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一日游徒步推薦來戈壁徒步的創業者
發布時間:2025-10-21閱讀(7)


茫茫戈壁,烈烈西風大漠孤煙,長河落日遙遠的荒漠中,隱藏著蒼涼卻美好的風景或是為了尋找創業的真諦,又或是想目睹神佛的風采我們來到這處名為戈壁的地域愛上這座名叫敦煌的城市這里有沉睡千年的洞窟,有風吹不散的壁畫這里有會鳴叫的沙山,有永不干枯的湖水這里的每一個山丘都暗含玄機,每一座關隘都有傳說這里匯集著四海八荒的吃喝玩物人群熙來攘往,食客觥籌交錯置身其中,我們暫且忘記凡塵俗世,感受靈魂的升華相信每一位來敦煌的觀光者,都會感同身受,穿越千年
景點攻略篇
大漠佛國,文化圣殿——敦煌莫高窟
推薦指數:五顆星
建議游玩時間:3小時以上
開放時間:旺季(4月1日-11月30日)07:30-18:00,淡季(12月1日-3月31日)09:00-17:30
門票價格:全價票238元,外賓票258元,優惠票148元,特優票20元,免票(免費參觀)
敦煌市東南方向25公里處,鳴沙山東麓,這里的一切都被漫天的風沙籠罩。然而就在這片荒漠的深處,竟隱藏著讓無數人神往的佛教圣土——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敦煌境內莫高窟、西千佛洞的總稱。作為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莫高窟于1987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走進莫高窟,我們能看到那鱗次櫛比、重重疊疊的洞窟猶如蜂巢鑲嵌在斷崖上。雖經千百年自然和人為的破壞,莫高窟仍保存洞窟492個,珍藏壁畫4.5萬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
當你在游覽莫高窟的時候,一定會被那一幅幅色彩豐富、奧妙無窮的壁畫藝術所吸引。莫高窟壁畫多繪于洞窟的四壁、窟頂和佛龕內,以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跡、神怪等為主要題材。你看那壁畫中神態逼真、含笑自如的菩薩,姿態嫵媚、凌空翱翔的飛天,神秘善良的九色鹿,不奏自鳴的各類樂器,仿佛把人們帶入神仙天國。
莫高窟石窟可劃分為禪窟、殿堂窟、塔廟窟等,它們是設置宗教雕塑和壁畫的神殿,是僧侶從事宗教活動的場所。在石窟中,占據主要位置的是一座座佛像形象的彩塑。與印度石窟中的石雕不同,莫高窟的彩塑為泥塑,且多為一佛二菩薩的三身組合。
這里的彩塑與頂部的壁畫、地上的蓮花磚,構成一個充滿宗教氛圍的文化圣殿。我們抬頭望向那些神態莊嚴肅穆的佛陀,頓時覺得人是如此渺小。這些偉大的作品將時間凝固,在洞窟中將永久地傳承下去。
注意事項:
1.莫高窟實行實名預約制,參觀莫高窟前請您提前在莫高窟參觀預約網(www.mgk.org.cn)預約購票。
2.請勿將大包、拉桿箱、照相機、自拍桿、攝像機等物品帶入窟區,請在入口處免費寄存。
3.愛護文物人人有責,禁止在洞窟內拍攝、刻畫、涂寫、觸摸壁畫、彩塑等。
山泉共處,沙水共生——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
推薦指數:五顆星
建議游玩時間:3小時以上
開放時間:淡季(11月24日-12月31日)07:30-18:00,旺季(01月01日-11月23日)05:00-20:30
門票價格:110元
歷來水火不能相容,沙漠清泉難以共存。然而在敦煌戈壁,鳴沙山與月牙泉相依相偎,共同走過千年歲月,直至今天。
鳴沙山,在漢代被稱為神沙山、沙角山,魏晉時始稱鳴沙山。山由流沙堆積而成,因沙動成響而得名。據史書記載,在晴朗的天氣,即使風停沙靜,山體也會發出絲竹管弦之音,遠傳數十里,在敦煌城中都可以聽到。這一奇景在《敦煌縣志》中被譽為敦煌八景之一——“沙嶺晴鳴”。當游人登山下滑時,山體也隨即發出嗡嗡隆隆的鳴聲,或如天籟之音,轟然作響,或如地府管弦,錚然有聲。
白天,我們攀山而上,雖深一腳淺一腳,前進一步后退半步,但有沙鳴聲作伴,仍感樂趣無窮。更神奇的是,白天游人登山下滑,將大量的流沙從山頂滑下來,但一夜之間,這些沙粒又可憑借風力重新回到山頂,恢復原來的形狀。古文獻中也有“經宿吹風,輒復如初”的記載。
鳴沙山群峰懷抱中,有一汪碧水,因形似一彎新月而得名月牙泉。
古代,月牙泉被稱為藥泉,清代始稱月牙泉。其水質甘洌,清澄如鏡,宛如沙海中一顆晶瑩閃光的翡翠,鑲嵌在沙山群峰之中,“月泉曉澈”也被譽為敦煌八景之一。月牙泉內產有珍稀的鐵背魚和中藥材七星草,據說有醫治百病、延年益壽、催生壯陽的功效。因此當地百姓有七星草、鐵背魚、五色沙子“三件寶”的說法。
從沙鳴山爬下,我們漫步月牙泉岸邊,碧波粼粼,蘆葦隨風而動,感覺別有一番韻味。千百年來,雖有烈風勁吹,沙塵飛揚,泉水從來沒有被流沙掩埋,也始終沒有被蒸發干涸,令人匪夷所思。其實,是四周高聳的沙山保護了這汪泉水。風進入泉區,會在山體引導下行成上升旋風,把泉四周大量流沙帶上山頂,或拋向山峰的另一側。因而,是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月牙泉“綿歷千古,沙不填之”的神奇。
“山以靈而故鳴,水以神而益秀。”愿這一稀世美景永駐人間。
注意事項:
1.欣賞或拍攝月牙泉有兩個最好的角度:一是爬上鳴沙山頂,俯瞰月牙泉;二是近距離的平視月牙泉。
2.爬鳴沙山時,請按照景區的指示牌,在本景區規定的登山范圍內進行活動,千萬別獨自在區域外玩“探險”,以免危害到自身安全。
3.滑沙、摩托車等項目要在鳴沙山玩,月牙泉是沒有的,所以可以先游覽鳴沙山再去月牙泉。
4.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景區現有旅游觀光車12輛,每輛可搭乘10人,單程10元/人,全程往返20元/人。
5.游客進入景區后,可根據自身需要租賃防沙鞋套,15元/雙。
野蠻生長,極致浪漫——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推薦指數:四顆星
建議游玩時間:2-3小時
開放時間:6:00-22:00,19:00停止售票,19:30停止入園
門票價格:全價票120元/人,優惠票95元/人
從敦煌市區向西北方向行駛180公里左右,我們來到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
這里的砂石巖層逐漸裸露出地表,替代了原本空無一物的荒灘。繼續向前,不時有陣風突起,飛沙走石,狼嚎虎嘯,讓人心驚,這便是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也就是被人津津樂道的雅丹魔鬼城。
所謂魔鬼城,其實是由風化作用、流水沖刷作用相互影響形成的雅丹地貌景觀。其中大部分都是遠古時期遺留下來的湖盆或河床上的沉積層,因與巖層平行的定向風強烈地吹蝕著巖層裂隙,所以形成了我們今日看到的鬼斧神工的殘丘。
走進魔鬼城,像是走進了一座中世紀的古城堡。這里看似死寂,實則暗含生機。你看這里的每一個小丘,它們都是自然鍛造的傳奇。千百年來,它們從無到有,野蠻生長。
高聳的“英雄門”如天門般迎客入內,氣勢磅礴的“西海艦隊”雄踞蒼茫的黑戈壁之上,蓄勢待發。宛若天成的“獅身人面像”與“比薩斜塔”,自然之手與人造藝術,雖然隔著東西半球,卻驚人的一致。
夜幕降臨之后,如刀似箭的氣流在奇石山間穿行,尖厲的勁風發出恐怖的嘯叫,猶如千萬只野獸在怒吼,令人毛骨悚然。恍惚間,魔鬼城像有群魔起舞,令人探險者害怕又興奮。
憑借著荒涼、神秘甚至略帶恐怖的氣質,雅丹魔鬼城吸引著無數游客前來一窺究竟。的確,面對雅丹無邊的荒寂和野性的自由,任何人都會欲罷不能。
注意事項:
1.雅丹地貌所處戈壁荒灘,早晚冷,中午炎熱,游客應戴好遮陽帽、墨鏡,攜帶遮陽傘,必要時涂抹防曬霜,也要注意保暖。
2.公園面積較大,路途較遠,建議隨身準備一些食物和水。
3.雅丹地質公園具有科考價值,未經允許,禁止任何形式的改變自然地貌和周圍環境的活動,游客須注意保護原有的自然風貌。
塞外雄關,玉石傳說——玉門關
推薦指數:三顆星
建議游玩時間:1小時
開放時間:旺季(1月1日-10月9日)07:00-18:00,淡季(10月10日-12月31日)07:00-17:30
門票價格:90元(玉門關門票 觀光車票成人票)
結束魔鬼城之旅,驅車往東行駛80公里,我們來到了玉門關。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的這首詩,將一座塞外雄關牢牢澆筑在每一個國人心中。
關外,印著“玉門關遺址”五個紅色大字的石碑格外顯眼,背后是土蒼蒼的小方盤城。四野八荒間,依稀可見少許殘留的墩臺。耳畔傳來呼呼作響的風聲,卻飄不來一片樹葉,這讓游客心中不免升起一股蒼涼悲壯之情。
玉門關曾為古時重要的屯兵之地,在西漢時期和陽關同時設立,因西域往中原輸入玉石時取道于此而得名。當然了,這是史料的記載,民間的浪漫賦予了玉門關更多有趣的故事和傳說。
相傳絲綢之路暢通之后,西域于闐國的特產“和田玉”經此運往內地。奇怪的是,馱運玉石的駱駝一進城就口吐白沫,昏迷不醒。一個拉駱駝的老人提醒押運官:“駱駝入關生病,是因為你們從未祭祀關神,讓關神生氣了。”押運官問:“那如何才能消病除災呢?”老人說:“用上等玉石,在此城關門上鑲嵌一圈,這樣關樓就有了光彩,關神也就高興了。”押運官按老人的建議辦了,駱駝災病果然消除,平安到達了長安。關城因為城門砌了一圈玉石,從此就稱為玉門關。
注意事項:
1.從敦煌走西線前往雅丹魔鬼城時,車輛都會經過玉門關景區,過路即需要付玉門關的聯票。
2.玉門關周圍空氣干燥,陽光強烈,風沙較大,游覽前需要備足飲水和防沙防曬裝備。
玉門之南,玄奘歸途——陽關
推薦指數:三顆星
建議游玩時間:1小時
開放時間:旺季(4月1日-10月7日)08:00-20:30,淡季(10月8日-次年3月31日)08:30-19:30
門票價格:50元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代大詩人王維的千古絕唱《渭城曲》,讓敦煌陽關成為中國人的精神故鄉。而“陽關大道”,更是光明、希望和美好前景的代名詞。
陽關位于敦煌市區西南70公里處,因在玉門關之南而得名,與玉門關同為中國最早的海關、絲綢之路的咽喉。自西漢以來,許多王朝都把這里作為重要的軍事關口。高僧玄奘從印度取經回國,就是走絲路南道,東入陽關返回長安的。邊塞詩人岑參曾寫下“二年領公事,兩度過陽關”的詩句。
宋以后,陽關被無情的沙漠掩埋。而今,昔日的陽關城樓早已蕩然無存,僅有一座烽火臺仍傲然屹立著。
無論是玉門關還是陽關,都曾是古代重要的軍事關隘,一代代士兵在那里,為守護邊塞和平做出了卓絕的努力。或許,這正是戈壁最吸引人的地方。大漠荒原,金戈鐵馬,喚起人們內心的英雄主義情結。
注意事項:
陽關景區興建了陽關博物館,可以在里面游覽陽關都尉府、仿漢陽關等景點。
吃喝玩樂篇
大漠文化,美食寶地——敦煌夜市
推薦指數:五顆星
建議游玩時間:3小時以上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建議17:00-02:00時間段前往)
門票價格:免費
如果說莫高窟是敦煌的靈魂,那么敦煌夜市一定是這座小城最具煙火味的所在。
入夜,結束了一天的游玩。此刻我們直奔市中心的敦煌夜市,尋找最具戈壁風情的文創產品,拔草最有敦煌特色的當地美食。
敦煌夜市地處酒泉中心地區,從正門的大牌樓進去就是主街。那里,一排排小攤在賣各類工藝品。這些攤位都不大,但是東西都非常精美,壁畫、彩塑、水晶首飾、翡翠駱駝、敦煌絲毯、雕塑等應有盡有。他們將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湖等風景元素呈現在各種物件上,讓這些平凡的畫布、絲巾、葫蘆、木板變成獨特的藝術品。
你看,那邊的攤主正在現場制作手工木刻畫。四四方方的木板上,他們認真地刻著佛陀、菩薩、飛天、駱駝等圖案。在燈光下,這一切都變得鮮活起來了。
不遠處,有手工藝人正在小葫蘆上作畫呢。表面極其有光澤的雞蛋葫蘆,在手工藝人的手里成了畫板,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和生命。他們用細膩的筆觸塑造這只小葫蘆,一百多字的《心經》躍然于上,字跡清晰可見。不要小瞧這些微雕葫蘆,它們可是甘肅非物質文化遺產呢。
注意事項:
夜市里的藝術品普遍比景區里賣得便宜,想買紀念品的朋友不要錯過。
來敦煌,怎么能不品嘗當地美食。人都到了敦煌夜市,肯定要打卡幾家經得起吃貨考驗的當地餐館。敦煌人愛吃羊、雞、牛肉,對面食制作尤其講究。驢肉黃面、大漠風沙雞、臊子面……這些都是敦煌大街小巷最常見的美食,作為吃貨,怎能不嘗。
驢肉黃面
所謂“天上龍肉,地下驢肉”。在敦煌,就有這樣一道關于驢肉的名美食:驢肉黃面。
敦煌驢肉黃面里的驢肉為鹵制而成,一般叫醬驢肉,和《闖關東》里赫赫有名的醬牛肉做法別無二致,只是不同家做的驢肉可能還加了不同的香料,使其吃起來回口甘甜,口齒留香。
驢肉常有,而黃面不常有。
面食是北方主食的靈魂,所以驢肉黃面之中,最講究的當屬黃面。
黃面選用上等小麥粉,混合沙漠堿性植物,經拉面師揉、撬、甩條等多種手工工序精心制作而成,煮后略顯黃色,細如龍須,故得名黃面。
煮熟的黃面加上鹵好的驢肉,再配上淋上用香菇末、肉丁、水豆腐等制成的特色澆頭,即可成菜上桌。驢肉肉質細嫩,膠質豐富,面條有北方面食特有的韌性和嚼頭,大口吃起來,滿足感爆棚。
注意事項:
驢肉黃面推薦順張黃面館(地點:敦煌市金山路濱河世紀家園1號樓)。
大漠風沙雞
光聽名字就知道,這是道在敦煌戈壁才有的特色菜。
雄渾的大漠風光會讓人想到“黃沙百戰穿金甲”這樣的邊塞詩句。而這道“大漠風沙雞”竟能將那種大漠意境收納于碟盤中,著實讓人驚嘆。
大漠風沙雞借鑒了白斬雞的擺盤。雖然切分開,但仍然擺出一只雞的完整造型,顏色棗紅,香氣撲鼻,逗引人的味蕾。最神奇的是,雞肉上還撒著一層金沙,嘗一口才知道那是炸至金黃的蒜末。金沙豐富了雞肉的味道,又提升了菜品的審美趣味,真是點睛之筆。
敦煌炒榆錢
每年4月初,敦煌田地邊的榆錢成熟了,它的中間是種子,四周是薄薄的,形狀像極了銅錢,就被當地人稱為榆錢。每家每戶都會采摘幾籃青榆錢,摘掉蒂,篩選干凈,再用清水淘洗兩遍,將其晾干,拌面粉蒸熟,然后農戶根據人數的多少與蔥苗炒制食用。
注意事項:
在農戶家中,運氣好是可以免費吃到這道菜的。
胡羊燜餅
胡羊燜餅是愛吃肉朋友不可錯過的一道硬菜。大塊的羊肉配上柔嫩的面餅,豪放與溫情完美結合,讓你明白這才是在西北吃肉的正確姿勢。
敦煌釀皮
釀皮是敦煌地方特色的傳統小吃,冷熱都可食用。它半透明又顫抖悠長的形象加上多彩的調料,看起來就很可口。
注意事項:
沙洲市場中夏季有賣,一般6元起。
臊子面
臊子面面條細長,厚薄均勻,很有嚼勁。當地人用各種蔬菜以及不同的肉類來調制臊子,湯味酸辣,筋韌爽口。臊子面也被稱作長壽面,在當地人過生日的場合,它是不可缺少的。
敦煌杏皮水
杏皮水是敦煌當地特色的飲料,以當地特產的李廣杏為原料,與酸梅湯有些相似,但口感要較為柔和一些,物美價廉,不僅好喝,而且解暑。
注意事項:
敦煌市區大小超市以及景區都有賣,一般3元起一杯。
整理編輯 張凱暢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94253.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