豆粉

在云南的大街小巷里,隨處可見賣豌豆粉的攤販,作為歷史悠久的民間小吃,由雜糧制作而成的豌豆粉,香味獨特,口味鮮嫩,深受當地人喜愛。


新鮮出爐的豌豆粉色澤金黃,細膩滑嫩,切成小塊后,加入油鹽醬醋和辣椒,就是一道消暑美食;豌豆粉油炸后,無需任何調料,空口吃就風味絕佳。

六、燒肉米線

云南人是米線的重度愛好者,一天三頓不停歇,從來不會膩,米線的做法更是五花八門,各有各的特色,但每一種都好吃。

燒肉米線是云南騰沖的特色美食,它的制作方法也非常別致,與以往我們吃過的米線都不同,先將配菜和五花肉用炭火烤制,切碎拌料放入米線,最后鋪上一塊手掌大的烤五花肉,才算色香味俱全。


剛端上桌的米線色彩豐富,紅綠相間,光看著就讓人食欲大增,配菜葷素兼有,米線圓潤爽滑,先腌后烤的五花肉更是別有一番滋味,焦香而不油膩,搭配米線吃進嘴里,真是回味無窮!

七、大救駕

說起大救駕,又不得不再一次提及永歷皇帝,據說他當年逃亡至騰沖時,已經好幾日不曾飽腹,饑腸轆轆之下,去農戶家中覓食,主人把家里最好的食材都拿出來做成一盤菜。

永歷皇帝吃得心滿意足,說:“炒餌塊救了朕的大駕。”自此之后,騰沖炒餌塊又被稱為“大救駕”。

切成三角形的餌塊薄如紙片,只放鹽與配菜一同炒制,出鍋后清香撲鼻,色彩明快,吃下去便覺香辣適中,令人大快朵頤。

八、米灌腸

第一眼看到米灌腸,很多人都會被它深沉的外形勸退,以為是什么黑暗料理,其實它是麗江納西族的一道特色美食,將豬血、米飯以及各種香料拌在一起,然后灌入處理干凈的豬腸,蒸熟后就是米灌腸。


剛出鍋的米灌腸還冒著熱氣,切片后香味撲鼻,口感軟糯,即使燙嘴,也忍不住一塊接一塊的送入口中,很多游客雖然一開始抗拒,但只要吃過就欲罷不能,臨走還要給親戚朋友們捎上一些。


九、燒餌塊

“云南十八怪,粑粑叫餌塊”,這句歌謠傳遍了大江南北,可見餌塊在云南的地位,燒餌塊算得上是昆明最早的快餐,至今已有百年歷史,曾有一位美食家還把燒餌塊稱為“昆明漢堡”。

將做成餅狀的餌塊放在無煙炭火上烤,到兩面焦黃之時,涂抹醬料,放入火腿蔬菜等,卷成半圓形拿在手上吃,既方便又美味。


十、石板粑粑

你聽說過火燒不壞,水澆不裂的石板嗎?這種石板就產自云南貢山縣,當地的怒族、獨龍族們還會把它當鍋具來制作食物。

石板粑粑就是一道以石板為鍋,攤上面漿烙制而成的主食,用甜蕎粉和紅糖調和成面漿,即使不放一滴油,粑粑也不會粘鍋,相反還特別松軟,帶著天然古樸的風味,讓人食之難忘。

十一、香竹飯

香竹飯又叫竹筒飯,是云南眾多民族都愛制作的一種風味飯食,將香竹作為容器,把泡好的米裝入竹筒,然后用樹葉堵住筒口,放在火上烤,待竹子水分蒸發干凈,就可以吃了。


熱乎的米飯浸透了竹子的清香,每一粒米都晶瑩剔透,軟糯適口,別具一番風味。


十二、乳扇沙琪瑪

“云南十八怪,牛奶做成片片賣”,說的就是大理名吃乳扇,凡是到大理旅游的人,都要來嘗一嘗,乳扇的吃法多樣,可生吃、油炸、碳烤,還可以做成甜點,乳扇沙琪瑪就是最受歡迎的一種做法。


乳扇沙琪瑪的制作方法與傳統沙琪瑪大不相同,其主要原料還是乳扇,做成甜點后,既中和了膻味,又保留了奶香,甜而不膩,不僅本地人喜歡,外地朋友也愛不釋手。

云南地形地貌復雜,氣候多變,民族混居,因此飲食文化也是多姿多彩,就連很多本地人都只了解冰山一角,但這也是云南的獨特印記,吸引著無數游客去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樂于分享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如果您喜歡我的分享,就轉發 收藏 點贊支持一下吧!您的每一個贊,都是我繼續努力的動力,感恩支持,感恩陪伴!
本文由千貝探昆明原創,抄襲必究!歡迎關注,帶你一起漲知識!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92585.html
下一篇:工作單位應該怎么填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