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小吃美食推薦炸醬面好吃尋味尖叫菜
發布時間:2025-10-23閱讀(4)
各地的特色面食,幾乎成為地方風物的代表:武漢的熱干面、山西的刀削面、陜西的油潑面、廣東的云吞面……北京的炸醬面也是一樣,似乎一出場,就應該配著胡同、四合院的場景,響起清脆的自行車車鈴、悠悠的鴿哨聲。

圖/資料圖片
說起炸醬面,一般都會冠以“老北京炸醬面”,但是這一碗面并沒有多“老”。有人特意考究過炸醬面的歷史,發現諸如《隨園食單》《帝京歲時紀勝》等古籍中并無記載,而在《大中華京兆地理志》中找到了關于炸醬面的相關記載:“炸醬面,京兆各縣富家多食之。”《大中華京兆地理志》于1919年8月成書,所以與涮肉、烤鴨等北京美食相比,炸醬面其實很“年輕”。
炸醬面雖然家常,但是講究起來比烹飪山珍海味還講究。比如眾所周知的叫“小碗干炸”,四個字定義了它的做法和特殊性:小碗意味著現吃現做,干炸提示烹飪無水。炸醬可分三步走:澥醬、切肉、煸醬。每一步里,行家都有著屬于自己的秘方:比如醬本身必須要六必居的干黃醬,有人會喜歡加一點點甜面醬進去,甜面醬必須是天醬園的莫屬;澥醬則必須要香菇或者花椒水;肉必須是五花肉,肉丁要大;炸出來的成品用筷子一戳一劃,需要一眼見底、油清醬濃。
面碼兒也是炸醬面講究的關鍵要素之一,菜碼至少要有三樣,更講究的要春天吃青蒜、香椿芽、掐菜、青豆嘴、小水蘿卜纓。初夏則以新蒜、焯過的鮮豌豆、黃瓜絲、扁豆絲、韭菜段等為面碼兒。一碗面中,盡是最新鮮的節氣味道。
面條一定得是抻面,不能用切的。最好是自家做的,外面買的不是不行,只是少了精致生活的態度。把和好的面團用搟面杖搟成大片,切條,切好了攢成一把,雙手拎起來抻,截去兩頭連接的地方后,立刻放入沸騰的鍋里。能抻得一手好面,是當家主婦的必備技能,就像《四世同堂》里的大嫂韻梅,抻面的技能就極令老太爺驕傲。
炸醬面就像私房菜,每家的味道都不一樣,每家都有著符合家人口味習慣的“秘方”。每個人都覺得自家的炸醬面最好吃,別人家的總差點意思。
與地理條件和天然的性格相關,炸醬面不能與南方面食的精致媲美,但是也帶有不能將就的講究,更是有著一種無論生活如何,都有著信心和勇氣的勁頭:能講究就講究到極致,沒條件講究,半根黃瓜一頭大蒜,也能就著一大碗面吃得津津有味。北京的元素,這碗炸醬面里有著不少,這碗炸醬面,也守護著北京的生活。
◇門店推薦——炸醬面去哪兒吃?
四季民福烤鴨店(故宮店)
北京炸醬面館(前門總店)
饞人小館(新奧購物中心店)
上面小館·炸醬面(歡樂谷店)
九門軒烤鴨店(前門店)
新成炸醬面館(長楹天街店)
鍋兒挑
新成北京菜(宣武店)
一碗居(方莊店)
地安門烤鴨店(地安門店)
前門故事烤鴨店(煤市街店)
故宮冰窖餐廳
天意小館(祥云小鎮店)
面總·老北京炸醬面(什剎海店)
大碗居(東華門總店)
北京胡同烤鴨(前門店)
京晟小館
局氣(德云社店)
新和小館(北新橋店)
大四囍面家·炸醬面
(“尖叫菜”名單由北京市商務局、美團推薦)
新京報記者 王萍
編輯 王琳 校對 陳荻雁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3492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